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力挺101扶摇:草履虫趣味无错

北大教授力挺101扶摇:草履虫趣味无错
2018年06月27日 20:18 楚天都市报

北大教授张颐武发声驳斥,称年轻人追逐的大众文化被嘲讽为“草履虫”的单细胞趣味,是用精英思维对大众文化进行歧视。

创造101 创造101
扶摇 扶摇
“草履虫”趣味 “草履虫”趣味

  新浪娱乐讯 近日,因喜欢看《创造101》《扶摇》等综艺影视,年轻人追逐的大众文化被嘲讽为“草履虫”的单细胞趣味。北大教授张颐武发声驳斥,并称其是用精英思维对大众文化进行歧视。大众文化之所以称为大众,即是因为其强大的侵彻力和传播度,它代表了大多数。而年轻一代最终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全文如下:

  最近,有评论用单细胞、单线性、扁平化的草履虫形容当下观众的审美趣味。这不仅是又一次杞人忧天,更是又一次精英思维对大众文化的歧视化误读。

  某些自诩知识分子的精英,对大众文化的鄙视,由来已久。《乌合之众》的“文明向来只由少数知识贵族阶级而非群体来创造而非掌控”的精英论调,被他们奉为圭臬。根据他们的观点,大众的精神朝向堕落,历史上差不多所有的精神食粮都是精英们创造的,而中国的大众精神是《读者》、《知音》、《故事会》,是爆款的《创造101》、高流量的《扶摇》。他们还认定,大众无品位,大众愚蠢得只有狂热的情绪,没有脑袋,没有判断,大众文化与狗屎差不多,培育出的是草履虫式审美趣味。精英们高高在上地担心,“草履虫”趣味的大众文化,会令大众在精神上趋向于堕落与自毁。

  近几年,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各种类别的文艺娱乐,早已不单单以同类为竞品,而是交互式地争夺大众的时间。从相对有评判标准的分赛区,到一片混战的大战场,不同派别、不同审美之间的矛盾凸显得更加激烈。秩序重建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慌乱情绪为不解寻找代罪羔羊,掌握话语权的精英群体,往往会把矛头指向缺乏辩解力的普罗大众。“垃圾观众”、“无脑受众”、“草履虫大众”等论调的频频出现,也就不足为奇。当精英们在快速变革时代感到无力、失控、迷茫不解时,第一反应不是自省,往往是把这种无力感,怪罪到大众文化身上。事实上,不管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还是《创造101》、《扶摇》等,流量、爆款甚至狂欢,都不是原罪。

  另一方面,精英们不理解,大众文化往往有很强的社会属性,流量、爆款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定群体受众的自发选择,在文化传播上有其客观规律,也有一定必然性。毕竟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芸芸众生需要有他们的文化代表。当然这也有提升的必要。以《扶摇》为例。它看似浅薄,但吃准了大城市相对边缘的年轻人、三四五线城市主流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剧中的上层社会女性被塑造的性格狭隘,是在为底层出气,代表了情感宣泄、舒缓的心理需求。当下社会阶层仍有很多变化可能,扶摇挺身而出、勇往直前、积极进取,显然也是这种社会心理的反应。这也对创造积极的社会认同,传播正能量有利。

  精英们质疑的“草履虫”审美趣味,反倒让我们看到了大众文化的多样性和某种内在潜能,它所代表的,总体上是一股充满活力日益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将创造出更多的文化冲击和新的发展的积极可能。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的社会结构、文化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加上互联网的发达,实际上三四五线城市的青年和所谓“主流”青年群体在信息接受、价值观方面是同步的。这些“新青年”会带来新改变、新气象,某种程度上代表未来。

  现实情况是,话语权大部分还是掌握在精英手里;精英们滥用话语权上的优势,自居鄙视链的上端,对大众文化大加歧视,不仅不认真研究,还以“草履虫”这样的词汇去贬低,未必能够理解当下文化的真实情况。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以己之非为非,以开放心求进步,价值提升和喜闻乐见并重,才是一个良性的文化传播生态环境。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