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套黄金档热剧《走向共和》,自播出以来就将很多观众牢牢地“拴”在了电视机旁。随着这部长达59集的“宏大叙事”的清宫历史正剧的播出,有关该剧的议论更是不绝于耳,不仅剧中演员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很多观众的赞誉,该剧中重新诠释的历史人物的“新形象”,乃至剧中的种种细节的处理更是引起了一些观众和专家学者不小的争论。
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的杨志慧认为:《走向共和》打破了古装戏的戏说,更不
同于宫廷戏的争斗,它注重史实又强调戏剧矛盾冲突,它在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那段让人刻骨铭心的历史的同时,大胆地突破史学观,对一些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合理地想象,全剧让人看后产生极其强烈的心灵震撼。特别是李鸿章的塑造很吸引人,剧中有很多地方展现了被史学家定论为卖国贼的反面人物李鸿章也有想振兴国家的一面,使人物更人性化更丰满。
天津社科院研究员张春生则把《走向共和》看成一部“图说”的近代演义。他说该剧第一次较完整地拍出了百年近代史,第一次描写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文化观念、治国意识和海外视点,以新的视角重温了历史。该剧还第一次冷静地生活化地描写了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康有为等历史人物,使这些被传统思维固化了的人物跳出了窠臼,呈现出翻案的印迹,这也是一种反思。《走向共和》不是戏说,而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了形象的编织,让被简约了的近代历程有了丰富的描绘,这是一种超越,其中的功与过,留给观众去评说,更是欣赏的深化。
作为专门研究李鸿章的学者、人民大学史学博士翁飞谈到该剧时认为,《走向共和》中的李鸿章这个形象基本符合历史原貌。历史上的李鸿章个子很高,与和他谈判的洋人站在一起不显得矮。电视剧中老演员王冰的形象与真实的李鸿章十分接近,但该剧对这个人物还是做了很多“艺术夸张”。历史上的李鸿章确实为清朝的复兴尽了很大的努力,但也有虚伪、口是心非的一面,但电视剧中回避了这一点,反而突出了他的高瞻远瞩。再如,历史上的翁同龠禾的思想其实也很新,他可以说是维新变法的第一导师,不像剧中所演的那样保守和心胸狭窄,而为一己之私利与李鸿章争斗,这也使翁同龠禾这个人物显得过于简单了。
作家姜鸣先生在一篇撰文中甚至称《走向共和》中过多的“硬伤”已经使他周围很多稍有史学基础的朋友不忍再看下去了,所以该剧自称为历史剧的定义实在有些牵强。比如醇亲王大阅海军在1886年,去世于1891年,但在该剧中,检阅海军似乎变成甲午战争前一年的事情;孙中山是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到日本断发易服的,本片把这个情节改到了广东巡抚衙门前;孙中山拜会李鸿章,两人共进晚餐,孙中山席间劝李鸿章“革命”的情节,也都是虚构的;“经远”管带林永升被错成“林文升”。这种轻率的做法,都大大地削弱了这部作品的可信度。
但专家的看法并没有影响观众的欣赏兴趣,因为观众也有着自己特有的欣赏视角。一位南开大学的在校生说,《走向共和》虽然看上去似乎有悖于一般民众所受的历史教育,但它展现的也许正是一些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让我很感兴趣。一位姓张的观众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一直在看《走向共和》,除了偶尔要关注一下“非典”的状况,几乎一集都没漏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该剧的细节设计很吸引人。但也有观众认为“该剧塑造历史人物由于被重新定位总是让我对剧中人物的可信度产生怀疑,甚至对该剧产生了反感”。还有观众称该剧深沉的主色调给人很压抑的感觉,“虽然该剧描述的那段历史本身就是‘千疮百孔’,可该剧毕竟是电视作品,应该考虑观众的收视情绪,很难想象到如果不是对这段历史感兴趣谁会耐着性子看下去。”本报记者肖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