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新勇教授
由著名导演郑克洪执导,赵冰玉编剧的大型电视连续剧——《铁血长平》,是一部反映我国战国后期赵国与秦国抗衡,乃至争雄天下的生死抉择之战。全剧围绕“铁血长平”展开了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在战国中后期“帝制运动”中,诸侯争雄,战乱频仍。公元前278年秦楚郢都大战,楚国败绩,强大的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历史从此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进入战国后期。在国力与军事实力上尚能与秦国叫板的赵国,历史地被推上抵御秦国兼并临国的前线。赵惠文王30多年的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之术使虎狼之秦也不敢对其擅动干戈,赵国与秦国处于拉锯式抗衡之中。老实说,在战争的天平上,赵国的实力与军事实力并不处于弱势。但由于新继王位的赵孝成王的昏愦、宰相赵胜的平庸,特别是在决定国家命运的时刻,赵孝成王刚愎自用,疏远贤相,怀疑良将,走马换将,将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却委以重任,指挥决战。致使赵国四十多万军队在一夜之间全军覆没,赵国的“长城”毁于一旦。尔后的邯郸被围乃至苟延残喘了三十余年,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人们并不足为惜。人们真正惋惜的是:两千二百多年前,“铁血长平”赵国四十多万精锐之师却偏偏葬送在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上将军手里,一个强国骤然消失,这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许多的思考,这种思考就是以写实的笔调将两千二百多年前那场惨烈的战争场面再现出来,让那40多万赵国将士的冤魂诉说空谈误国的亡国之恨。《铁血长平》就象一位警醒的“哲人”启迪当代人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沉重对话,直观到与时俱进的哲理意蕴。
一、 与时俱进的时代主题
解读《铁血长平》,首先是要把赵国与秦国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观照,不能以“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传统观念去褒贬秦赵,因为在战国中后期的“帝制运动”中,诸侯国之间的争霸称雄是在周王朝名存实亡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上是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进步行为,作为战争的双方,孰是孰非,的确没有必要来一个界限划分。就如表现现代战争观念的大型电视连续剧《DA师》一样,从模拟指挥中,见出现代军事指挥观念与交“战”双方的科技含量,观众用比较的观念在屏幕上见出其胜负,分辨其智愚,直观到哲理性意蕴。说《铁血长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主题,一是扣合了历史的当下境界;一是切入现实的当下境界。
顾颉刚先生在《五德始终说下的政治和历史》一文中指出:“在这半个世纪中,战国的时势有没有重要的变动?有的,是帝制运动。战国时的国君,老想升级。晋之三家,齐之田氏,本来是世卿,到西元前四零三——三六八年,先后列为诸侯了。秦,宋本来是诸侯,齐韩燕赵是刚由世卿升作诸侯的,因为他们的国势驾于一般诸侯之上,到西元前 三三四——三一八年,先后称王了。在这些国家之中,有的国势日益发展,又驾于诸王之上了,又想升级了。人世上的位号,到了王已经登峰造极。现在再想升级,有什么更高的位号呢?有的,是上帝的帝。于是这特强盛的国便要自称为帝以压抑诸王而有以下的事情发生:(一)秦昭王十九(西元前二八八年)十月,秦昭王自为西帝,而使魏冉至齐,致东帝于齐湣王。不久苏代自燕入齐,劝湣王除帝号,使天下爱齐而憎秦。湣王从之,复为王。十二月,秦亦复为王。(二)燕昭王二十六年(前二八六),齐湣王灭宋,苏代遗燕昭王书,劝昭王说秦,以秦为西帝,赵为中帝,燕为北帝,立为三帝以令诸侯;韩魏不听则秦伐之,齐之不听则燕赵伐之。昭王善其书,召苏代与谋伐齐。二十八年(前二八四),秦围赵邯郸。魏王使辛垣衍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视)湣王已益弱,方今惟秦雄天下。此非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鲁仲连适游赵,劝止之,会魏公子无忌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这三件事相距不过三十一年,都在秦昭王的世里。当昭王初年,齐国甚强,故昭王自欲为帝,犹必以东帝送给齐湣王。除齐以外,燕赵亦均不弱,故苏代劝燕伐齐,即以北帝歆动燕王,而欲他以中帝送给赵,以西帝送给秦。到昭王晚年,秦为惟一的强国了,故昭王伐赵,求为帝;而魏王亦劝赵尊秦为帝。在那时,不必把帝分为东西中北了,寰宇之中只能有一个帝了。”
中国古代有一个传统的史学观念,“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应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必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分”与“合”都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分”是一个冒似统一的腐朽政体的自食其果,是改朝换代的必然趋势。“合”是久经战乱的人民的良好愿望和正义的呼声,更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秦、齐、燕、赵自恃封帝的“帝制运动”,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凭着自己的实力与智谋崭露头角,如果从统一的客观效果去看,那种追求至高无上权利的帝制是有其客观积极意义。就是《铁血长平》秦昭襄王与楚姬的那翻对话所呈现出的重要主旨。
楚姬;“臣妾愚昧无知,不敢乱说,但实在弄不懂君王呀!相国呀,还有武安君等,为何都如此钟爱征伐,喜欢战争!”
