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晓旭生前撰文回忆红楼生涯(12)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7日23:04 大众电视
那天,吃晚饭的时候,孙导突然告诉我,大后天拍我的“黛玉抚琴”。 我拿着筷子呆住了。怎么个拍法?我可是个不通音律的人呵。 回到宿舍,赶快翻剧本,这是一场很重的戏,黛玉以一曲“高山流水”向宝玉倾诉心声,不想情至深处,音竭弦断。 这样韵味深浓的戏,一个对古琴一窍不通女人怎能演好呢?我暗暗着急。 找替身吗?决不!从前我曾嘲笑过什么都用替身的残废演员,现在,我决不能让别人反过来嘲笑我。 第二天一早儿,我来到中央音乐学院。孙导的先生是音乐学院的院长,他找到一个弹古琴的学生来做我的老师。 老师是个很可爱的女孩于,她把古琴摆好对我说:“弹给我听听。” 我莫名其妙地摇头:“怎么让我弹,我不会呵。” 她睁大了眼睛:“一点也没学过?” 我耸耸肩:“没错,从来没弹过。” 她惊讶了:“我学了四年,才象现在这样。从没学过,后天却要弹‘流水’?” 我说:“当然不是全部都弹,只要学会几小节就够了。” 她想了一会儿说:“那只好这样,我弹一小姐你记住,照样弹一次。” 她坐下来,把一小节美妙的泛音,反复弹了三次,然后站起来,让我坐下,我一边回忆着她刚才的动低一边断断续续把曲子重复出来。 她的眼睛又瞪大了:“记忆力不错嘛,就这样死记,说不定可以。”她替我纠正了手势,又开始往下弹,我就这样模仿着。一会儿,竟能连续弹出几小节了,我们俩高兴得差点叫起来。 我说:“这样死记,一会要忘的,你把谱子写下来,我就不会忘了。” 她说:“琴谱象天书一样,你能看懂吗?” 这回我可得意了,在圆明园时,有古琴老师专门讲过怎样看琴谱,我还记得,便理直气壮地说:“当然看得懂,拿来便知。” 照着琴谱,我反复地弹,竟不觉得怎样难。 老师在场还不敢太放肆,弹一会儿,就要请教一番。吃过午饭,老师去睡午觉了,我赶紧把门关紧,一个人摇头晃脑,面带表情,弹了一遍又一遍,尽管声音不那么悦耳,但感觉却有了几分。 就这样练了整整两天,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说:“去吧,可以蒙混过关了。” 第二天,我化了妆,穿好了服装,踌躇满志地迈进潇湘馆,端端正正地坐在古琴面前。十几双眼睛怀疑地望着我。 欧阳走过来,鬼头鬼脑地说:“架子摆得蛮仔细,弹一曲来听听。” 我说:“本人不愿对牛弹琴。” 他一努嘴,气哼哼地走了,还真有牛脾气。 导演担心地问:“怎么样,不会穿邦吧?” 我胸有成竹地:“中央音乐学院毕业,还能错吗?” 导演眨眨眼睛,半信半疑地走了。 录有古琴曲“流水”的磁带放进了录音机,镜头焦距由虚变实,导演喊:“开始!” 我随着流水的旋律弹了起来,镜头从手摇到脸上,然后慢慢拉开。黛玉专心抚琴,宝玉凝神聆听,炽热的感情在洋洋流水中起伏跌宕,两颗心在音韵中互相寻求,随着曲子渐入高潮他们终于相接了…… “啪!”琴弦断了。 “好!导演抬起头:“没想到,你还是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哪。” 我呼了一口气,疲惫地笑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