因为资源传播的关系,每年往往到奥斯卡提名公布前后,国内观众才能有渠道一睹好莱坞上一年最精华的电影和表演。奥斯卡对很多普通观众来说都具有权威的引导性,因此面对每年的提名名单,我们要做的不应仅仅是猜测结果,而是从中看到这些杰出影人和作品身上体现的优秀电影应该具有的品质。本期新地将带你走进6位年度代表影人,放大他们的内心,一窥他们的眼中真实的电影。
专题策划 黄文浩
专题撰文 马泽望、陈爽、黄文浩
《艺术家》:最大的荣誉 归于无声
《艺术家》:最大的荣誉 归于无声
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竞争者有9部电影,当中最“稀有”的是一部法国片《艺术家》。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简单极致:上世纪20至30年代的默片男星,风光过后因有声电影的出现而被淘汰,一直视他为偶像的女孩成了巨星,默片明星潦倒,有声电影女星长情,最后,爱情(与宠物狗)帮助两人度过难关,一起走向新生活。
这样的故事和主题如果以常规方式来拍摄的话,出来的成品估计也像电视剧那样的浅白易懂又煽情。但《艺术家》最大的武器就是形式:黑白、默片。物以稀为贵,到如今奥斯卡颁奖礼办到84届,也就只有在上世纪20年代末4部黑白默片获得过最佳影片奖提名,最终得奖的就只有第一届的《翼》。正如《纽约客》所说:“《艺术家》不仅是部讲述黑白默片明星的故事,还是一部黑白默片,而且还是法国片。”这里还可以再加一句:故事通俗易懂又幽默。美国人难得能完全看得懂欧洲片究竟在干嘛,《艺术家》这一出现,不受欢迎才奇怪。
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拍《艺术家》用的是老片形式,但却不妨碍他运用各种好玩(或者说讨巧)的手法来吸引观众。这个凭借《OSS117之开罗谍影》之类法国版搞笑007故事电影起家的导演完全明白观众爱看什么:演员夸张的肢体语言、可爱聪明演技超好的小狗配角、感情饱满的配乐。
《艺术家》启用的男女主角让·杜雅尔丹与贝热尼丝·贝乔都是在《OSS117之开罗谍影》中干了不少滑稽荒唐事的谐星(贝乔还是导演的老婆),这次这部黑白默片虽然取了个艺术片范儿的片名,但实际也是个喜剧。让·杜雅尔丹与贝乔充分发挥自己的肢体语言,杜雅尔丹扮相有些角度让人想起永远的巨星克拉克·盖博,表演方式类似10年前的乔治·克鲁尼,默片明星早年的风光得瑟劲头被他演绎得很像卡通角色,随后潦倒状态也演得很到位。
然而,无论是杜雅尔丹还是贝乔,两人的眼神都时刻提醒观众,他们确实不是黑白片时代的明星。通俗的内容用稀罕的方式拍出来,成了《艺术家》脱颖而出的最大因素。目前该片已经在颁奖季各大奖项中拿了16个最佳影片奖,远高于《后人》(拿了9个最佳影片奖)和《生命之树》(拿了7个最佳影片奖),相信在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项中,《艺术家》夺奖几率是最高的一部。
本版撰文 马泽望
对话:哈扎纳维希乌斯拍片时想着《日落大道》
Q:怎么会想到拍黑白默片?
A:我喜欢黑白片时代的明星和电影,刘别谦、比利·怀德我最喜欢的导演。两位从欧洲到好莱坞拍电影的导演都有一种很特别幽默感,从不愤世嫉俗,总能用奇怪而又优雅的方式展现冷酷又现实的东西。同时拍出来的感觉又孩子气与成人化共存。我深受他们这些电影的影响,对我来说,刘别谦和比利·怀德就是天才。我拍《艺术家》时有想着《日落大道》(比利·怀德的名作)。
Q:拍《艺术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A:找投资。最初找的投资人认为这片肯定不会卖,他们不认为《艺术家》有任何商业价值。在法国,电影要赚钱,必须要有电视台支持,但法国电视台不放黑白电影,所以我们找投资很难。
Q:最后怎么找到的?