秦昭襄王哈哈大笑:“寡人不是喜欢,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只有战争才是唯一有效的途径。”
楚姬:“难道不可以和谈?”
秦昭襄王:“和谈能让诸侯交权,知难而退?和谈能让天下统一、纷争不起吗?”
楚姬:“七国并存,和平共处不也挺好?”
秦昭襄王:“天有九日,万物不长;地有诸王,人心背向。所以,天下只能有一个太阳,地上只能有一个君王。”
“天下分久必合,此乃大势所趋,即使寡人不发动战争,也会另有诸侯奋然而起。只要一天不统一,战乱便一天也不会停止。”
“不是寡人不怜悯百姓,也并非寡人不知战乱之苦。可战争才是一劳永逸解决战乱之苦的唯一手段,舍此而别无良策!”
“爱姬可以想一想,我大秦一统天下之后,战争也就自然消失。因为那时就没有对手,更无敌国;君王所要注意的便是发展经济,强国富民。”
“所以,寡人宁愿背负这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诬陷和攻击,宁愿让天下人无休止的斥责和唾骂;也不愿改弦更张、半途而返,一定将这场统一战争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扫平六国,谈何容易!但寡人决不气馁消沉,决不后退半步。即使在有生之年看不到天下归一,但终究为我大秦的天下一统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坚信寡人的子孙总有一天会实现本王的遗愿!”
在《铁》剧中,不但秦昭襄王有如此宏图大略,就是秦昭襄王跟前的对头赵惠文王同样如此,赵惠文王与蔺相如初相识有一段对话:
蔺相如:“秦王如今与赵修好的确是出于真心,为的是腾出手来攻打别国。”
赵惠文王:“到那时,我赵国受和约之束缚,便不能去救援。”
蔺相如:“臣以为三晋一家,同根同祖,进在咫尺,即使得罪强秦,也要设法救助;唇亡齿寒,不能生视不管。”
赵惠文王:“若是齐楚等国呢?”
蔺相如:“口头支援,拖延敷衍。”
赵惠文王:“为何要这么做?”
蔺相如:“难道国君不愿看到别国一个个被强秦削弱吗?难道国君不想暂时维持与秦国的友好吗?”
赵惠文王:“寡人以为若齐、楚、燕被秦灭亡,则很快会轮到赵国。”
蔺相如:“国君忧虑甚是。但臣说的是削弱而不是灭亡。而且据实而论,当今秦国虽强,却也不足以完全灭掉任何一国。”
“这正是千载难逢的际遇。与秦国和解后,刀兵不兴,战事不起;我赵国理应珍惜这难得的喘息之机,休养生息,发展农商,积蓄粮税,增强国力。”
“国君所要做的是使赵国日渐趋与强盛;国君所要盼的是各国在秦的攻打下慢慢走向衰落,而秦国也在无休止的征伐中,甚至处于天怒人怨,内外交困之中。”
赵惠文王:“到那时,我国便可一呼百应,独领风骚!”
蔺相如:“不仅如此,国君可以顺应潮流,发兵征讨,消灭各国,一统天下,建立万世千年基业!”
赵惠文王:“那寡人势必率倾国之兵与秦王决一死战!”
人们读了蔺相如与赵惠文王的对话,自然对赵惠文王那种底气不足的平庸深感忧虑,而有宰相之才的蔺相如那经天纬地的睿智与谋略不亚于秦昭襄王,不同国度而对于当时社会发展趋势却是英雄所见略同:“顺应历史潮流一统天下”是共识之一;秦赵势均力敌是共识之二;内修政理,发展国力,发兵征讨是各自的攻防谋略,可谓共识之三。但历史的结论并不是因为你认识到真理而就拥有真理,秦昭襄王不仅是真理的追求者,而且是真理的忠实实践者,他把握住了历史赋予他的每一个机遇,他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成为一个真正的与时俱进的成功者。赵惠文王在谋士蔺相如的启迪之下,也是一个真理的追求者,从愿望上来看,不亚于秦昭襄王,但是他的治国方略是残缺的,重胡服骑射而无深谋远虑的攻防战略;小有胜利就贪图安逸享乐;王室兼并私室盈积。特别是赵惠文王死后,赵孝成王继位,完全堕落为一个腐朽的政体,君王刚愎自用,奸佞当道,空谈者走红,贤相良将被排斥。赵孝成王执政不到五年,举倾国之兵,进行了于赵国来说并无战略意义的进攻性决战,50万军队由一个只会纸上谈兵、毫无实战经验的上将赵括指挥,在一瞬间全军覆没,40多万将士在一夜之间被秦军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与时俱进与赵国来说,只是赵惠文王与蔺相如、廉颇共谋国政时的短暂一瞬。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有蔺相如与赵惠文王在赴渑池会秦途中求得一种共识,并非实际意义的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一个哲学命题,其内涵十分深广,在我看来至今有三个理论层面:有敏锐超前的科学创新思维;有随着时代发展的理论体系建构;有实践行为必须捆绑在以科学制定的战略方针、旨在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理论上,这三者缺一不可。