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8月2日消息:2002年由《新周刊》评选的“中国电视节目榜”上,最佳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是李静和戴军。《新周刊》给这对“超级”搭档的评语是:中国主持搭档的新典范代表,戴军幽默风趣,李静插科打诨,两人默契得天衣无缝,现场爆笑,绝无冷场,情牵之处,亦能以迂回情长的细节化处理控制节奏,诠释明星之技已具超级标准……其实《超级访问》2001年1月开播的时候,《艺术人生》和《朋友》都已成气候,是什么让这个“后生”被夸成这样?主持人兼制片李静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答案就是“真实”——把明星外
面那层厚厚的皮撕下来,给你看那个人到底是什么样子。节目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一年多来一直维持稳定的收视率,观众的口碑也相当不错,说法和李静的想法倒也不谋而合:“这个‘访问’说的是人话”。
我+戴军=“末路狂花”
李静1999年从央视辞职,开始了“一个人”的创业之路。她说自己跟戴军刚走进节目时是对不折不扣的“末路狂花”:一个从央视辞职出来破釜沉舟地要杀出一条血路来,一个是歌手当了N多年再没唱出更成名的歌来。找上一群铁了心要跟着干电视的年轻人,他们就在北京的一间小平房里策划起了《超级访问》。
节目没什么名气,启动的时候只有4万多元钱,还是李静的私房钱。第一年里基本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做完上一期,又不得不跟朋友借钱来揭开下期节目的锅。李静还清楚记得拿着第一年的节目来上海电视节推广的时候,连个交易会的展台都租不起,只能几个人拿着几张宣传海报搭个最简陋的台吆喝,“那时候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谈话节目那么多,别人就说凭什么让我们买你的节目?”
创业的一年虽然辛苦,但也给了节目无可替代的财富:李静觉得光是自己和戴军的这份默契就是其他人很难比的,因为很少有搭档可以像他们那样全天候地为一个节目磨合,有时候晚上要录节目,他们下午就开始磨,从来没有到现场才对稿的事情。
觉得自己是大腕就别来
李静说如果嘉宾架子大,开一大堆条件这个那个都不能说,她就会跟编导说“要不我们就算了”,节目本来就是让你撕掉伪装袒露自己,要的就是觉得自己有缺点、不是什么大腕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答应来的明星也都有了“死”的心,通常到后台时就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到了台上跟李静握手,手心基本上全是凉的,所以不论谁来,台上都准备好了水杯和毛巾。
紧张归紧张,但一看节目就能感觉到———明星自己真诚了,即使知名度不高观众也一样爱看:新人杨坤答应来上节目的时候就跟李静说:“你千万别找人给我‘领掌’”;找老狼时就知道这个人特别难采访,坐那特爱往下出溜,李静他们准备了一个带坑的椅子先让老狼坐舒服了,才比较容易袒露自己。
李静说自己和戴军都是圈子里的人,知道明星生活里是什么样,占了先机,但编导们也不马虎,如果人家明天在别的节目里爆的料今天在你的节目里没爆,那失职的牌子就得给你编导挂上。
趁乱又添了一张“嘴”
李静说自己最欣赏的谈话节目还是早期的《实话实说》和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跟他们一比,其他谈话节目的慢、假和做作就原形毕露。
她说自己的新节目《情感方程式》9月开始要跟上海人谈情说爱,网恋、单亲家庭、野蛮女友都是话题。问她既然抨击“国内谈话节目之怪现状”,又何必再去趟这个浑水?她却说滥就说明有市场、缺精品,况且谈什么的都有,就是畅快淋漓地谈感情的不多,这是商机,得抓住。
抓归抓,可观众还是奇怪怎么内地就出不来像陶晶莹、吴宗宪那样有趣、好玩又叫座的主持人。也许是因为跟这些名嘴都过过招,李静说自己反而不迷信这些台湾主持人了:“其实内地的空间更大,现在台湾的节目已经开始往制造假隐私的畸形文化上走,更注重包装,而我们在内容上更有优势。”(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