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黄宏的观众都知道他有个名叫豆豆的8岁女儿,可这几天又忽然一下子冒出了25个朝着黄宏大喊爹爹的孩子。上周日,记者驱车6个多小时赶至河北省丰宁县大滩镇东沟村,终于觅到了黄宏和他25个孩子的踪迹。
“这些孩子个个都像我亲生的”
《25个孩子一个爹》的新片外景地位于丰宁坝上一个偏僻的村子,由北京东方年华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倪炜做向导,我们一大早从梅地亚出发,但由于前往坝上草原的盘山路上有好几处正铺沥青,到东沟村时已是下午2点多。绕着蜿蜒的乡村小路,走过一栋栋土坯房子,不远处传来一阵阵优美的笛声。倪炜指着一片高地上的房子告诉我们,那就是东沟村的学校。走近方知,这学校只是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教室内外的墙壁均是没有任何粉刷的原色土坯,顶棚上糊满了1996年的《北京晚报》、《人民日报》等。黄宏嘴里叼着一个哨站在教室前面,黑板上悬挂着一张孩子画的天安门。随着黄宏口哨里吹出的节拍,身穿“迷彩”的25个孩子端坐在课桌前面,双手横握竹笛,兴趣盎然地吹奏着“我爱北京天安门……”显然,黄宏正在给孩子们上音乐课。
黄宏说,一下子给25个孩子当爹,真可谓费心劳神,这些孩子大多来自河南省小香玉艺术学校,最大的14岁,最小的只有5岁,要吃要喝还得组织他们演戏,每天都要一顿忙活。可几天下来,他和孩子们还真有了感情,个个都像是自己亲生的。
第一次自编自导自演
黄宏以前很少“触电”,前不久在荧屏上热播的《党员金柱有点忙》是他第一次主演电视剧,这次拍摄影片《25个孩子一个爹》黄宏不仅担纲主演,还来了个“文武”全活儿,把编剧和导演的重任都担了起来。《25个孩子一个爹》由山西电影制片厂、中华慈善总会和北京东方年华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联合投拍,黄宏在影片中扮演被乡亲们养大的孤儿赵光。养鸡专业户赵光勤劳致富成了县劳模。一次面对众多记者采访时,赵光兴高采烈地当着全县父老夸下海口:“致富不忘本,我要给天下的孤儿当爹!”于是,25个孤儿呼啦啦地搬到他家,成了赵光的儿女,也引发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故事。
黄宏说这个故事在生活中是有原型的,其原型就生活在河北邢台,在他采访并创作剧本时便深深地被主人公的事迹所打动,遂下决心自编自导自演。黄宏认为,主人公的爱心和幽默感是他对这部戏情有独钟的关键,剧中动情、抒情和喜剧的东西很多,而且和孩子们一起演戏很有意思。此外,作为一名养鸡大户,戏中还有不少他和百十来只鸡一起演戏的段子。说起第一次自编自导自演这部《25个孩子一个爹》,黄宏说,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累!”但他认为这个题材是自己发现的,剧本也是自己写的,自己做导演会把握得更好一些。
“我永远是个小品演员”
如今许多演员讳言自己是小品演员,然而黄宏却坚决地声明,别看当了回“党员金柱”,眼下又正在自编自导自演电影,但影视剧始终是他的副业:“到什么时候,我都会以小品为主。”黄宏对小品的痴迷,或许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曲艺世家的黄宏从小耳濡目染,13岁就入伍成了文艺兵,从说山东快书到改行演小品,从沈阳军区文工团调到北京的总政歌舞团,黄宏大红大紫正是缘于他的《打扑克》、《超生游击队》、《鞋钉》等小品。黄宏认为,影视剧和小品三者是各不相同的艺术表现手段,由于小品演员是在舞台上与观众直接交流,对他来说更具吸引力。因此,黄宏说他演影视剧不是“触电”是“充电”:“多尝试些戏路,是为了多些生活积累,为观众奉献更多的好小品。”骆玉兰
娱乐新闻短信 星情星事早知道
电影信息短信 新片好片别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