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独播!央视收视全面碾压 卫视下跌

2016年08月09日 11:41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奥运已成电视为数不多的绝杀武器,央视凭独播资源全面碾压卫视。对于卫视而言近乎“噩梦”存在。

  来源:公众号看电视

  文| 江来

  奥运会,这场每四年聚集一次全世界目光的体育盛会,在国内省级卫视和地面频道眼中,却是近乎“噩梦”般的存在。

  原本,暑期档因学生观众回归、开机率走高,成为各大卫视就综艺节目、电视剧等项目展开厮杀的大好时机,也通常是卫视交出一年最重要的成绩单的时刻。然而,每到“大魔王”奥运会登场,卫视精心编排的暑期豪华套餐也都显得战斗力不足,世界级赛事的号召力绝不是一档季播娱乐节目所能匹敌的。

  上周六,里约奥运会大幕拉开,即便本届此前被媒体冠以“史上最差”,和国内又有着11个小时的时差,但从前两个比赛日来看,已经成功吸走了媒体和观众大半注意力。而且,开赛日正值卫视频道最为热闹的周末,与高关注度赛事正面相撞的综艺节目已经拉响了“收视警报”。

  奥运已成电视为数不多的绝杀武器,央视凭独播资源全面碾压卫视

  近两年,视频网站对电视的强势冲击,令原本便略显颓势的电视危机加剧,而网络视频自制内容的崛起,优质内容变现渠道的拓展,这更让电视四面楚歌。

  “头部内容”是近两年互联网圈子的流行词,对有商业价值的头部内容的争夺,已经成为各平台流量大战的重心。世界级体育盛事奥运会,无论对于视频网站还是电视台而言,都属具备最强聚拢受众能力的爆款优质内容。

  虽然体育赛事转播权有所放开,但奥运会依旧和亚运会、世界杯一起被央视“垄断”。即便是背靠金主的视频网站,也只是以重金拿下了延时30分钟的点播权,其抢夺收视的能力显然与拥有独家首播权的央视不在一个量级上。央视的奥运会独家版权,在视频网站话语权直逼电视的互联网时代,已属头部内容中的“极品”。

  而历届奥运会的电视收视表现都不曾让人失望,作为转播主力的央视五套、一套在奥运期间都所向披靡,卫视频道只能望尘莫及。

  主场作战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收视率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神话。八年前的今天也就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日子,当天开幕式收视率高达40.54%,收视份额为83.7%,创自中国有收视率调查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这也被称作“人类电视史上观众人数最多的直播事件”、“首个真正10亿人观看的直播事件”。

  而整个北京奥运会期间,央视收视份额高达52.19%,观众对央视的收看时间从上半年的每天54.0分钟猛增到98.8分钟,央视成功夺走了省级卫视和地面频道的大量观众。

  到了伦敦奥运会,央视再度逆袭份额位列第一的省级卫视,全天时段份额由24%飙升至25%,把势头强劲的卫视狠狠地超越,尤其是主力频道CCTV-5,比奥运前上涨了591%。

  可以说,央视的奥运会转播,对于省级卫视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暑期档是各大卫视大显身手的好时机,优质剧集、综艺节目在这一时期集中编排,然而,全民级的奥运会面前,卫视综艺就仿佛“开胃小菜”,哪怕是现象级节目,气势都会大打折扣。

  奥运会赛事具备天然的强叙事、强悬念特质,观众观看电视直播的需求,远远超过娱乐性占上风的卫视综艺节目。电视剧、综艺节目与奥运会的受众人群虽存在一定的差异化,但奥运会覆盖全年龄层、背景迥异的观众,受众规模实在太大,与卫视综艺、剧集的观众自然存在不小的重叠度。

  伦敦奥运会时,省级卫视和地面频道收视率都遭遇了重创。省级卫视全天市场份额由奥运前的35%下跌至29%,被央视反超。16个省级卫视收视率都出现下降,其中湖南、江苏等强势卫视下滑幅度都超过10%。

  卫视有反击之力吗?借势奥运热点,做差异化编排

  如何应对奥运会,成了卫视暑期档编排的一个难题。然而,即便“大魔王”敦实地挡在面前,各大卫视也都想尽法子寻求生机。

  暑假期间,各大主流卫视都进行了特殊编排,白天、晚间时段都有不同于以往的内容和版面呈现。奥运来袭,省级卫视虽不具备央视的独家转播资源,但奥运相关的资讯、专题等电视内容不可或缺。

  对于奥运,卫视的编排路线无非两条:强化奥运元素,差异化竞争。

  融入奥运主题,是卫视在综艺节目、电视剧、新闻等领域较为普遍的一种做法。今年,体育题材一直是节目创新的热点,多家卫视都曾推出与奥运、体育相关的综艺节目,奥运期间,也有一些搭车的新节目上档。

