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周刊》2006中国电视节目榜新闻发布会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7日18:20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2006年3月17日,《新周刊》2006年中国电视节目榜揭晓。“2006中国电视节目榜”(包括“年度电视频道”、“年度电视节目”、“年度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奖项)的16个主榜榜项,连同10个榜外榜奖项在当日揭晓;与此同时,今年新设立的“十大创新电视人”的大奖,也获隆重加冕。新浪娱乐从17日下午16时起独家视频图文直播了本次发布会。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沈冰:尊敬的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来到《新周刊》“2006中国电视节目榜”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我是沈冰,今天下午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度过这样一个下午。

  今天来参加这样一个活动我本人也有很多感触,一方面《新周刊》办了这么多年中国电视节目的评选的榜单,它的影响力似乎已经没有办法让人们忽视。另外一方面,我个人在过去几年当中,在电视主持领域方面一个成长的过程,似乎也能够在《新周刊》这样一个榜单当中看到一些淡淡的印记。首先在2001年的时候是评为了年度新人、最健康电视形象奖。在2002年的时候,我凭借《我爱世界杯》获得了年度最佳创意和年度电视栏目,是在2004年的时候又一次被评选上了最佳新闻及财经节目主持人。所以,在此我想应该也以个人的身份感谢《新周刊》,以及感谢中国电视榜,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真正面对《新周刊》这样一些媒体的朋友们。所以,过去得了几次奖都没有机会来到现场,今天首先作为个人有这样一个心意。

  其次再回到《新周刊》,媒体界的朋友都有一个感触,《新周刊》确实对电视界情有独钟,把自己封为中国电视界最大的粉丝,其实98年就陆陆续续推出了“杂栏电视”、“弱智的中国电视”、“春节晚会16年之痒”,在中国电视界有了批判的声音,同时也慢慢把这一系列的报道转化成今天这样一个很大型的中国电视节目榜,并且已经有越来越多人认为这样一个榜单的评选应该是中国现在最公正、最权威,同时也是最具有民间立场和创意力的榜单。《新周刊》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从一开始的批判者的形象走向了一个更加具有建设性和全局性高度的电视人。

  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要迎来的是《新周刊》的第8个榜单——“2006中国电视节目榜”,今天在现场大家看到规模不是很大,但也不会影响它的影响力。今天来的还有很多电视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他们是作为今年电视榜的推委会的成员来到现场,接下来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北京大学教授、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颐武先生!(掌声)张教授前一阵有一句话让海内外的华人都评论了好久好久。

  京华时报总编辑朱德付先生!(鼓掌)

  《新周刊》的执行总编封新城先生!(鼓掌)封总编也是电视榜一开始的举办者。

  下面请封先生给咱们介绍一下今年榜单的情况。

  《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先生:非常感谢这么多电视界的精英来到《新周刊》的“2006中国电视节目榜”。

  向中国电视人致敬,特别是向中国电视创新致敬。《新周刊》和中国电视的关系非常长久,有十几年了,从“弱智中国电视”开始一直到排了这么多年的中国电视榜。说起《新周刊》和电视的关系,我有一位好朋友,原来东方卫视的总编辑,现在是上海文广集团的总监助理陈先生有一句玩笑话,他说《新周刊》好不好我不敢说,但是中国电视好不好《新周刊》敢说。的确《新周刊》在早期有一点愣头青的意思,当时是替中国观众骂了一下中国的电视,而且话还很难听,叫“弱智”。其实《新周刊》人包括我自己也是深知电视人是很辛苦的,他们的努力支撑着世界上最大的有这么多人关注的电视大国。而且这些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冲击,电视人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应该是更大的。

  今年的电视榜单跟以往有一些不同,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榜单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我们主榜,主榜是常规的一些奖项。但是大家细心一点看,可以看到在常规奖项上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新增了创富节目,还有选秀节目,倒是把一些以往比如新闻或者是财经资讯的节目合并或者是取消。

