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给葛优“开刀” 数出四大“病症”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05月25日10:50 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北京专:电最新一期出版的《名人》杂志将“小品影帝”葛优请到了白岩松坐诊的“名人诊所”,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医师”白岩松给葛优开出了处方。
在列举了就诊者葛优的“个人史”、“既往史”、“临床表现”之后,白岩松正式给葛优写下了“会诊意见”:
食欲亢进,应防止消化不良---自出道以来,15年间共出演了近30部影视剧,以《顽主》一举成名,又以在《过年》等影片中的精湛演技确立了自己在中国影坛上的地位。《活着》中炉火纯青的表演创造了其他演员乃至他自己难以逾越的表演高峰。但可惜这种作品屈指可数,多产量而不是高产量,对角色没有精心地挑选,这种没有节制的进食导致消化不良。
严重偏食,发育不健全----虽然胃口不小,但对事物有明显偏好,扮演的人物多为带有喜剧色彩的“小人物”,在老实、厚道的憨态中流露出调侃与嘲讽,虽获得了观众的认同与肯定,但也因此被框入了“喜剧明星”甚至“丑星”的套路,抑制了其他角色类型的健康发育。
疑有“麻痹症”----以内敛而舒缓的表演风格成为中国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如果说由正剧向喜剧的角色转变使他从当初的无名小卒成为今天的影坛大腕,而这种转型的成功正得益于他瘦高的形体、“一毛不拔”光亮亮的脑袋,以及一张肯定不漂亮的脸,那么也正是这些外型特征桎梏了他的表演。特别是在《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三年的连续“贺岁”中,他模式化的表演麻痹了观众,让观众一见他就乐----无论他在说什么、做什么,观众的笑声也麻痹了他----只吃以前的老本,不再寻求新的突破,殊不知,观众最喜新厌旧。
疑有分裂人格----在银幕上,贫嘴耍滑,浑身是戏,在生活中却寡言少语,在电影中一肚子坏水,在现实中却是个老实人,踏踏实实、自自然然。只是不知他是“戏中人生”,还是“人生为戏”?
针对葛优的“病情”,白岩松开出了如下处方:均衡膳食,少吃精餐----要保证营养的全面吸收,多尝试各种类型的角色,寻求表演的突破与超越。接受物理刺激,缓解神经麻痹----神经麻痹系各方赞誉、褒奖所致,应多多接受刺激,即听取而不是排斥各种批评和责难,才能缓解麻痹症状,保持神经的兴奋状态。
从“手术台”上下来之后,葛优的反应是“不便表态”。原因是“如果我要一表态,让人家觉得好像是咱们提前串通好了的。显得白岩松的诊断不客观。他想怎么说怎么说,想怎么写怎么写,我都拥护。”(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