与时俱进的提出应有所本,顾纪纲先生《五德始终下的政治和历史》一文引《必·己》一段话:“无讶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此神龙、黄帝之所法。” “与时俱化”这一古老命题是从客观事实本身而言的,是指客观世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圣人制立法度要遵循这个规律。与时俱进是把客观与客观结合起来强调的,主要是强调主体的人,重在科学地认识真理和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说《铁血长平》蕴含的与时俱进的主题可切入现实的当下境界,这是毫不为过的。眼前的世界格局是一个多极化世界。战国时代虽然不能与当今世界比附,但从某种意义上去看,似乎又有可对应关系,我想作为一部历史片诗化的哲学意义就在这似与不似之间。当今世界越来越小,不仅仅是指信息世界把人们的视听距离缩短,现代战争通过卫星定位可以不出门就能毁灭一个国家、其灭绝人性的程度远远不止秦军坑杀赵卒40多万、日寇屠杀中国人民上千万(仅南京一次屠杀市民30多万),而是如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的原子弹,毁灭的是数百万、数千万,而且这种争夺霸权的战争一天都没有停止过,甚至再加剧。处于这样一个动荡的世界格局中,邓小平在20多年前提出一个根本国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威望日益提高,但比起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而西方敌对势力忘我之心不死。中国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持续快速的发展阶段,才能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就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说的要“与时俱进”,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作为执政党始终领导着世界潮流,而文化必须体现这一导向,只有这样才能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 历史与现实的沉重对话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最好的教员。当镜头把我们的视线带到战国晚期同一时间、两个不同的空间时,我们会惊讶的发现:虽然秦、赵两国君臣都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和本能的势不两立的对抗,但是为达到吃掉和抵御对方的目的,秦王国君可谓殚精竭虑,持之以恒。而赵国君王却显得目光短浅,朝三暮四,特别是赵孝成王更是昏庸无能而又刚愎自用。《铁》剧本身就是围绕“铁血长平”的大小战争来展示广阔的社会描写,极尽铺写之能事,描写出社会各阶层人物对国家的态度,通过一个个悲剧性人物的生平遭际来凸现“铁血长平”的惨烈,生动地再现数十万耿耿忠心的爱国将士的无谓牺牲,深刻揭示了赵孝成王的那种无志无知无能的荒诞行为。赵孝成王导演的一出“铁血长平”这一惨绝人寰的悲剧,是赵国国人的悲剧,是国家的悲剧。可是这一悲剧并不是历史非如此不可,不是因敌方强大而强加的悲剧。赵括的父亲临终遗嘱就说不可委以赵括重任,赵括的母亲也反对朝廷对其委以重要军务,国家重臣、有识之士都出面劝诫,但赵孝成王一意孤行,这是连三尺童子都不可能犯的过错,但赵孝成王却犯下了,一个强大的赵国葬送在一个荒唐的国君手中,这场悲剧真是荒唐透顶。
如果我们把《铁》剧上千个镜头叙事投放在同一个屏幕中,我们可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什么赵秦几乎是在同一起跑点上,一个走向强大,一个走向衰亡?影片告诉我们:其一,励精图治,是秦赵抗衡的砝码;其二,姑息养奸,是内忧外患的症结;其三,崇尚空谈,是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在《铁》剧中,真正称的上励精图治的是秦昭襄王,这也是《铁》剧浓墨重彩之处。在他与赵惠文王在世时对垒的年代里,他的行为逻辑是严谨而富有人情味的,其行为基本锁定在问政、督军、巡视、外交、宫帷诸方面。就一般人认为与姬妾交往的宫帷情场戏,却更多的是读论治国的大事。秦昭襄王不是没有内心隐忧,母后干政,舅父魏相国把持朝政,秦昭王是非常孤独的,只是深藏不露而已。当楚姬作为白起的战利品辗转送到秦昭襄王身边的,楚姬怀着亡国亡夫之恨,对秦王怀有敌意。可秦王似乎并不再意楚姬对他的仇视与冷淡,每次入宫帷时,秦昭王总是与她讨论国事,在此不妨引出几段对话:
秦昭襄王:“天下人以为君王一定是无忧无虑,快活逍遥。谁知道君王也会有许多愁苦,许多烦恼……”
楚姬:“陛下埋怨天下人不明白陛下的烦恼,可陛下又知道多少民间的悲苦?”
