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首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同桌的你》名噪一时的词曲作者高晓松,似乎是个很受老天眷顾的人。去年,他摇身一
变成为《那时花开》的导演,并自称是“中国最美丽的城市电影”;今年年初又喜得如花似玉的娇妻;最近又想串串行,做起
了作家,准备出一本名为《写在墙上的脸》的小说,自称是一部“一个月就写完了的真正的小说”。
说起这本小说,还真有不少的故事,高晓松直言不讳地对记者道出了他1997年至1998年在三里屯酒吧一条街
“坐台”的经历。而恰恰在那个闲暇的时候,《写在墙上的脸》出炉了。这并非刻意而作,而是他闲来的一种“消遣”。“聊
天、喝酒、玩牌,过着年轻人的生活。”他这样评价自己。“可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体验生活去了。其实这就是我的生活。流
放流放嘛,挺好。在那儿呆一天,什么事都能碰上,倍儿高兴。”照他自己说他是个很爱满足的人,满足了就什么都不想干了
。闲下来的时候就写写东西,因为闲的时候最能使思想得以沉淀。用他的话来讲:“没事干了,只能思考思考。”关于“墙上
的脸”,高晓松说:“我在酒吧看到墙上画的脸时,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模样’,觉得特有意思。别的墙画都没人给起个有
趣儿的名字。要有,我也能记住。”当记者问他:“当你看到它时想到了什么,生活的曲折、坎坷、丰富,还是什么?”他回
答:“我忘了,我想告诉人们的东西都写在小说里了。要是能回想起来就又写一部小说了。续集!就像我写歌一样,很多人都
问写歌的时候是种什么感受。我的回答是如果能再返回到那种状态,就又写一首了。”
高晓松的脸是粗糙的,话语也是粗糙的,但他的骨子里却蕴藏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他是在有3万本藏书的家庭里成长
起来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不但要背诗词歌赋,还学写古诗,上了中学、大学也在不断地写小
说、诗歌。直到后来,与音乐扯上关系,还是没有脱离文学的边。“小说应该是精致的、艺术的,并有很好的创作技巧。”《
写在墙上的脸》不是高晓松的第一部作品,也不会是最后一部。他自己笑称:“反正自己也爱写,还能挣钱,干吗不干!”雪
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