  另外,榜外榜。榜外榜所涉及的可能是一般电视观众很难关注到的电视人所努力的一些亮点,特别是还在一些选项当中,特别突出一些并非常规的电视节目,比如这里会有电视剧的选项评选。

  另外,今年新增了“十大创新电视人”。

  说到“十大创新电视人”,我可以给大家再回忆一下,应该是五年一评。在2001年的时候,《新周刊》就评选了十大新锐电视人,可以看一下榜单,应该有很大的不同。2001年沈冰得了年度新人,我们准备搞一个大型的颁奖,但是没颁成。后来我想没颁成也可以,反正搞排场是电视人的强项,我们就不班门弄斧了,反而低调一点,意思还是能到的。2001年那一期很多人没有看到,因为我们后来收回了。但是可以跟大家回顾一下,当时十大新锐电视人是谁,大家再看一看跟今年有什么不同,五年之后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首先给大家读一下:王长田、刘长乐、刘大印、魏文斌、杨澜、曹景行、汪文斌、王利芬、马国力、欧阳常林。今年大家看到已经是全新的面孔了。

  关于榜单的情况主要特点我就先介绍到这里,下面还有记者可以提问,有关的细节我再做答。

  主持人沈冰:这会儿得跟大家补充介绍两位刚刚到场的嘉宾,一位是我们电视界的朋友都非常熟悉的,是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舆论研究所主任喻国明先生,我们掌声欢迎他。还有一位是“2005中国电视节目榜”的“年度主持人”获得者、著名节目主持人陈鲁豫。

  今天有好几个榜单要颁布,首先看到的是2006年中国电视节目榜·榜外榜的情况,我们看一下大屏幕。

  年度电视大片:《大国崛起》(CCTV—2)

  年度节目创意:《变形计》(湖南卫视)

  最具成长性电视频道: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

  最具含金量财经节目:《经济半小时》CCTV—2

  最受关注港台节目:《全民大焖锅》(台湾中天娱乐台)

  最具人文气质电视解说:任志宏(《探索与发现》CCTV—10)

  最具亲和力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凤凰卫视)

  最具民间智慧电视脱口秀:《越策越开心》(湖南经视)

  最具圆桌意识学者型主持人:袁岳

  最具纯真气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下面请听获奖者的感言。

  曹志雄:其实特别感谢各位,其实《鲁豫有约》到今天已经走到第六年的时间,1月5日我们五周年做小结的时候,凤凰高层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是作为一个栏目要能够坚守并且放大一个栏目核心的价值观。今天我们拿到的是最具亲和力的谈话节目奖,我想也是对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一个肯定,谢谢各位。

  汪涵:《越策越开心》到今年5月17号刚好是5周年,上卫视才一年多一点。这个节目一直以来都是以方言为主,上卫视之后没想到也能够让这么多朋友喜欢,更加坚定了我们在节目当中收放自如的表达方式。在这里我要代表没有能够来到现场的制片人还有我的好搭档、好朋友马可,还有我们所有团队,感谢《新周刊》给我们这个奖项,我们会继续努力,谢谢

  (鼓掌)

  《变形计》获奖代表梁瑞平:非常感谢大家对电视剧的关注。至少一点,电视剧在我们的心目中它是代表湖南卫视的一个创新气质的探索。大家都在说“超女”,我希望大家更多关注电视剧。

  任学安:非常感谢《新周刊》,把上一次去年年底在天津对于我们《大国崛起》崛起剧组的肯定和褒奖,感谢今天在这里补上。那个时候其实《大国崛起》崛起播出正处在一个前途不太明朗的时候,《新周刊》很迅速给了这样一个肯定,当时确实是心里非常温暖。没想到事隔两个月之后,《新周刊》再次把关注的目光给了《大国崛起》,我和我的创作团队对《新周刊》以及这次活动的整个评委会表示由衷的感谢,谢谢你们对《大国崛起》的关爱。

  (鼓掌)

