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专家直言“唯收视率”背后其实“一地鸡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11:48 新闻午报
昨日,第13届上海电视节正式开幕,作为电视节“白玉兰论坛”活动的新娱乐华语主持人高峰论坛也在水乡乌镇举行。来自SMG新娱乐的相关领导、沪上知名主持曹可凡、香港艺人曾志伟等,与来自央视、各大高校传媒学院的专家、学者一起探讨了华人主持的未来、多元文化中的电视娱乐节目以及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同时,《2006-2007华语节目主持人年度报告》也在论坛上出炉。 电视台之间内斗 导致节目庸俗化 华语节目能否走向世界成为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副院长尹鸿(blog)表示,如今湖南、上海、央视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世界之窗’,不论是美国的,还是日本的节目形态都能发现。” 不过尹鸿同时也表示,相对于欧美的一些老牌真人秀“老当益壮”,中国的电视节目则正好与之相反:“因为中国各地的电视台太多,不能进行有效的整合资源,这样形成的结果只能导致节目的同质竞争。而欧美国家不同,拿美国为例,它不同的电视网有自己的特色,属于差异竞争,所以他们的节目周期一般为15年。”沪上知名主持人曹可凡也表示同意,“现在中国的电视节目,是处于一个同质化厉害、高强度低层次的竞争,为了收视率,一味地向庸俗化靠拢,败坏了观众的口味。” “毒舌”评委 要传达主流价值 对于风靡全国的真人秀节目,尹鸿直言节目的核心应该是人:“真是形式,观众才是目标。”目前国内的一些电视台为了提高节目收视率,有时在真人秀中加入一些低俗的成分,他指出,“真人秀不仅能带来娱乐,而且它也应该传达主流价值。”他以欧美的一些真人秀节目为例,“比如《幸存者》等,他们最后留下的参与者一般都是警察,或者曾经是公务员(blog),都是为社会服务过的人,它的主流价值观非常明显。” 他还特别指出《美国偶像》中的那些“毒舌评委”:“对于一些强势选手,他们措辞严厉,但是对于一些弱势选手,家境贫困者,他们则爱护有加。”他认为,国内借鉴一些国外成功的真人秀节目,并没有保留下它的精粹。尹鸿认为,中国的真人秀其实也一直在为了追求主流价值而努力,“节目并不会因为加入了主流价值观,就影响了收视率。其实这种价值观,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比如,去年‘好男儿(blog)’比赛中的聋哑选手宋晓波(blog),他的加入就提升了节目的正面价值,在传播主流价值的同时,也提高了收视率,很多学生观众都向我反映,非常喜欢这个身残志坚的选手。” “唯收视率论” 误导电视从业人员 在真人秀充斥内地电视荧屏的同时,一些专家学者纷纷表示,现在精英文化的“高雅型”文化节目比较弱。来自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副院长彭吉象直言,这个现象的产生,和“唯收视率论”有着直接的关系:“各家电视台的领导都要考虑到收视的问题,所以宁可上一些选秀节目。但是我认为,目前内地收视率的调查其实是不科学的。根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对象,一共只有4000户家庭安装了机顶盒,当他们在一个频道的节目中停留超过15秒,就被计入收视率数据,但是如果他们当时是在批评这个节目,那么这个收视率是否有意义呢?”他认为,这种绝对收视率误导了电视台决策者以及观众对于节目的评估,“现在香港开始采用对于电视节目的满意度调查,我认为内地也可以借鉴一下。” 文化节目 要依靠娱乐包装 与会专家都评价,由SMG新娱乐打造的《舞林大会(blog)》、《非常有戏(blog)》等栏目就非常好地做到了在娱乐元素中注入文化内涵。正如沪上知名主持人曹可凡所言:“《舞林大会》是与上海的海派文化紧密相连的,交谊舞曾是上海滩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在一些以上海为背景的小说中,总是离不开对于交谊舞的描写。” 曹可凡也指出,央视的《百家讲坛》这样一档原本“冷门”的文化类节目,何以会造就出一批学术“超男”、“超女”:“就是因为它用了一种活泼的形式,比如易中天(blog)的讲课就非常通俗,很能够让观众接受。娱乐的包装,它的内核是文化。”他提到今年好男儿比赛中曾经用过的“我的中国梦”环节,“我们知道,这个环节可能会拉下点收视率,因为它不是那么地娱乐,但是我们想把好男儿与其他节目做出区别,不像有些选秀光靠恶炒来博人眼球。如果20年之后,我们的节目还能让人提起来就津津乐道,这才是最大的成功。因为文化的力量是强悍的,人性的魅力是无穷的。只有在娱乐节目中注入文化的元素,才能走得长久。” 与“肥肥”沈殿霞临时不来相反,台湾主持人蔡康永早早地来到了乌镇,悠闲地过起了自己的假期,主持人曹可凡笑言:“本来想抓着他,趁他空,邀他做个《可凡倾听》,不过蔡康永跟我说,这几天是来度假的,要好好享受乌镇的悠闲生活,等到开群星会那天,再接受采访。” 不过记者却在傍晚时分,在古镇的石板桥上巧遇蔡康永,更巧的是,同时在桥上的居然还有曾让陈丹青(blog)赞誉不已的旅美作家木心。当时两人相视一眼,擦肩而过,记者只听木心身边的家人在对他说:“你看,蔡康永。”而蔡康永也回头张望,又跟身边友人小声说道,“好像是木心。”并折回桥头,与老人相认,跟他寒暄了好一阵子。之后,蔡康永对记者表示,“真想不到,在乌镇居然会碰到木心。”并恍然大悟道,“难怪会遇到,木心是乌镇人。” 本报记者 霍燕妮/文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