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新,很美,很抓人,作者很懂戏,很会写戏,思想新颖。人物鲜灵活现,几对爱情戏写的很高明,虽也是三角恋爱,也有打斗,但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幸福,成就情敌的幸福,真乃桃花源中之人也。
景肯定会选最美的。人物不仅形象美,心灵更美,看了如同“一片冰心在玉壶”,沁透心脾。可以大大展现一下湘皖南方湖光山色,使人看了顿生到此一游的雅趣。这些生活
小细节不是一日之功,是作者多年生活之积累。从生活中来,所以不雷同。与其他戏不雷同就是新,说明作者的攫取视角也新。
写少数民族,在湖南有苗族,在皖南有畲族。是否写其他戏中少出现过的少数民族?如畲族?唱“花鼓戏”是否改为唱傩戏为好?“傩戏”在孔夫子时代就有了,现在皖南山里还保存有。“傩戏”脸谱是很特色的,外国人看了也会研究研究的。
桃花长老是女人,很好,这有母系氏族遗韵。“会议厅”也很好,凡是都要民主议论议论,这也是原始共产主义遗留下来在山区尚未异化的民风。理想王国,乌托邦社会,桃花源还没被阶级斗争所侵扰。“桃花源”不仅是自然风光,而是这种乌托邦的遐想,写到点子上去了。
语言就这样大白话好,不要文言文。文言文大概是经过儒生加工改造成的。胡适搞“白话”运动,大概也受了家乡老百姓口语白话的影响和启发。
结构很好,一环扣一环,看完一半,还不知桃花、桑儿、阿菊花落谁家?上官剑、天舒、槐荫情归何处?还有上官剑入源是为什么?猜不透,就有悬念,就想看下去。看完全剧,才恍然大悟,真让人拍案叫绝。
思想也开掘得很深,从爱情到亲情,从亲情又到大同世界,很自然,很有哲理性。
最后是落在悲剧上,悲剧是庄严的美,感人很深。除了反面人物外,所有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而且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他们的善良、高尚,符合桃花源这个理想净地的典型性格。
有些台词很现代化,是优点,容易使观众跳出戏外。不知道这个意见是够正确?
这个戏总体还是很正,虽然“桃花源”本身是“幻想”,是荒诞,但戏的结构,情节的设置和开展都很正,特别是戏剧的递进常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能紧紧抓住观众。这是很少看到的好戏!(王冠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