A:我告诉投资人,这片在法国票房可能不会很好,但拍好了,绝对能在电影节上拿奖。而且这是默片,不用担心语言问题,可以卖到全世界去。电影讲的又是好莱坞的故事,全世界人民都对好莱坞有兴趣,都知道好莱坞。后来我们的找到很好的制片人,他还允许我们到洛杉矶拍摄,如果我们把外景地选择东欧的某个国家,花的钱要少很多,但他居然答应我们在洛杉矶拍,拍出来的效果和感觉就是不一样,电影中男主角在女主角家休养时睡的床,都是玛丽·碧克馥用过的。
Q:让·杜雅尔丹和贝热尼丝·贝乔都是你的老搭档,《艺术家》选角时你有其他考虑吗?
A:写《艺术家》剧本时我就想着杜雅尔丹和贝乔。贝乔是个好演员,我认为,她在法国是个被低估的女演员。我很想给她机会展现她的魅力。两人都不会跳踢踏舞,为了演好角色,两人上了半年舞蹈课。
Q:杜雅尔丹和贝乔演得都很好,但确实不太像黑白默片时期的演员。
A:黑白默片最有商业价值的演员大概是卓别林,他是内外兼备的大师。我要求演员们可以考虑一下像卓别林那样运用肢体语言,不过我特别要求演员不要可以去学默片明星的演法,而是用现代的演法来诠释,如果用默片明星的方法来演,那出来的效果太滑稽了。
Q:拍摄时就按照黑白片方式拍的吗?
A:没有,用正常的方式拍,后期做成黑白画面。不过因为知道会做成黑白片,所以在拍摄时还是有很多考虑的,譬如衣服颜色和背景之类的。还有,如果看得够仔细的话,会发现里面角色在出于意气风发时期的时候,画面是真的比较黑白,角色低潮期时,画面颜色更像灰色。另外,拍摄时我有做小调整,把通常每秒24帧的拍摄变成每秒22帧,让画面有小小的加速,更接近默片的效果。
竞争者
《后人》(9/31)
本身是个悲伤的生活故事,但在夏威夷蓝天碧海与迷人音乐的背景下,乔治·克鲁尼的精彩表演下,以及在导演亚历山大·佩恩流畅的镜头中,变得阳光、深刻又好看。
《生命之树》(7/24)
泰伦斯·马利克用充满美感和诗意的镜头展现生命的伟大,在9部获提名的电影中,《生命之树》无论是主题还是表现手法,都可算是最宏大最抽象的。
《雨果》(2/19)
马丁·斯科塞斯的3D电影,用现代最新的电影技术,拍出向老电影致敬的味道,使得电影被赞美是写给老电影的一封情书,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电影本身都分量十足。
《午夜巴黎》(0/15)
浪漫文艺小品,其实也就是个穿越电影,欧文·威尔森饰演的失意小说家在午夜的巴黎穿越回几个年代,与当时的文豪、名流、明星谈天说地,古今对比之类的。
《帮助》(0/12)
每年颁奖季必备的种族话题作品,本片显得难得的温馨乐观,演员表现出色,故事充满泪点与笑点,可看性是够强了。
《点球成金》(0/12)
有着《社交网络》的影子,毕竟是同一个编剧写的剧本。真人传记片,讲述棒球队经理的经营之道以及做人方式,电影拍得很大气,布拉德·皮特的表演传神。
《战马》(0/9)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作品,其实在他的作品中《战马》质量算是中等的,硬要表扬的话也就场面好看、叙事流畅了。
《特别响,非常近》(0/4)
讲述911后一个美国男孩成长故事,在美国反响两极。不过史蒂芬·戴德利堪称奥斯卡最爱导演,《跳出我天地》、《时时刻刻》和《朗读者》受到了奥斯卡青睐。
(括号内为颁奖季最佳影片拿奖次数/提名次数)
(责编: 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