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母亲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生于1612年。他自幼深得父亲厚爱,而且在萨尔浒之战,攻克沈阳、辽阳、征服叶赫部、援救科尔沁等一系列战役中,军功卓著,出类拔萃,军事才能非凡。
他曾率兵征战蒙古察哈尔,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投降,并献上"传国玉玺"。据传,"传国玉玺"为元顺帝之
物,元顺帝被明朝打败后逃进沙漠,玉玺从此不知去向。后来,有人看到有一只羊三天不吃草,而老用蹄子刨地。于是挖开一看,竟是玉玺,最终归于元后裔博硕克图汗。但好景不长,林丹汗打败博硕克图,获得玉玺。上有汉篆"制诰之宝"四字,因此大功。1636年,多尔衮晋封和硕睿亲王。
1643年,皇太极粹死于盛京清宁宫,由此展开了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豪格间的帝位之争,两虎相争不下。多尔衮推选皇太极第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为帝,自己则做了首席辅政大臣。次年即封为摄政王,成为大权独揽的无冕之王,进而又晋封为叔父摄政王,至1648年,又自封为"皇父摄政王",此称呼令史家十分惊讶,有的据此断定顺治母亲,即漂亮端庄坚德的皇太后博尔吉济特布木布泰--大玉儿下嫁给了小叔子多尔衮,当然,也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多尔衮自封这个名分,是为日后福临长大亲政顺利交接独揽大权铺平道路。如此,"太后下嫁"一直成了"史家之谜"。
多尔衮可谓功过分明,但都非常巨大。他应吴三桂之邀,连手在一片石打败李自成,使清军进入山海关,从而定都燕京,奠定了大清一统中原江山的伟业。在许多亲王、贝勒不尊重幼帝顺治的时候,他还亲自召集会议,告诉众人说,"现在看诸王贝勒大臣,只知道对我巴结诌媚,未见到有尊重、崇敬皇上的。我怎能容忍这样。昔日太宗去世新君未立,诸王贝勒大臣都有意于我,请我即皇位。我说,你们如果这样讲,我应当自杀,誓死不从,于是尊奉皇上继承大统,象这样危机犹疑之时,以我为君王,我尚且不答应,今天就不敬皇上而献媚于我,我怎么能容忍?从今以后,有尽忠皇上的,我用他、爱他,那么不尽忠、不敬事皇上的,虽向我献媚,我也不饶恕他。"多尔衮还主张满汉统一,争取了许多笼络汉官、安抚民心的措施,对于清初的安邦定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他也独断专行,实行了"圈地、投允逃人"、"雉发令"(即"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等残酷政策,对顺治也有时肆无忌惮,或称病免行跪拜礼,并且将收藏于宫中的御印也拿回自己府中,随意使用,甚至以"朝廷自居"。
1651年,在去边外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外)打猎期间,多尔衮暴亡,终年39岁。这样,一直作为傀儡的顺治终于亲政,时年13岁。没多久,多尔衮的政敌苏克萨哈等告发他私自制作皇帝服装,偷藏御用珠宝,以此作为他暗中图谋不轨的证据,郑亲王济尔哈郎等也一起作证,而且还涉及到他逼死肃亲王并娶其福晋的罪恶,这正中顺治的下怀,积压多年的怨气终于可以伸张。于是议罪下令撤去多尔衮在祖庙中享有的受祭祀的地位,多尔衮的母亲、妻子享有的皇帝给的封号及赏赐,一律追回,还抄没了多尔衮的家产。多尔衮的养子多尔博也被剥夺承袭爵位。
由此,权倾一时的多尔衮,死后声名狼藉,百余年无人论及。直到乾隆三十八年,即1773年,乾隆帝才下令内务府修葺位于东直门外的睿亲王墓,准其近支祭扫。乾隆四十三年正月颁诏,充分肯定多尔衮在清朝开国时"成一统之业,厥功显著"的重大功绩和对皇帝的忠心,为多尔衮平反昭雪,复还其睿亲王封号,追谥"忠"配享太庙,其爵位由多尔衮的养子多尔博的曾孙淳颖承继,世袭罔替。至此,多尔衮家族得以重见天日。
多尔衮府位于今北京南池子小学院内,多尔衮府乃是扩建明东华门外南池子的明南宫而成。府第"金碧辉煌,雕楼奇异",规制之高,其他王府无可望其项背。多尔衮死后被追罪,王府改为寺院,康熙时称吗哈噶喇庙,乾隆时称普度寺,据说即现在之普济寺。
《孝庄秘史》中多尔衮由著名影星马景涛饰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