秦昭襄王:“爱姬为何要将寡人束之高阁?冷落一旁呢?寡人深知爱姬此时的心境。爱姬背井离乡,不情愿来到秦国,来到寡人身边。心中一定有无限的委屈和苦楚,或许还有更多不堪回首的往事。寡人理当该容你静一静,想一想,何去何从,再作抉择。”(第八集)
楚姬:“多谢君王惦记,臣妾不甚感激。”
秦昭襄王:“寡人巡视繁忙,百事缠身,但有一闲,便恨不得飞回咸阳和爱姬作伴。”
楚姬:“君王日理万机,心系江山社稷,怎敢儿女情长!”……“君王,臣妾早已是心如土水。一个弱女子,异地他乡,举目无亲,因蒙君王错爱,才得以苟活至今。臣妾也曾想以身相许,报答君王,可……可臣妾做不到”
秦昭襄王:“原以寡人以诚相待,百般呵护,总有一天会抚平爱姬那颗伤痕累累的心,可如今看来,收效甚微。不错,作为大秦君王,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征战无数,所向披靡,即或是移山填海,呼风唤雨,又何曾难道过寡人?惟有爱姬那颗冰冷的心,让人不知如何温暖……”(第十集)
楚姬:“君王,湖景虽美,可惜湖水不清。”
秦昭襄王:“水至清则无鱼。虽然浑浊,但鱼虾甚多,味道鲜美。”
…… ……
秦昭襄王:“寡人为一国之主,却免不了要受制与人,岂不可笑!”
楚姬:“妾只知天下人都怕君王,君王怎么说受制于人呢!”
秦昭襄王:“舅爷当权,母后参政,令寡人左右为难。”“相国欲领冰攻打赵国的阏与,武安君持有异议;但太后却逼着寡人准奏,于是也只好点头应允。”
楚姬:“相国在宫里,太后在宫里,彼此怎么会知道得一清二楚?”
秦昭襄王:“明摆着是他们串一气,才来迫使寡人就范。”
楚姬:“相国为何如此喜欢打仗?”“君王,那地方是不是盛产美女和金银珠宝?”
秦昭襄王:“寡人明白了。他不过是借出征别国,一树自己的威望,二发战争横财。”
楚姬:“那就别让他去了!”
秦昭襄王:“君无戏言,况且攻打赵国,消弱赵国,乃寡人完成统一大业的必然之举,岂可半途而废!”
秦昭襄王与楚姬的交往是一个情感流程,他把楚姬从一个仇视者便为一个对统一大业的理解者和支持者,在楚姬眼里,真正让她折服的就是在前面已经大段引述过的要征伐六国的战争宣言,秦昭襄王不是一个好战的魔王,他是理智的用战争消灭战争。为达到这一目的,秦昭襄王注重国力的增强,农业的发展,巡视秦、蜀两地,对李冰父子根治水患大为赞赏:“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方便了航运和灌溉。……化害为利,使得年年五谷丰登。我大秦所缺的正是如李冰父子这样忧国忧民、无私无畏然而又聪慧干练、治理有方的良臣、能臣呐!”
秦昭襄王的行动都无不与统一大业相关,渑池会赵是秦王精心策划的一次重要外交活动。“完璧归赵”之后,秦昭襄王为试探赵国的军事实力,命王 攻打石城,结果一举拿下,赵国丢失领土又损兵折将。但是,秦国出兵赵国并不是对其宣战,而是要通过“修好”,腾出手来攻打楚国。因为楚国此时正是政治腐败,政局不稳的时候,同时,楚国与赵国、韩国、魏国等是合纵抗秦的盟邦,所以攻打楚国是要稳住强大的赵国,于是乎就策划了一个渑池会赵。不难发现,秦赵之间,无论是刀兵相见,还是外交攻势,秦国是按照一统天下的时间表来进行的。
相比之下,赵国的励精图治就逊色多了。赵惠文王算一代英主,在位33年,比秦昭襄王晚掌权7年,而又比秦昭襄王早死14年。赵惠文王没有秦昭襄王那种睿智干练,少雄才大略的霸气,却多几分倜倘风流。作为人主能任用贤才,善纳忠言。遗憾的是缺明鉴之心,外不能预测形势,内不能清政廉明,朝纲不振,内忧外患不断。说短于睿智和胆识,主要体现在渑池会秦。渑池会是秦昭襄王牵者赵国的鼻子转的重场戏,而赵惠文王胸中无数,一点一滴都要臣下点拨。这说明如何与秦国抗衡,在赵惠文王的心中没有一盘棋,抗衡战略是什么?思路不清晰,局部行动失去大目标,虽谈“举倾国之兵与秦王决一死战”,也只能是盲目的自尊与情感冲动而已。就拿与军备相关的国库税粮来说,已成赵国国法无法推行巨大障碍,下到平民百姓,上至朝廷王公大臣,抗税不交。身为皇亲国戚的平原君赵胜在缴纳税时也是纸上谈兵:“好一个赵奢,制订税法,依法缴纳税赋,强国富民之良策也……”“法度之下,岂能有尊卑之分。王子犯法,尚能与庶民同罪,谁敢与赵奢(国家税收官员)作对!”其实,最典型于国法而不顾的抗税者正是这位叫得最响的赵胜,他的封邑中有九个庄园抗税不交,而且还殴打朝中税官。当赵奢严惩赵胜封邑九个庄园管家时,“平原君怒不可遏,发誓要杀了赵奢以雪耻辱……”如此看来,赵惠文王的励精图治是有重大缺陷的,正如赵奢委婉批驳赵胜所说:“赵国乃赵家之天下,赵王乃大人之亲兄,岂能放任家臣不守法度,抗粮拒税?如果人皆效仿,国法尊严势必受损,法令受损,国势便会因此而消弱。国势消弱,外敌必然会乘虚而入。内忧外患,国危家亡,请问平原君大人又如何能安享这富足豪华的生活呢?”
