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展强国创新之路 塑纪录片新标杆!

《创新中国》展强国创新之路 塑纪录片新标杆!
2018年02月08日 09:54 新浪娱乐

《创新中国》共分为六集,围绕“信息、能源、制造、生命、空海、潮起”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进行分集讲述。

播音员李易 播音员李易

  新浪娱乐讯 近日(1月22-27日),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联合摄制,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世界首部人工智能配音纪录片《创新中国》在深圳卫视播出。

  六集共300分钟的纪录片《创新中国》以具体故事作为讲述的载体,片中既有中科院院士这种科技领军人物对科技发展的探寻,也有普通顺丰快递员学习无人机驾驶的故事,还有乐凯胶卷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利用核心技术转型的历程。

  精心打磨、诚意制造,全维度创新突破科技类型纪录片窠臼

  大型纪录片《创新中国》正是以此为目标,历经一年半的精心打磨,在全国各地、各个行业,甄选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和故事,展示了近年来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进步,打造了一部既富含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关怀的精品纪录片。

  实际上,这部纪录片确实显得颇有些“另类”,它把科学和艺术结合在一起,试图打通这两个看起来完全相异的领域,让人们从中获得更为完整和丰富的体验。“这是一次尝试,”制片人刘颖表示:“我们只是先行者。”

  刘颖透露,片中的每一个故事几乎都充满了“坎坷”和“磨折”,而这些戏剧性并非刻意为之,实际上在创作的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重大科技项目的非凡历程展现出来,是对所有创作人员的考验,她和另一位制片人徐欢通宵打磨台本是常有的事。也正是因为大家的这种坚持,才有了《创新中国》。

  世界首部人工智能配音纪录片 创新、致敬、有情怀

  用事实说话,焦点访谈”,这段极富感染力的声音曾经伴随无数人度过晚间时光,却鲜有人知道这是出自著名播音员、配音演员、语言艺术家李易先生。直至2013年7月23日,李易老师罹患急性白血病去世前一个月,他还在为纪录片《发现肯尼亚》录制解说。

  很多人怀念李易老师以及他的声音,特别是纪录片导演,《创新中国》总导演史岩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部关注中国和世界前沿性科技成就的节目,节目组对国内高科技的“行情”了如指掌。语音识别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中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李易的声音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从而造就了世界首部人工智能配音纪录片。

  节目播出后,仅人工智能配音这一突破点就引发了全民关注:播音界人士在探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能否取代配音工作;科技界的学者在普及人工智能合成的声音和现在类似天猫精灵的电子合成音区别在哪里;爱浪漫的女孩们则兴致勃勃地想象,是否有一天人工智能可以合成心爱之人的声音跟自己道晚安;还有人觉得如果人工智能可以还原天堂的声音或许可以产生一种新的陪伴方式。对于一部聚焦中国最前沿科技发展的纪录片来说,既能产生科技领域的探讨又能引起普通人的关注,同时产生具有延展性的跨领域探讨,这是影片得到认可最直接的证明。

  用关键词链接信息点 构成逻辑清晰的故事集合

  《创新中国》共分为六集,围绕“信息、能源、制造、生命、空海、潮起”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进行分集讲述,其中涉及到了生命科学、新能源探索、中国制造等热门话题。以首期节目《信息》为例,从顺丰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专为中国农业大数据服务的卫星到腾讯的物联网大楼、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构建的智慧城市系统,几个在普通人看来关联不大的领域被有机串联。同时,节目也十分关注普通电视观众的接受程度,用浅显易懂的电视语言,些晦涩难懂的科学技术准确表达出来。例如无人驾驶技术的实用性一直存在争议,因为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即使发展到可以单独上路,也可能因为无法准确判断路况而产生众多安全隐患。节目中介绍的无人驾驶汽车则并不是大众观念里的无人驾驶概念,设计师在介绍时一句:“颠覆固有逻辑,不安方向盘,汽车自己知道路线”就清晰简明地表达出要点。

  综艺节目尤其是真人秀的拍摄有个废片比,即拍了之后没有用到的素材和用到的素材之间的比例。在纪录片的拍摄中其实也存在废片比,观众看似自然的一句同期采访,拍摄人员可能录了几十遍再从中选一句最适用的。所以不得不说《创新中国》在科普程度的把握上深浅适当,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聚焦人物赋予情感温度 讲述中国创新故事

  在《创新中国》开播之前,不少观众以为这就是一档科教类型的纪录片,担心人工智能配音的创新点不足以支撑大家看完“枯燥”的科技类型的纪录片。看完两期节目后,许多网友评论该片并不仅是一部讲科技的片子,更是一部生动的讲述中国创新故事的纪录片。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的眼泪,吴甘沙颠覆性设计无人驾驶汽车时的困难以及无人机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时科研人员脸上的微笑,这些情境和细节的选取都能为观众带来情感的震荡,由此产生共鸣。人物的故事赋予《创新中国》情感和温度,更是通过聚焦人物,以小见大记录创新故事。

  事实上,《创新中国》不仅呈现出中国创新实践的宏伟与浩大,还将镜头对准推动中国创新的个体与群像,以小切口、全视野、大立意记录中国在创新驱动的战略下,逐步迈向“中国创造”的伟大转变。

(责编:翁君钓鱼)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