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国内影视界的几大盛会轮番登场了,从十几天前的宁波金鸡百花奖到上周的四川国际电视节,再到当下的金鹰电视节,我们可是千真万确置身于天天过节的浓厚艺术氛围中了。只是当我们挥去一个个氤氲着庄严的节日名称后才突然发现,这些节日里最让人记住的其实往往不是节日本身,而是穿梭般往来于其间的大小明星们。他们或是又有了新专辑,或是又出了新剧目,或者感情又有了新动向,或者什么都没有就为跑出来提醒大家一下别忘了自己那张脸。
只要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包括本届金鹰节在内,许多前来的歌星其实已经俨然成了艺术节上的晚会明星,他们不辞劳苦地唱着同一首歌奔波于各地,参加着有时候自己都懒得弄明白的种种文化盛典。而偏偏是这种晚会明星的多寡和档次高低,成了人们衡量晚会成功与否影响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明星们对参加此类演出也往往显得兴致颇高,既可以借记者云集之际造势宣传,又可拿到不菲的银两。这样,也就难怪有明星半月前在参加金鸡百花奖时误把“金鸡”当“金鹰”了。
对明星们而言,一些文化节已经成了他们赶场的大庙会,国家级的艺术节其实与到某个城镇或者城乡结合部“走穴”是没多大区别的,只是后者的目的性更强一些,至于艺术节上本该唱主角的评奖、交流、研讨等实质性内容则往往徒有其名。远的不说,单是不久前的金鸡百花奖项,早在颁奖之前,一切“大奖”便已经毫无神秘可言,直到今天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巩俐到底该不该穿着牛仔裤上台领奖这样的“花絮”。倘若再努力回想一下,还有的就是王祖贤息影、王祖贤“情变”以及围绕王祖贤发生的那桩“打人事件”。
随着人们对艺术节本身和一些奖项的评选越来越挑剔,用明星为其保驾护航俨然成了大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法宝,而许多时候,正是这张明星牌让人感到了明星的喧宾夺主,失去了一个艺术节应有的追求与品位。据说本届金鹰节除了开幕式、颁奖晚会暨闭幕式、颁奖典礼、明星演唱会、金鹰音乐会、明星面对面等主要活动外,还有一项是由一些世界传媒巨头和海内外知名媒体加盟的“金鹰论坛”,旨在“确立精品品牌和权威地位,成为中国电视的信息港口及国外了解中国电视的窗口”。尽管这个论坛跟众多星光闪烁的活动相比显得并不起眼,但毕竟表明了主办方的一种愿望,或许这才应该算是本届金鹰节的最大“亮点”。郝岩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