姑息养奸,是内忧外患的症结,主要是针对赵国而言。平心而论,秦赵两国都曾有过极度危害国家利益不法佞臣,并且秦昭襄王面临的危害更大,他是来自内戚集团的辅政大臣——国舅魏冉,国舅的专权已达到为所欲为的程度,甚至不把国君放在眼中。白起送给国君的楚姬,他可以隐藏不报,欲私自占用,若不是楚姬拼死反抗,是入不到王宫的。为达到他贪婪的目的,魏冉与太后私下谋划,然后要国君就范,这种内戚专权的危害已经成为秦昭襄王一统天下的重大障碍,但是秦昭襄王能够理智而冷静地对待,他说:“水至清时则无鱼”。当秦昭襄王发现有宰相之才的范雎之后,很快就把这块妨碍过政的顽石搬掉了。
赵惠文王则不然,他是至高无上的决策热闹,但是他缺乏政治敏感性,不能明察秋毫,处事优柔寡断。在赵国王宫里出现了种种事关国家安危的重大事件,几乎贯穿着国家祸端的开始及其悲剧的结束,没有一件得到查处的,是不了了之,养痈遗患。纵然全剧从秦赵严厉治军着眼,况且赵国还略胜一筹,我们可良将廉颇和贤相蔺相如有一段以军事强国的对话看出:
蔺相如:“廉大将军一语破的,要想强兵,练兵尚在其后,而募兵养兵则首当其冲。”
廉颇:“赵国也应制订一部新的兵役法,凡年满十六至六十岁的男子均要轮流入伍,接受训练……赏赐财物和土地并可以改变身份去当官作吏,这样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投军从伍。”
蔺相如:“大将军所言,使相如深受启迪。为减轻国家负担,大军还可以在训练之余、闲暇之时,屯田耕种,自养自足。”
廉颇:“楚国虽广有土地,自号礼仪之邦,但却不修军备;更兼奢侈腐化,追求享受,岂能和强秦抗衡?国破家亡,一败涂地,实在是咎由自取。”
蔺相如:“前曾有中山举士朝贤而归于衰亡,今又有楚国崇文抑武而走向没落。相如以为可从中得一教训:天下大乱,各国争霸,凡贵儒法而忽略军备,必然灭亡!前车之鉴,不可复蹈!”
平心而论,赵国的军力乃至在“铁血长平”覆没之前都不比秦国差。问题就出在内政上,而主要是王宫贵族集团内部。阉宦缪贤首先抛弃了赵秦之间的武力争端:《铁》剧一开头在宦官缪贤府里引进了两件尤物,一是胡姬,一是用重金购下了由楚人公孙相盗窃的“国宝”——“和氏壁”。胡姬后入平原君府涣散了门客人心。而“和氏壁”入赵国的消息传到秦国,秦王派使臣索要“和氏壁”借来一观,由此而引起赵与秦两国之间一系列争端。同时也埋下祸国殃民的祸根。秦相国魏冉为夺得“国宝”,派刺客入赵,绑架太子的奶妈的儿子做人质,逼迫其奶妈从王后宫中盗出“和氏壁”。为了不至于因失宝而废王后和太子,瞒着赵惠文王请蔺相如暗察和氏壁的下落,和氏壁重新回到王后手中,太子的地位保住了。太子用重金谢蔺相如,趁其上朝而对相国的妻子卞玉进行侮辱,卞玉进行了反抗,后引蔺相如辞相位的政治危机。事情真相大白之后,赵惠文王知识口头上要废掉太子,并没有当机立断除去这一祸患。太子也并没有引以为戒,在继承王位之后,他对相国妻子怀有非分之想,并罢免了辅政大臣蔺相如的相国之职,相继夺了良将廉颇的兵权,赵国从此走向了君昏臣愚的深渊。
在中国成语中,历史代价最大的莫过于“纸上谈兵”,在今天只不过是讽刺书呆子的用语,可这四个字是用赵国四十多万将士的生命写成的。四十多万人死的惨烈悲壮,可作为决定赵国命运的决策人,怎么会如此绝顶的荒唐?其重大责任当追到两代国君身上。赵括喜读兵书,好谈战法,并不是他的罪过,尽管他与其父赵奢经常辩论实战的不重要性,并以其父指挥阏与之战来反驳父亲的观点,正因为如此,赵奢在临终是时,叮嘱其妻,不让朝廷把兵权交给儿子赵括。赵孝成王执意要把兵权交给赵括,是因为赵孝成王不懂用兵的重要性,因为赵孝成王不懂治国。赵孝成王做太子时,一不读书,二不管事,只会风花雪月。曾因要求国王把卞玉赐给他为太子妃而不顾君臣之礼,指则父王欲夺其爱,这种只会玩女人的花花太岁,不学无数之人能做一过之君,也不是太子之过,是赵惠文王铸成的大错。在赵惠文王朝,阿谀奉承之风就十分猖獗,在王公大臣中能像卞玉直呈其辞的几乎没有,以平原君为首,一个个出语都圆滑得令人窒息。楚女卞玉入赵,赵国朝野(这指国君在内)差点神魂颠倒,演出邯郸学步的一幕幕丑剧,在平原君府上,老少姬妾群魔乱舞,这种不思治国,只尚浮华的朝野之风,正是纸上谈兵的微妙背景,也是深层社会根源。
