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集的鸿篇巨制《走向共和》近来成为电视屏幕上的热点,关于对历史人物李鸿章的评价尤其令人关注。
众所周知,在以往我们所能看到的教科书里,北洋大臣李鸿章都被贴上了“卖国贼”的标签。作为反面人物,李鸿章的恶名深深印刻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
今天,当我们能以更加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和历史人物,以前所未有的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时候,才终于发现,如果简单地把历史人物用“忠臣”或“奸臣”、“民族英雄”或“卖国贼”来划分的话,我们将对许多扑朔迷离、繁杂微妙的疑点无所适从。
既然,曾经能把大思想家孔夫子辱骂成“孔老二”,那么,仅仅一个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又怎能幸免呢?对历史人物的恰当评价,倘使偏离特定的历史背景,倘使缺乏科学的唯物史观,轻易甚至草率地下结论,就在所难免。当然,这还不包括一些现代的阴谋家企图用蓄意篡改、阉割历史的手段为己所用的特例。
不错,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是由李鸿章签字的,不过,他只是大清帝国派出去的一个使者而已。如果没有慈禧和光绪的授意,李鸿章断然没有这个胆子,更没有这个权力去“卖国”的。联想到推翻了萨达姆之后的伊拉克驻联合国代表杜里经典的一句————“游戏已经完了!”我们也就不难设想当初在东京签约的李鸿章尴尬而又无奈的处境了。
在维新却又保皇的康有为讨伐里,李鸿章只能充当一只替罪羊。可悲的是,这种责任的认定居然延续了100余年。其实,从操练北洋水师到洋务运动,具有改革意识、“仅有几个能赢得洋人钦佩的清朝大员之一”的李鸿章都是积极的倡导者。但是,在垂死的满清的遗风中,得不到补给的北洋水师,必将在甲午海战中沦落至全军覆没的悲惨下场。
这既是李鸿章的个人悲剧,更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悲剧。
近年来,继文学作品之后,影视作品的创作也越来越突破公式化的窠臼。对于人物的塑造,早已不是昔日“非好即坏”的二元结构。更为可喜的是,所谓被盖棺定论的许多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也开始缓慢地走出人们旧有的、狭隘的思维模式。立体地重新接受现代人的解读和评判。
电影《西安事变》里的蒋介石,是一次对脸谱化刻画的重大突破。而今天,《走向共和》里在塑造哀叹“秋风宝剑孤臣泪”的李鸿章时,到底有没有对他个人拔高,其实已经并不重要了。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