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反映公安干警大智大勇侦破系列大劫案的电视连续剧《天不藏奸》,从开机起就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摄制组却十分低调,几乎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前不久该剧制作完毕送审,在审看会上,笔者终于见到了该剧的编导。问起这部片子的创作情况,编导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感叹说:“太难写了,太难拍了。”
“首先难在剧本的创作上,”编剧水运宪说,“我们自己给剧本的定位,是扬弃一
般公安题材中涉及到公安内部有问题的写法。谋篇布局都着眼于公安干警对社会上犯罪分子的斗智斗勇。阵营绝对鲜明,黑白绝对分明。这样的写法,矛盾冲突肯定就会单调得多。戏还会不会好看?这就太考验编导们的功力了。”
水运宪是一名善于驾驭重大题材的小说家、剧作家。早在80年代初,他就以一部反映社会变革的小说《祸起萧墙》轰动文坛。他又是很早就涉足电视剧领域的剧作家。1987年,他创作的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曾经令国内观众看得如醉如痴。在记者的眼里他是一位创作功力厚实的剧作家,听说他为了创作这部作品,深入到公安系统体验采访,前后经历了三年多时间。他说《天不藏奸》难写,看来的确是有感而发。
有记者问,网上有消息说他写的是某年某地的某个罪犯,是不是受真实原型的局限而难写,水运宪毫不犹豫地否定了。他说:“因为我已经很深入了,掌握的素材也相当多了,所以对别人说的那个所谓的原型不感兴趣。真正感动我的还是警方那种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还有他们很多鲜为人知的酸甜苦辣。这是一部艺术片,我取材于公安战线的真实生活。公安干警为了人民的安宁牺牲个人利益的事例太多了,供我取材的范围太大了。问题是你怎样把他们真实地、艺术地写出来,让广大观众感到可亲、可敬。尤其是还要让人感到可信。”在这方面,水运宪透露了一点他写警察的创作秘诀:是警察,也是平民百姓;有激情,也有侠胆柔情。
《天不藏奸》的一位副导演说,这部戏很难拍。主要是景点太多,有名有姓的剧中人物近百名。导演李平是一位拍摄过400余集电视剧的名导,对场面的要求很严格。比如剧中免不了有些揭露罪犯行凶作恶的镜头,导演掌握的原则是服从于揭露犯罪、打击犯罪的需要,认真把握。绝对不以刺激观众感官为目的。剧中有一场戏,我们的一位户藉民警无意中碰见了歹徒正在持枪行劫,民警奋不顾身地扑上去,致使歹徒手上的运钞车钥匙断在锁孔里,国家财产终于被保住了。歹徒气急败坏地击倒了空手与他们搏斗的民警,还凶恶地向倒在地下的民警补枪射击。这场戏拍得大气磅礴,正义凛然。在审片后,有一名审片委员觉得补枪镜头有点暴力和血腥之嫌。虽然这只是一名委员的意见,其他委员也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但是导演组听取这条意见之后,立即主动研究了修改方案,将补枪的镜头用空画面盖去。并且对全片再次严格检查,把有类似这种“嫌疑”的地方全部作了技术处理。
“我们是自觉的,”编导告诉记者说,“因为我们对社会和观众负有责任,所以我们愿意迎难而上。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我们当然是没法左右的,但是我们自己要尽到责任。”
一部纯粹写警察抓坏蛋的作品,虽然在弘扬正气的主题思想方面不会有什么疑义了,但是要想作到引人入胜、精彩纷呈,确实很要功力。《天不藏奸》在这方面作了一个尝试,即将与观众见面。效果如何,就只能由观众来打分评判了。(王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