《铁》剧的历史诉说与当今之世可以形成默契地对话。在我们这个国度里,作为执政党,有一些党的高、中级干部不思进取,居安而不思危;执政不廉洁,甚至极少数干部腐化堕落,干群关系十分紧张;一些领导干部理论与实践脱节,搞假大空,玩文字游戏,欺上瞒下,形成一种浮华风气。励精图治,清政廉洁,理论联系实际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中国作为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一员,若不至于像小平同志说的“开除球籍”,那就要励精图治。人们清楚地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实施全球战略,最终独霸世界,而且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时而挥舞着“人权”的棒子大打出手,制造借口,出兵南联盟,侵犯一个主权国家;时而打着“反恐”的旗帜对一个主权国家实行军事占领。近日美英又绕开联合国,不顾世界人民的反对,没有任何出兵理由而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的军事占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亡我之心不死,分裂颠覆活动从未间断;他的太平洋导弹防御体系和中东倒萨战略,对我国构成一个东西夹击态势,其用心何其歹毒。还有日本这架老战争机器在美国的庇护下依然在转动。面对着西方敌对势力,中国必须励精图治,不断发展综合国力,发展高科技,掌握现代战争的主动权,在多极化世界格局中,以正压邪,用正义战争消灭反动战争,方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本质直观的形象展示
这里的“本质直观”不是严格的哲学意义上认识论的讨论,而是说《铁血长平》的艺术意象呈现出了深邃的哲理性。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首先是看它能否震撼人心,具有浓郁的情感性,其次是看它有没有耐人寻味理性慰籍,实际上是强调是否追求了哲理性意蕴。同时,作品中所呈现的意象在全剧的整个关目中是否有着象征指涉意,这又是艺术家孜孜追求的艺术性。《铁》剧的主创人员,无论是导演、编剧、演员在塑造人物,展示形象,开掘内涵等都达到了一定高度。
《铁血长平》叙述的是一段真实历史,这里的“真实”不是历史的印版,除了核心事件,大部分属虚构,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更像一首史诗,正如亚理斯多德所说:“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个散文,一个用‘格律’……二者的差别在于一个叙述已经发生的事,一个叙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所谓‘有普遍性的事’,指某一类人按照或然律或必然律会说的话,会做的事,诗首先追求这一目的。” 《铁》剧反映历史,并不拘泥于历史。中心情节有真实历史的影子,但在很多细节上就要创作者去填充发挥,说得更确切点就是阐释这段历史何以会得出“这样一个”历史的结论。也正是这种想象的部分,锁定了历史的必然,同时或然性也就在其中了,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改朝换代,无不证明这样一条真理:只有与时俱进,励精图治,才能政通人和,国运不衰,长治久安。若逆潮流而动,政治腐败,腐化堕落,人心麻木,必然走向灭亡。正如毛泽东引黄炎培先生的话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铁》剧正面表现的是战争,但战争的背后是政治。与其说“铁血长平”是战争的较量倒不如说是政治的较量。战争是国与国之间矛盾顶点的碰撞,也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更是人才智慧的较量,战争胜负的主动权主要操纵在指挥将帅的手中,有时尽管处于弱势,精明的指挥员可以出奇制胜。赵秦“铁血长平”,作为赵国一方,名将廉颇指挥时,把握战局,变弱势为强势,而赵括走马上任以后,在增加20万军队的前提下,大有恃强临弱之势,反而被秦军吃掉,全军覆没。《铁》剧不是要表现战争的惨烈悲壮,而是在追问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惨烈悲壮的结局。所以《铁》剧主创人员不仅出色地展示了战争场面,而且刻意再现了战争背后政治的内幕,从而让观众体味领悟《铁》的哲理意蕴,也就是“铁血长平”的终极追问。
