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闪闪的红星》作为七十年代文革后期的文艺作品,带有明显的政治特质,浓重的教条色彩。其革命的教育意思,从本质上是农民反抗意识的觉醒。
武士道,日本民族道义的象征,成就了日本最具声望的导演黑泽明。《七武士》之中武士道精神的信仰膜拜贯穿始终,但影片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影片,并非是因为影片中对武士道的张扬,其更深邃的主题则是影片中导演对当时社会身受两种压力之苦的农民给予的同
情以及犀利的审视态度。幕府时期的农民与三十年代中国的农民所遭受的压力如出一辙,在面对腐败残暴的国家强权统治同时,还不得不面对泯灭人性的盗匪恶贼,无疑是雪上加霜。挣扎在饥饿交迫线上的贫苦农民,经常为争夺杯水车薪而相互恶斗,内讧四起,猜测怀疑,不等外敌入侵,自己已经变成一团散沙,丧失了人性的良知,自绝灭亡。现实的社会意义,赋予了影片极高的艺术价值。
影片《闪闪的红星》因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制约,回避了人性的探讨与思索,也失去了电影本身的艺术魅力。挖掘人性本质的劣根性,思索人性的善伪根本,是人类世界的永恒主题。农民意识的再现,其本身就是对人性本质的探讨,电视剧《闪闪的红星》的重拍,将会是重新思考农民意识,人类本质的最佳时机,无论思索寓意的深浅,相信都会为电视剧《闪闪的红星》注入新的生命力以及更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