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的成功播出,《走向共和》的创作得失及其争论,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历史剧创作的关注。日前著名评论家、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准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谈到历史剧的创作以及《走向共和》的得与失,谦逊的李准先生条分缕析、旁征博引,真知灼见随处可见——
引发新争论
历史剧是历史地发生和发展着的,关于历史剧的认识和讨论也是历史地发生和发展变化的。从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到中国的郭沫若都发表过精彩的意见。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文坛发生过关于历史剧的讨论,有的历史学家说历史剧是艺术也是历史,有的文艺家则说历史剧是艺术不是历史,讨论未能得出一致结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伴随着历史题材创作的繁荣,历史与历史剧、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仍然在引发新的争论。
我不想从概念出发,只想联系经过历史筛选、并为众所共认的人类文艺史上的优秀历史剧、历史题材的创作谈一点看法。
比如: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分别创作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等著名悲剧都是历史传说剧;16世纪莎士比亚又创作了《理查二世》、《亨利四世》等6部概括了英国百年动乱历史的历史剧;18世纪歌德写出了德国历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葛兹·冯·伯里欣根》,取材于16世纪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的斗争历史。与他同时代的席勒创作出以德国30年代战争为题材的《华伦斯坦》。19世纪普希金的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取材于18世纪普加乔夫起义,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更是被称为“史诗性的历史小说”。上个世纪40年代在政治斗争日益白热化的艰苦环境下,郭沫若采用迂回战术,运用《棠棣之花》、《屈原》、《虎符》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反映他的现实主张;60年代初姚雪垠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铸成长篇历史巨作《李自成》,多角度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从胜而败的悲剧结局。
历史剧的四个特点
纵观这些优秀的历史剧和历史题材作品,纵观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理论家对历史剧的论述,可以看出优秀的历史剧创作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一、历史题材剧取材于历史,而且多数是以描写真实的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二、历史剧不同于历史教科书,它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具体情节上不受非重大的历史事实的束缚。三、历史剧作家要研究历史。历史剧创作在“大关节”上要忠实于历史,作品要反映历史的本质。四、优秀的历史剧都是站在所处时代高处去再现历史,自觉打通历史和现实的内在联系,不是单纯地为写历史而写历史剧。
同时,我还认为,在我们今天的历史创作条件下,历史剧创作在“大关节”上忠实于历史方面可以而且应该做得更好。其理由有二:一、当今中国处在太平盛世,作家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再也不用像郭沫若在上世纪40年代初那样采用曲笔。二、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特别需要帮助人民群众正确、全面认识自己民族的历史,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主要不是从教科书而是从电视荧屏上去了解历史,这就对历史剧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至于戏说历史的作品,自然另当别论。
新收获新启示
我认为《走向共和》是历史题材电视剧、特别是近代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新收获,而且它对整个历史剧的创作作出了新的探索,提供了新的启示。
《走向共和》取材于1890年-1917年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这段历史可以说是纷纭复杂又至为重要,是中国近代史向现代史迈进的关键阶段。此前,描写这段历史风云的文艺作品已有很多,光电影就有《清宫秘史》、《甲午风云》、《谭嗣同》、《鉴湖女侠》等,电视剧有《总督张之洞》、《北洋水师》、《戊戌风云》、《甲午海战》、《秋瑾》、《铁血共和》、《孙中山》等。但这些都是写这段历史中的一个人或一件事,反映一条线或一个横断面,而《走向共和》则是第一部系统地、历史地、真实地反映这段历史的开创性作品。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给当今中华民族新的腾飞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启示。该剧这样大历史的容量、创作者这样的思想艺术勇气都很值得称赞。
我之所以看重这部戏,还特别因为以下几点:一、创作者首先认真学习和研究这段历史,在相当熟悉这段历史并有了自己的独特发现之后才投入剧本的创作和拍摄之中,这种态度与那些对所写历史缺乏起码了解就去拍片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二、积极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克服过去曾经有过的“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方式,并自觉地把当时中国的历史进程放在世界发展潮流中加以审视和描写。比如对李鸿章和张之洞办洋务、康有为等人的改良变法、孙中山“走向共和”的主张和革命行动,都放在中外历史潮流中写出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把它们作为改变落后挨打现状、探索强国之路的由低到高的几个发展阶段,肯定其各自的历史贡献,同时也揭示其局限性。这样做的结果,片中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和历史人物件的描绘、刻画,就比此前有关作品更能艺术地还原历史本来面貌,使观众感到更加真实可信,也更新鲜。三、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关系的处理得比较好。一方面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描绘、对许多重要历史主张的表现,都尽量做到经得起与历史事实的对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形象的“历史读本”。另一方面又按照电视剧艺术规律的要求,大胆进行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组织戏剧冲突。这不仅表现在大量的细节处理上,而且体现在许多引人注目的情节和冲突上。比如孙中山剪辫子的描写、孙中山和康有为在万木草堂的对话、孙中山在天津面见李鸿章、康有为在朝廷上就变法的主要内容与守旧的官僚辩论、光绪在囚禁瀛台后当着慈禧的面修钟表……有的是改变了历史事实本身的时间和场景,有的则纯属虚构,但都是亚里士多德说的可能发生的事,都反映了那段历史的本质,同时增强了整部片子的艺术感染力。四、从整体上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注重历史美学品格的追求。其中就演员的表演而论,孙淳饰演的袁世凯、王冰饰演的李鸿章尤为精彩,在揭示人物内心和人格丰富性上很见匠心,其他一些演员的表演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以上几点不仅是《走向共和》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对今后其他历史剧的创作也是有启示作用的。
不足、缺陷和遗憾
就每一部具体作品而言,影视创作确实总是遗憾的艺术,《走向共和》也不例外。我初步感到,该片的不足有以下两点:一、全片缺少一条连贯的、真实的表现当时中国社会最底层老百姓的生存状况和历史态度的叙事线。当然,由于所写内容的关系,全剧以社会上层的视角为主视角,这是无可指责的。但全剧毕竟有59集之长,而且写了20多年关系全中国命运包括老百姓命运的历史风云,有一个底层老百姓的感受作为辅助视角是有必要的,有助于观众更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这段历史。现在片中有几个点写到底层老百姓的状况和感受,但没有连成线,没有形成一个贯串始终的辅助视角,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二、对李鸿章的局限性表现得不够到位。为矫正过去某些认识偏差,着力表现李鸿章人格的复杂性是可以理解的。我也不同意说《走向共和》把李鸿章完全写成了正面形象的看法。片子对李鸿章的局限性是有揭示和鞭鞑的,而且有多处,缺陷是还不够到位。李鸿章在清廷官员中确实最具有世界意识,也确有忍辱负重的一面,但他毕竟又是清朝皇权统治下的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之一,他要维护其既得利益,他自身的地位和利益决定了他对列强的幻想,也导致他一次又一次对列强作出妥协和让步,包括在甲午海战中两次丧失战机。片中虽然点到了这个问题,但并未深入下去,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在对袁世凯的刻画上,比如对他残忍一面的表现是否很到位,也是可以讨论的。
此外,在艺术的其他环节上也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与其所表现的历史生活的急剧变化相比照,有些地方镜头的运动感还显得不够强,有些对话较长的室内戏如何与室外的动作戏相交替也还有可改进之处。
《走向共和》还将继续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对一部电视剧有不同看法,展开讨论,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讨论开展得越深入,越会有利于电视剧创作的繁荣发展。(作者:陈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