在战争的背后,是两个政体生命在同一时间两个空间里存活。秦昭襄王连续统治了秦国55年,而赵惠文王晚7年掌权,又比秦昭襄王早去世14年,特别是赵秦两国处于拉锯式抗衡的节骨眼上,赵惠文王去世,赵国的命运历史地落到赵孝成王身上,这个只晓风花雪月的浪荡公子一登基,便一脚踢开辅政大臣,支撑赵国政体生命的权力在赵孝成王手中为所欲为。自己不懂治国,又听不进治国的忠言,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应该说,在罢去蔺相如相国之职、罢去廉颇大将军军事指挥权之时,赵国的政体生命已经开始窒息,国势已去,“铁血长平”全军覆没势在必然。《铁》剧给观众的启示是什么?首先是要观众通过两个政体生命的全过程在比较之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秦国政体生命的健全,赵国政体生命的残缺;秦昭襄王能与时俱进,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近君子,远小人,长治久安。而赵孝成王则是忤道悖时(不顺从君王之道,逆历史潮流而动),忠邪不辨,刚愎自用,祸国殃民。
《铁血长平》在艺术上完美地表现出古代宏大的战争场面中那金戈铁马对阵的视觉冲击,但更使人耐人寻味的是伴随赵国厄运的和氏壁;还有那市人、王宫贵族的邯郸学步,以及令人汗颜的纸上谈兵,体现赵国内在的文化转型的微妙变化,它一改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文化传统,从更深层次揭示赵国从繁盛走向衰亡的文化背景,《铁血长平》的意象创造可谓一武一文谓之道。
《铁血长平》文戏的剧情类目可以锁定在“完璧归赵”“邯郸学步”“纸上谈兵”三部曲上。
和氏壁入赵,被赵国君臣视为“国宝”,是赵国君臣价值观的变异。当公孙相将赵惠文王得到和氏壁的消息告诉秦昭襄王时,他首先关注的是“那告密者呢”,继而说到:“曾闻楚国有一飞贼世家复姓公孙。和氏壁一定是此人先祖所盗,先卖给缪贤,后泄密于赵胜(平原君),今又来我大秦报信。”“此人唯利是图,贪婪成性倒也罢了,却居心叵测,挑拨是非,唯恐天下不乱。”“和氏壁再珍贵也不过是块美玉,终究应以国事为重。借此机会,要看看赵王是否有胆,赵臣是否有识,赵国是否有力量与我大秦抗衡?”秦昭襄王不以玉为国宝,且直言不讳地道出了和氏壁的祸福利害,视公孙相为贪财图利的小人和拨弄是非的恶人,所以秦王念公孙相幸苦一场,便赏了他一个全尸。秦王便抓住这一机会,试一试赵国的实力,两国争端由此而始。什么是国宝?秦昭襄王、赵惠文王的标准不大一样,秦则以国为宝,以机遇为宝。而赵国却以稀罕之物为宝,殊不知和氏壁入赵就如一个灾星降落在赵的国土上,便接二连三地引起秦赵争端和朝内的政治危机,那么,和氏壁入赵究竟是宝还是祸,很明白,俗眼人一见便是宝,政治家看来便是一个尤物。和氏壁如同一块试金石,谁是天下英雄?只要看赵惠文王、秦昭襄王观玉便知。所以说这观玉的意象就可以显现出两国君王的本质。
赵国确实降过宝,一是胸怀大志,有文韬武略、经天纬地之才的蔺相如;二是对秦有亡国之仇的,且又武艺高强、才貌双全的卞玉;三是武艺超群的虎胆英雄卞楚(卞玉之父)。这三人入赵,于赵国来说无疑是猛虎添翼。虽然赵惠文王因蔺相如护宝(和氏壁)而识宝(认为蔺相如有辅政之才),并拜蔺相如为相。用秦昭襄王的话说“可惜蔺相如投错了地方”。的确如此,蔺相如入赵辅政之后,更多的是为朝政补漏填缺,摆平了一些朝内的政治危机。赵惠文王不仅没有把蔺相如经天纬地之才能发挥出来,制定与秦抗争的系统谋略,相反,因赵惠文王行政昏聩无能,使蔺相如蒙受了几次大的冲击,一次是大将军廉颇侮辱蔺相如,虽后来负荆请罪,并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可从逆向的角度来看,不正是君昏臣愚的表现吗?一个是贤相,一个是武将,正是君王的左右手,连左右手就协调不好,你还能统治一个国家?二次冲击是太子辱侮相国的夫人,蔺相如蒙受了奇耻大辱,称病辞去相国职务,虽然赵惠文王礼贤下士地跪拜乞求为相,但作为国君并没有严惩邪恶。第三次是赵孝成王当政,他淫邪之心不改,多次入相府侮辱相国夫人,并借公泄私愤,罢免其相位。赵国两代君王不以相才为宝,表明他们失去了以国为怀的价值观。不言而论,宰相之才的蔺相如就如此的不得志,卞玉、卞楚便更微不足道了。
