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赛飞,越剧名伶,红于"大红灯笼",亮于"大宅门",而在古装大剧《孝庄秘史》中,再次挑战"怨女"角色,将一个历史大风云中的小女人演绎得出神入化。尽管按全剧的篇幅,何赛飞的戏份不多,却处处闪亮,业界行家与圈内记者都为她的才艺叫好。后来笔者听说,何赛飞在修攻越剧之时,曾对越剧中常出现的哀怨美人做过一番仔细而彻底的研究。从越剧程式化的表演中,化出自己的心得,在扮演《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三姨太和《大
宅门》中的青楼女子杨九红时,巧使手段,以一个哭字总揽旧式女子的悲情人生,极富层次,极富意韵。而在《孝庄秘史》中,更将一个哭字渲染得出神入化,据传在拍摄现场,凡有何赛飞的悲情哭戏,导演尤小刚必要嘱咐摄像人员集中精力,握好机器,以免被何赛飞的极富感染力的哀怨悲情"引诱"分神。因此上,《孝庄秘史》杀青,业界纷传何赛飞在剧中以"三哭"绝艺演活了400年前的海兰珠--孝庄皇后的姐姐与情敌。
通过中北中心的安排,笔者就"三哭"绝艺对何赛飞本人和相关创作人员做了专访。
笔:何女士,首先祝贺您在中北出品的古装大剧《孝庄秘史》中成功出演了一位性格复杂、命运坎坷的悲情女子海兰珠。我们曾听主创人员对您的表演大加赞誉,认为您有"三哭"绝艺,您确有"三哭"绝艺吗?
何:(大笑)您过奖了。实际上事情没这么"严重"!要说拍戏,研究角色,这是演员份内事情。
笔:您演过不少旧式女子,都很成功,尤其是展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您的表演有层次,有感染力,但是作为一个演员,主演几个悲情角色,一定有很多实际的研修吧?
何:要说钻研,那是有的,也还不谈不上什么心得总结。在《大红灯笼》中,三姨太以嫉恨为性格主调,但她的内心却生活在恐惧之中,因此她的哭是唱出来的;在《大宅门》中,杨九红出身青楼,她的热辣却掩盖了内心的自卑,因此她的哭是笑出来的。而在《孝庄》中,海兰珠生活在宫廷中,她多愁善感,偏又命运迭宕;她头脑简单,偏又掺和进皇权争斗,使她的悲情有了一个小女子所不能承载的大舞台,她的哭才显得有层次,有内涵。
笔:那就请您多讲讲。
何:剧中海兰珠是庄妃大玉儿的亲姐姐。早年所嫁非人,痛苦的婚姻令她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长期抑郁寡言。后偶为皇太极看上,倍受青睐,并被封为关睢宫宸妃,宠擅专房。因此,这个人物一出场锻是悲情基调,心有哀怨,眼中无泪。
笔:此为一哭。
何:或许可以这么说吧。正因为她这么个人物基调,才有了对皇太极的青睐,惊喜有加。惊喜有加之后,才拼命地用一个女人的武器牢牢控制皇上,以图把握住一个女人的地位。
笔:这也是这个女人的可怜之处。
何:正是。这就是编剧、导演对这个人物下笔用心的所在,因为这种人物处理起来很容易简单化。
笔:甚至是漫画化。
何:是的。但是我理解这个人物自有可怜可悲之处,因此上她的性格才会走上极端。在使权弄术、尔虞我诈的皇宫里,头脑简单、多愁善感的海兰珠,逐渐变得性格怪异、心胸狭窄、持宠恣娇,放任自己的情绪向极端化愈演愈烈。这时,命运又再次袭击,又兼爱子早殇,她的失子之哭,不仅仅出于亲人之痛,还在于对未来的恐惧,因此,精神衰弱的症状日趋严重,行事荒唐。
笔:此可谓二哭。据主创介绍,您的悲情感天动地,闻者无不感动。
何:您过奖了。我只是想,就算是旧式女子,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性格,因此,她的表现也就只能是这一个"人"。
笔:听说您在表现海兰珠之死时,更加出彩。据主创介绍,您表演时以极大的反差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浓妆艳抹、身着红装的海兰珠躺在床上,先是无限留恋地看了看这个即将告别的世界随后闭上双眼。永别了怀疑、嫉妒、心酸、悔悟,只带着对皇太极的一片痴情追随她的爱子而去。缓缓升高移动的镜头下,海兰珠留给这个世界的是一张安静详和的脸,而留给观众深深的思索,百感交集的慨叹。"
何:您的描述太拔高我了,但是导演的意图倒也的确如此。我不过是按导演的要求尽量做好。海兰珠后来多次迁怒大玉儿,把悲情宣泄在亲妹妹大玉儿的身上。百病因心病起,长此以往的猜忌、郁闷必然导致生命的枯竭。宸妃最终香消玉殒,直到人将去时,才求恕于大玉儿,方才明白"人都说量大福大……"此时她已无自哀自怨的委屈之泪,只有欲灭泪尽的彻悟。
笔:看来,这就是第三哭啊。我听说您在戏里表现了许多反差极大的情绪:例如有娇媚、矛盾、彷徨;也有痛苦、绝望、极端;更有死神来临觉悟后的无奈、辛酸。您的具有爆发力的表演,让凝重的愁怀久久牵动着观众。而您本人却又是性格率真的直脾气,这些演艺的绝活是怎么修炼出来的?
何:我真没有什么绝活。对于一个演员,最大的幸运是碰到好本子,好导演,好角色;这部古装大剧起点这么高,我也是想通过挑战,尝试突破,致于演得好不好,还要请观众看戏、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