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正文

我与《神舟》之四:几经周折神舟终于艰难开机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17:22 新浪娱乐

  对于剧本通过审查,我几乎是空欢喜了一场。因为当时剧本对于拍摄来讲,其实还差得很多,戏剧结构显得很薄弱,几乎是在讲一个航天事业的科研片,跟海波老师原来的剧本更是想去很远。这种状况已经没法跟我没关系了,我也不知道上面为什么非要折腾到这个样子才能够勉强通过。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只有沿着这条路往下走。于是,剧组的主创人员又坐到一起,商量怎么改才能让戏好看。在这期间,总装也接二连三地提出修改意见,后来决定要大改前十集,把原来描写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戏删掉,一开始就写载人航天,等于
要重新组织写前十集了。这对于《神舟》来说其实是更贴近主题,但当时提出这个修改意见的时候已经是九月初了,剧组原定的是9月15号开机,我必须在十天之内给大家一个准备筹拍的本子,起码统筹、美术、道具、服装等几个主要的部门的手里有和导演剧本一致的定稿。那时候海波老师早已不再参与这件事,罗星和张鸿生老师也在剧本写完之后不久都先后离开了剧组,所有的修改任务都落到我一个人的肩上。有一段时间我真是有点儿撑不住,不想干了。我记得有一天夜里很晚了,我给我们单位打电话,说我想回来,不想再做这件事情了。单位看我压力那么大,就说那你回来吧,但是不要放弃,回来换换环境可能会好一点儿。第二天我就回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避开了很多干扰,整理了一下修改意见,开始改剧本。因为只有短短几天时间,我只能把大概的东西改定,细节的部分只能是边拍摄边修改了。一周以后我回到北京,把大体改好本子赶紧发给大家。之后大家就准备开机了,我又开始新一轮细节的修改。

  2004年9月15日,《神舟》电视剧在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举行了盛大的开机仪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七大系统老总都过去了,杨利伟也过去了,航天员系统还专门给《神舟》剧组赠送了一个飞天雕塑,作为《神舟》开机的一个象征,杨利伟把这个雕塑亲自递到宁海强导演的手里。开机仪式实际上是蛮仓促的,主要是为了赶拍

神舟六号飞船的一次空投试验,当时为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做准备的
火箭
联合演练也马上要开始了,所以剧组就在剧本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匆忙启动开始拍摄。尽管如此,经过如此多灾多难后能够走到开机这一步,内中人士都唏嘘不已,只好引用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说:开机是硬道理!

  刚开始剧组各部门也需要一个磨合期,就挑一些不再变动的、相对简单的戏拍摄,我还是集中精力改剧本。大概到了2004年的10月,剧组就开始正式拍摄了,很多时候我都不能再独自关起门来专心修改剧本。因为拍摄航天的东西,涉及到各种技术场景,我在现场会好一些。有时候还有演员台词中涉及到很多技术的词汇,都需要我在场,因为这些东西还是我最熟悉。另外置景和协调部门也动不动就找到我这里来,我有没有办法拒绝,因为都是我写的东西,如果我不写他们就不用那么麻烦了,所以那时候我根本不是在做一个编剧,好多不该我管的东西还得管。比如说进测试厂房拍摄,那时候正赶上火箭系统为神舟六号飞船测试做准备,我们是搭这个便车拍摄的,试验部门担心拍摄电视剧影响测试,给拍摄的空间很小很小,甚至于不让拍摄,大家就有很多怨言,觉得我写了很多不能拍摄的东西,一下子都把责任推到我这里来了。所以那时候要协调很多事情,改剧本就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很多时候都是统筹把第二天的计划拉出来,晚上导演拍摄回来之后先看一看,提出一些很具体的修改办法,我再连夜改好,第二天发给大家。一开始大家都不适应,总是临阵改台词,弄得好多演员需要重新背台词,还要把戏演好,大家都有很大的压力。有一次导演说改一场戏传给在江阴海上测控船拍戏的分组,船上手机信号不好,也没有传真,戏写好了之后,就用手机短信传过去拍摄。文/北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电视剧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