相反,卞玉由楚入赵,引起赵国人关注的不是她那由亡国之恨激起的正义感,而是她那摄人魂魄的清雅风流,当她以安国君身份在国都邯郸露面时,国都人为之神魂颠倒。“太子:‘为她神魂颠倒的又不是我一个,上至父王,下到众臣,还有京城里的男男女女。’”“赵胜左右端详着胡姬,越看越爱,摇头而叹,‘赵胜并不孤陋寡闻,不识美艳;但自打见你后,总觉耳目一新,精神大振,野性十足,韵味无穷。’胡姬拍手而笑,‘妾最愿听这话!’突然又一噘嘴,‘但只许说给妾一个人听!’……赵胜似乎是心灵感应,觉得大街上有 异常,于是便伸出头向一下张望,一望之下,便再也缩不回来。大街之上,卞玉与小昭浑然不觉,依然向前走去。身后的人越聚越多,越跟越紧……胡姬返身坐下,顿觉兴味索然,翻着白眼看看平原君。赵胜已是物我两忘,眼睛带钩,神情痴呆……黑熊用力拔开尾追的人,挤到最前头,看着前面的卞玉,突然扭扭捏捏地开始学步。黑熊的怪模怪样十分滑稽,使人忍俊不禁,笑成一片……卞玉察觉有异,回首一看,不禁羞红了面颊,咬了下嘴唇,然后与小昭匆匆而去……黑熊依然在坚持学步,大街上的笑声依然在继续……”“赵惠文王眉头紧锁,目视牡丹,喃喃自语:‘果真是国色天香!’缪贤(宦官):‘陛下,安国君貌似天仙,满朝文武个个都看得直咽口水。连奴才都走了神儿。’”“平原君(赵胜)的几位侍姬也赶了过来,个个长得别致齐楚,打扮得花枝招展。钱姬:‘那安国君生得美,走得也美,难怪男人们都喜欢她。’孙姬:‘模样改不了,走路总能改吧,可练了数日,左右也学不成。’李姬:‘阿琪,你最聪明,说说这是何为?’赵琪笑盈盈地叉手而站,‘那姑娘就给你们指拨指拨。’三姬装模作样地施礼,‘先谢过姑娘!’赵琪:‘钱姨,你是里八字,孙姨却是外八字,走起路来一样的难看!……可那安国君呢,她走的却是一字步,一条线,你们看……屁股要扭,胳膊要甩,腰肢要摆。难得的是要自然,要和谐,要神气,要协调一致,要不露痕迹,要浑然一体……’”
这几场戏不是一般地插科打诨,它是军事斗争中背后社会背景的形象描述,京城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不可理喻地搔首弄姿,这是腐朽堕落的文化心态在逐渐的膨胀,是胡服骑射的尚武精神在逐渐地消失。邯郸学步是一个艺术意象,其象征指涉意义是深刻广泛的,卞玉是一个艺术符号,作为流亡到赵国的楚女,有两个内涵,即质地优美,更具有一种尚武的精神,才华横溢。其艺术符号的深刻性还在于,楚国尚浮靡导致国破亡,而燕赵向来是慷慨悲歌之士渊源厚土,加之齐楚燕韩赵魏是合纵抗秦的盟国,楚女卞玉到赵国,无非是要一显身手对付强秦。但是赵国人把他们的老祖宗忘了,他们一味追求的是楚国上层统治集团奢侈浮华的堕落之风,企图在王宫重演楚王宫中的风流故事。邯郸学步在《铁》剧里远远超出了原始涵义讽刺个体的一则笑话,它引伸出了一个特定时代社会风气本质特征。
如果说邯郸学步是国都浮靡社会风气的甚嚣尘上,那么纸上谈兵则是赵国崇尚虚妄浮华的政治风气的登峰造极。赵孝成王从花花太子到国王,追求的就是楚襄王之类的风流君王,耿耿与怀的是讨还对于安国君的风流债,作为太子登基,总想有一个文治武功来震慑朝内外;在政治上急功近利,所以他十分看重哗众取宠的赵括。赵括从一个贵族公子一跃而为指挥全军决战的上将军,可谓是一步登天,这也就标志着赵国注重的是崇尚虚妄,否定实践的最高决策路线,赵括满嘴挂着孙子兵法,动辄孙子曰:“不可胜,守也;可胜,攻也!”就是在指挥行军打仗时,训示部下毫无具体针对性,依然是空谈大理论:“行军要秘密,攻击要迅猛,撤退要及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正如蔺相如在赵孝成王面前以死劝戒直陈所说:“赵括只知死读兵书,死搬教条,不懂实践,不知变通,必然要坏大事。……知子莫若父,马服君(赵奢)临终时求臣力谏国君,勿用赵括为将,怕的就是给赵国带来灾难……国君,若用赵括,必败无疑!”赵括空谈理论,这是朝廷内外尽人皆知的事,括父、括母、括妻,还有包括蔺相如在内的许多朝野之士都如此反对,可是这些劝戒与反对都是无疑的。“铁血长平”是赵国军事斗争的失败,但首先是赵国政治路线上的失误,其本质就在于空谈误国。《铁血长平》是把空谈误国的本质通过战争悲剧演示出来,让观众通过战争悲剧的过程作形而上的思考,它告诫人们:只抱本本,不重实际,理论与实践脱节,于国于民是不利的。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死搬教条是吃了大亏的,王明的左倾路线,差点葬送了革命的前途,建国以后的浮夸风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实践是检验其它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同时,历史的教训也不能忘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铁血长平》是一个最好的反面教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