  胡晓琳:非常感谢《新周刊》给了第一财经这样一个评价,实际上也是今天早晨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情,有这样一个荣誉。所以,我们黎导就顺便让我领一下这个奖项。在第一财经演播室上挂着一个巨大的饼图,就是第一财经的战略,我们的领导经常和我们分享这个战略,同时也分享我们的方向。第一财经有一个推广语是改变你、成就你我们也希望改变这个社会还有成就很多人的同时,也能够成就我们自己,谢谢。

  (鼓掌)

  《经济半小时》获奖代表:《经济半小时》走过17年,其实这17年中《经济半小时》走过很多坎坷、辉煌,遇到很多荣誉、困惑。其实很亲切在这个现场见到了我们前前任的制片人任学安主任还有前任制片人许文广主任,还有前任主持人沈冰小姐。能够获得《新周刊》颁发的“最具含金量奖”,是一代一代电视者扛过来,一直为这个栏目感到荣耀,我相信今后会有很多人把《经济半小时》这块牌子扛起来,能够让光荣延续,能够让这个品牌延续。我相信我们能做到。

  袁岳:在这里我是最业余的一个电视人。《头脑风暴》获得奖是对这个节目的一个肯定。这个节目在一年多发展最重要一点是打破了传统和主持的节目管理模式。第一,把财经的经验和智慧融入到财经对话节目的环节中间。第二,这个团队的成员能够用财经管理的模式来管理这个节目。第三,非常感谢的是第一财经包括文广集团的领导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这是第一个节目,我过去参加策划、嘉宾,是第一个节目,没有领导和嘉宾干预的节目,基本上我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主持人沈冰:也祝贺你,封总也说了,袁岳今天应该是最开心的一个获奖者。

  叶京:我本人曾经当过兵,我今年已经52了,但是我记得我这一生第一次得奖就是30年天,就是这个奖,叶京同志荣立三等功,并荣获“学习雷锋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鼓掌),中国人民解放军5287部队。这是我30年前得的。

  确实是这样,30年前我曾经在部队得了一个学习雷锋积极分子光荣称号的奖,就是这种雷锋精神一直慎了我30年,我终于头发都熬白了,又熬到第二个奖,就是《新周刊》颁给我的“最具纯真气质的电视剧”,这让我有点汗颜。(鼓掌)因为我已经熬了这30年得了这么一个奖,我谢谢《新周刊》慧眼识珠。

  我说一个题外话,为了这奖状,我回家翻箱倒柜找了半天,我还得回老太太那个家,不是我自己的家。我今天特意回家去翻箱倒柜来这儿之前找,所以来晚了点找这个奖。

  主持人沈冰:我们请前排的嘉宾摸一摸,像30年前的奖状吗,太新了。

  叶京:不是到街上现刻的。后来我老太太帮我找出来,是在一个镜框里。我记得我得这个奖的时候,我马列主义的老父亲和老太太热泪纵横,想不到那个场面。30年过去了,我叶京头发都白了还没再得个奖,而《新周刊》给了我一个奖。我那个马列主义老太太,我不形容你们都能想象得到,我今天一拿这个,她说你干吗呀?我说我今天得奖了,我得拿这个去,我得去反思一下。你猜我们家老太太说了一句什么?我们家老太太说光得奖有什么用,又不给钱(鼓掌)。

  我跟你讲,现在说这话你们觉得是一个玩笑,但真的是出自我们家那位马列主义的老太太口里,给我震撼了一下,出门我就想,是呀,反正也不给钱。

  嘉宾:学雷锋怎么能有钱呢。

  主持人沈冰:非常感谢,我们再看一眼,真的非常难得。而且今天在咱们这样一个场合能够看到这么美好的东西,我想也是可以唤起我们心中很多很青春、纯真的激情。让我们把这样一份激情继续地保留下去,我想做这件事是需要一份激情。

  叶京:当我拿起这个奖想起我电视剧里的一句话,青春的岁月像条河,流着流着就成浑汤了,我现在已经是浑汤了。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