  此前的北京、伦敦奥运会期间,户外闯关游戏节目几乎成了标配,尤其是午间时段,几乎每个一线卫视都有这类小成本的借势奥运节目。今年,这类高同质化的节目热度有所下降,仅江苏、安徽等卫视仍编排了此类节目。

  另外,宣传推广中融合奥运主题,也是奥运会期间的流行趋势。一些平台将自制内容与时事热点进行嫁接,效果不错。今天吴敏霞夺下中国奥运第三金后,晚上,某邀请了郭晶晶参与的节目就以一条吴敏霞对郭晶晶的祝福视频刷屏。

  另一方面,一些平台以与体育差异化的内容应对奥运会的猛烈攻势。比如,女性观众集中度高的偶像剧、家庭剧及娱乐节目,在题材上与体育赛事形成强烈反差,供非奥运目标观众选择收看。

  由于奥运会赛事大多与国内存在一定时差,一些深夜时段也因热门赛事红火了起来。部分平台加强了深夜时段的编排,对赛事间的空档时段进行了合理开发。比如,伦敦奥运会时,浙江卫视用《中国好声音》三期节目重播填充开幕式前的时段,和开幕式无缝对接。对赛事间隙深度开发利用,卫视往往也能从奥运会中分得一杯羹。

  当然,回避也是一种策略。为了避免强势内容与奥运会重点赛事的正面碰撞,一些平台选择调整热门电视剧、综艺节目的播出时段,以竞争力较弱的节目作为“牺牲品”,打出“田忌赛马”战术。此前奥运期间,就有平台在奥运赛事时段编排旧剧重播,观众在不同赛事的间隙还可以转台观看,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湖南卫视从2004年起每年暑期都会举办品牌节目,“超女”、“快男”的选秀。而2004年至2013年十年间仅有两年停办,就是2008、2012两个奥运年。

  不止国内卫视遭遇这一问题,国外一些电视台也在奥运期间停播了热门剧,但更多是被迫调整。比如,伦敦奥运会期间,韩国电视台因转播奥运,档期相撞的《绅士的品格》就只好顺延。

  今年,奥运会期间韩国三大电视台也打得焦灼,KBS1和KBS2电视剧进行了弹性化的播出安排,综艺节目《演艺家中介》《Battle Trip》都被停播,SBS的综艺《刺客联盟》也让位奥运会。

  周六日卫视综艺正面遭遇热点赛事,收视下跌成主题词

  本届里约奥运会于上周六(北京时间8月6日)大幕拉开,前两个比赛日正好撞上卫视竞争最为激烈的周末。由于里约和北京有11个小时的时差,大部分赛事都在深夜举行,只有上午的赛事在时段较佳的北京时间晚间档播出。而21时、22时的比赛时间也是各大卫视晚间的黄金时段,大型综艺节目基本都编排在这一时段。

  因而,奥运会期间,周五、六、日三天的周末综艺节目基本都要与奥运会赛事相撞。上周六日,两大有望产生首金的射击比赛备受瞩目,而同时段播出的就有各大卫视的大型季播节目。

  这两大赛事也分别创下了周六、日两天的最高收视,都突破了4.4%。而这两天卫视综艺节目的收视也的确受到了冲击。前几周周六近十档节目52城收视破1的景象不再,也没有节目破2。

  收视冠军也易主,《跨界歌王》超越《挑战者联盟》和《快乐大本营》首次登顶。两大常态节目《快乐大本营》和《非诚勿扰》受波及最大,《快乐大本营》收视下跌23%,创近期新低,《非诚勿扰》也下跌22%,甚至未能突破1%,收视被严重分流。

  周日,产生中国奥运首金的女子气手枪决赛在22点开战,几大节目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分流,但《笑傲江湖》表现稳定,甚至较上周略涨。另外,湖南卫视的周播剧《青云志》也在这一时段正面相遇热点赛事,第二周收视较上周有所滑落。奥运会+先网后台的双重因素,或许都发挥了作用。

  而全天收视方面,央视五套更是以高出卫视第一名三倍之多的成绩,将省级卫视们远远甩在身后。

  每到奥运来临,卫视都要在一定时间内拉响“收视警报”。至于会遭受多大程度的创伤,和赛事的热门程度、内容编排策略及重叠时段等都有一定关系,总之,奥运的全民效应和收视魔力不容置疑。

  不仅是收视被强势掠夺,话题也都牢牢握在奥运这个“大魔王”手里,哪怕是一个运动员的颜值、表情和语言,都能火速被全网聚焦,围绕着奥运热点话题展开的营销层出不穷。卫视大型综艺节目、电视剧的宣传推广也都纷纷借势,但舆论制造与引导能力显然不及奥运。

  分流收视、承包话题,央视凭借奥运会对卫视实现四年一度的碾压。卫视们艰难地参与这场收视角力战,肚子里满是苦水,但也要咬着牙前行。接下来的两周,卫视的日子都有点难熬,能否顶得住压力,甚至逆势上扬,拭目以待。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