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集电视剧《走出蓝水河》音乐曲格之崔嵬、宽广得益于著名作曲家雷蕾和天后级歌手毛阿敏的创作加盟,一场合作及合作以外的人文演绎,灿若古霞,炽耀流年,成为作品生命、艺术生命的再度芳华。
所谓人生,必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谓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当第三境。引古论今,莫不如是。《走出蓝水河》改编自著名作家赵本夫的小说《刀客与女人》,《刀客与女人》的原名叫《人间词话》,‘蓝水河’主题曲《人间词话》的创作生成从内在意义上讲是小说原创精神的归真返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对人生奋斗的凝练阐释与概括,这位国学大师站在哲学的理性界碑,眺望来来往往的红尘旧事、人杰鬼雄,从容打开那扇冰封忧患、通晓光亮、迎接福祉的灵镜之门。‘人生三境界’所执着的深远意境,教无数墨客‘憔悴’,令多少英雄‘回首’,谁能不悔,孰可阑珊,此事古难全。正是《人间词话》乃至《走出蓝水河》弥合心痕、蕴藏情殇、透析宿命的人文要领,激起浪千层,使艺术创作者们循着相似相知相惜的痛感与快感体验,于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之间自由升腾。当年以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曲荣膺创作辉煌的雷蕾,秉承其父雷振邦的才情,将浓郁、雄浑、大义的民族化音乐作品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真诚、智慧、勇气传递给善良的人们。作为著名电影音乐家的掌上明珠,雷蕾的成长却经历了不同寻常的晦涩,生命中如花蕾般的时节,雷蕾遇上的竟是整个中国的文化沉沦。插队、劳动、歧视、挨斗、改造——就是雷蕾的二八年华,不知该惋惜还是该庆幸,苦难恰恰赋予雷蕾探索人生的财富,而孤独铸造她攀登情操的高尚,雷蕾在话剧、芭蕾舞、样板戏的摸爬滚打、吹拉弹唱里汲取着艺术之养料,不畏险阻地奔走超越命运羁绊的壮丽征途。因为滤过凄风急雨的时空,因为守望矢志不渝的追求,雷蕾有了雍容卓绝的生存厚度。
可以从毛阿敏苍劲高朗、瑰奇委婉的歌声中感受她的率真、典雅以及飘零之后的琴心剑胆。,毛阿敏堪称完美结合通俗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歌手,她那首《渴望》曾经感动过无数人,岁月悠悠,毛阿敏带给人们许多脍炙人口的名曲,但最是荡气回肠的莫过于著名的《渴望》主题曲。相比簇拥的光环,毛阿敏这些年经历的坎坷,背负的沉重,却要多得多……然而,即便是风雨兼程,视音乐为生命的毛阿敏,始终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一如《人间词话》所描述的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四年后复出的熟悉歌者,低吟高唱间,道出了关于幸福与失落、欣喜与痛楚的种种领悟,重生的毛阿敏恬淡成熟,恍如隔世的残缺与琐碎渐渐远离,留下一个激情内敛、张驰有度的回归的毛阿敏。
雷蕾与毛阿敏的合作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十年对女性而言,是宝贵的;十年对创作者而言,是沧海桑田。积攒丰润,箭在弦上。
两个钟爱音乐的挚友——雷蕾和毛阿敏,十年之后再度携手,选择在《走出蓝水河》的音乐创作中碰撞,意义非凡,颇有些宿命色彩。‘蓝水河’作品的大家风范首先打动了雷蕾,主题歌《人间词话》混合空灵宏伟、带有古词韵味的音乐形象呈现在女音乐家脑海,而此曲的‘当然演绎者’——毛阿敏亦在同一时跳跃在雷蕾延伸的思绪当中,下意识的反应或者说‘蓝水河’的气质使然,最终促成雷蕾与毛阿敏创作里程的又一回浓墨重彩。十年磨一剑,真正芬芳的音乐作品,来自恳切的酝酿、饱满的意念、豪放的音符、蓬勃的状态、敏锐的知性、细腻的节奏等创作元素的全盘中和。雷蕾、毛阿敏的音乐能量是毋庸质疑的,她们音乐行为、审美理解、形象把握的功力,极大保障着蓝水河音乐雍容大气的风骨。雷蕾写得很畅快,在音乐蒙太奇句子的不断变幻里,柳溪镇的芸芸众生鲜活起来,喃喃述说着蓝水河的忧伤与新生,遗落一串久长的隽永的生命音韵。
那日的天气格外透亮,录音棚里的灯多少显得昏暗,中国交响乐团的百人乐队满满坐了一片,静静地等候着开场,毛阿敏和雷蕾准时到达录音现场,随行的还有雷蕾的先生、著名词作家易茗,众人彼此点头示意,没有嘈杂,有的是肃穆良好的专业氛围。第一个音阶奏响,以弦乐为主的交响节律,和着磅礴的气势、神圣的情感四溢弥漫,辽阔的音域天籁般地冲击着录音室的上空,把所有人紧紧围绕。戴上耳机的毛阿敏,妆容浅素,若远若近地演唱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分钟的曲子,一气呵成,雷蕾眼角有隐约闪烁的晶莹。毛阿敏接连又唱了数遍,每一遍都令人动容,每一遍都直叫人欲罢不能——易茗鼓起坚定的掌声,大家鼓起热烈的掌声。
走出录音棚的毛阿敏形同大恙初愈,混合着掏空后的虚弱与满足,雷蕾忘情地拥抱毛阿敏,此刻的交流无须言语,甚至,无须音乐,是心与心之间,情与情深处。人们感怀这美丽的一幕。
难以触摸的音乐,无处不在地触摸我们的灵魂。雷蕾与毛阿敏的《走出蓝水河》音乐及主题歌《人间词话》,是湛蓝季节的纯洁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