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电总局看好剧本
广播电视总局革命和历史重大题材创作领导小组电视剧组对《荀子》剧本十分重视,先后两次组织专家审阅和研讨剧本。认定此剧可以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并作出评价:
一、题材很有意义。把荀子这样一位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古代先贤形象搬上荧屏,意义重大。塑造得好,对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观众历史素养,有重要作用。
二、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该剧通过描述荀子后半生的经历,及其与君王、政客、弟子、亲人之间的种种纠葛,刻画了荀子胸怀天下、一心为民、为人师表、刚直不阿的高大形象,同时塑造了李斯、韩非、幽兰以及君王后、春申君、秦王政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战国末期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画卷。
三、比较深刻的思想性。荀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要想成功地塑造荀子形象,必须准确理解荀子的理想,并通过艺术的手法予以形象的阐释。做到这样很难。剧本在展开剧情的同时,设法融入了对荀子的无神论、性恶论、法后王、隆礼尊贤、平政爱民及一天下等思想的阐述,及对诸子百家的评论,可以说有情有理,不是很枯燥,写到这样很不容易。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胡恩的评价:
《荀子》剧本读后总体比较成熟。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的艺术形象,塑造得比较丰满,韩非、李斯等人物也有相当的可视性。作者在占有丰富史料基础上,全剧剪裁得当,如史实上无大的出入,建议可以投拍。
北京师范大学原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龚书铎的评价:
1)思想家的电视剧较其他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难编。它要阐明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又要让观众有戏看,要有故事,不能枯燥无味地讲道理。《荀子》处理较好。它通过一些情节、冲突,通过人物的活动,来传达荀子的主要思想,比较生动形象,有戏可看。
2)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较好的统一。荀子、韩非、李斯以及那些国王、大臣,留下的历史文献都不多,对编剧既不利也有利,它虽可参考的依据较少,但却给作者留下较大的自由想象、虚构的空间。不过,作者没有利用它去随意胡编、戏说,而是尊重历史,围绕着塑造大思想家荀子的需要,不离开时代和人物的特定环境条件,再现这段历史和人物。荀子的主要思想“明于天人之分”、人定胜天、法后王……等等,都较自然地揭示出来。
3)有时代感,有现实意义。荀子是一位对先秦诸子思想的批判总结者,他的思想内容很丰富,有不少精华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值得我们借鉴。
北大历史系终身教授吴荣曾的评价:
作为历史人物的电视连续剧,作者紧紧扣住历史的真实,这是值得肯定的。不少故事情节都是有根据的,完全符合当时人的思想观点。作为电视剧,起到对群众进行历史教育的作用。历史剧是文学,可以虚构,加油添醋,荀子的历史素材极贫乏,只有百十来字,不加点虚构是无法写成个剧本的。但这方面必须严格掌握,必须合乎情理,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例如,荀子做兰陵县令,只有几个字,现在居然能写出一大堆政绩,这是可以的,使人物形象更饱满,增加了这个戏的可看性。
著名导演陈家林的评价:
初听说写了个荀子的电视剧本,荀子是个思想家,思想家怎么写?看了《荀子》电视剧本,感觉还不错。它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荀子的思想,剧本的人物关系安排的也不错,有故事,有情节,有吸引力。
著名导演李文化的评价:
《荀子》这个电视剧本有意思,有搞头,值得好好的搞,要搞就搞成精品。
中央戏剧学院老教授李坚的评价:
《荀子》电视剧本塑造了一个思想家的伟大形象,这在电视剧里还是第一次,很有意义。一定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