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历史追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19:08 新浪娱乐
1978年山东电视台录制了以反映邮递员默默无闻的工作为内容的电视剧《人民的委托》。这是山东生产的第一部电视剧。 1979年夏,拍摄了反映当代农民新道德、新风尚的电视短剧《考嫂子》;秋天录制了第一部彩色电视剧《在漩涡中》,还录制了儿童电视剧《谁最能》。 1980年共录制了五部电视剧,即电视剧《选才》、《美丽姑娘》、《智闯威海卫》、《家乡红叶》,电视报道剧《志者之恋》。 1980年至1984年,山东电视台先后投拍了水泊梁山英雄《武松》、《鲁智深》、《林冲》、《顾大嫂》、《李逵》等《水浒》系列人物。1983年初又将长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改编成电视剧,继而又拍摄了反映北大荒知识青年情怀的电视剧《今夜有暴风雪》以及《八仙过海》等。其中《武松》获得1982年第三届“飞天”奖一等奖、中国《大众电视》“金鹰奖”。《高山下的花环》获得1983年第四届“飞天”奖一等奖、《大众电视》“金鹰奖”。《 今夜有暴风雪》获得1984年第五届“飞天奖”一等奖、《大众电视》“金鹰奖”。山东电视剧连续三年夺得了“飞天奖”一等奖和 “金鹰奖”,实现了“三连冠”的辉煌。 1985年—1987年,先后创作摄制了《汾城的小屋》、《中队的秘密》、《生意人》、《刘连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等电视剧,其间还完成了40集电视连续剧《水浒》全剧的汇编任务。 1986年10月16日,山东人民政府确定建立“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列为山东广播电视厅领导的副厅级事业单位。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的成立,实现了对电影电视剧的统一管理,有利于山东电影、电视剧的繁荣与发展。 1986年12月19日,经山东省委宣传部研究同意,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创办了《影视文学》杂志。杂志登载各类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文学剧本及有关电影电视剧的理论文章和评论。1987年9月5日,创刊号出刊发行。 1988年,《白色山岗》、《塔铺》分别获得第九届“飞天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1988年,四集电视连续剧《重返沂蒙山》在全国播放后,引起强烈反响,该剧在全军电视剧评选中,荣获优秀电视连续剧二等奖(一、三等奖空缺),评委会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重返沂蒙山》采取严峻的纪实风格、运用坚实有力的造型手段,塑造了一系列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再现了人武干部领导沂蒙山人民改变老区贫困落后面貌的斗争,显示了作者直面惨淡人生的现实主义勇气和导演的深厚功力,并显示出演员、摄像、美工在创作中的和谐一致”。 1989年,为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录制的《一个叫姚金兰的人》,获第十届“飞天奖”单本剧三等奖、中国《大众电视》金鹰奖。这是一部反映中国民事调解的电视剧。剧中描写了一位城市街道居委会主任兼民事调解委员姚金兰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1990年创作的《夫妻井》、《盛族》获得第十一届“飞天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夫妻井》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视角独特,以凡人小事,生动细节,既细腻地展示了一对普普通通的采油工的情感世界,又认真探求了人如何生活才更有意义这一当代社会重要的人生课题,反映了人的价值就在于奉献的大主题。《盛族》反映的是面对市场疲软、经济滑坡的局势,蓝海电器集团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终于使企业走出低谷的故事。 1991年,山东推出大型历史巨片《孔子》。为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孔子搬上电视屏幕,是中国电视界的一件大事。《孔子》的摄制是一项浩繁而艰巨的工程。从创作剧本、拍摄筹备到摄制完成,历时五年零五月,堪称我国电视剧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工程。该剧最大的成功之处,恰在于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东方美学风格。东方美学讲求完整统一的和谐美。其在剧本构思,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安排,导演的艺术处理,演员对剧本的理解和表演方法,乃至音乐、摄影、服装、道具等,都较为完美地塑造孔子这一历史伟人,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美好境界。 1993年,八集电视剧《大地缘》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这部以描写农业科技工作者与鲁西北农民一起治碱改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为主题的电视剧,在近三十年的历史大背景下,写了几代知识分子的事业、爱情、价值追求和人生经历,塑造了栩栩如生、可歌可泣、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电视剧力作,是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一部精品,是一曲新中国知识分子的壮丽颂歌。 1994年,以山东省爱国拥军模范韩素云为原型创作而成的两集电视剧《军嫂》,精心选取了韩素云生命历程中既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一段日子,用大量生动感人的细节,塑造了一个吃大苦、耐大劳、顾大局、识大体、精明强干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该剧夺得了第13届大众电视“金鹰奖”的唯一最佳单本剧奖。 1995年, 领导干部的楷模,九十年代的焦裕禄——孔繁森同志的光辉事迹从雪城高原和齐鲁大地传向全国后,山东影视中心领导和创作人员深受感染和震撼,即派编剧于1994年12月赴孔繁森同志生前工作过的西藏拉萨、岗巴和他的故乡山东聊城,采访搜集了大量素材,开始编写剧本。剧本五易其稿,以纪实手法,浓墨重彩地刻划了孔繁森无私奉献、热爱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光辉事迹和高尚情怀。4月16日,在孔繁森同志以身殉职五个半月之后,电视连续剧《孔繁森》剧组一行四十余人,离济赴藏。在神秘辽远的青藏高原上,开始了近三个月的艰苦拍摄。他们沿着孔繁森走过的路,一路走,一路拍,一路感受着孔繁森在茫茫雪域留下的无法泯灭的生命之光。12月9日,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孔繁森》剧组在西藏阿里地区古格王国遗址拍摄了该片的第一组镜头,从而拉开了电影《孔繁森》开拍的序幕。这是继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之后又一部塑造孔繁森形象的作品。影片《孔繁森》是山东电影厂拥有出品权后的开山之作。 1996年10月16日,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日。山东省委宣传部在这一天发出通报,表彰影视中心成立十年来为繁荣我省影视事业所做出的贡献。通报指出,“中心”成立十年来,推出大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影视艺术作品,电视剧《孔繁森》、《军嫂》等13部作品分获26项中央和国家级大奖;7部作品获 7项全国行业性及华东地区奖;5部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心”已成为全国省级最具创作实力的影视单位之一。 1996年,全景式地反映齐鲁大地改革巨变的30集电视连续剧《长河入海》和26集电视连续剧《鲁氏兄弟》投入拍摄。《长河入海》致力于表现主人公们在改革大潮中变革中所经受的撞击裂变,他们的拚搏和挣扎、人格的升华或堕落,表现农民企业家作为时代的骄子创造辉煌的过程以及他们适应时代发展步伐再创辉煌的追求,是一部厚重大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以写人写情见长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之作。《鲁氏兄弟》则以精心的构思、细腻的笔触全景式地展示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年来我国农村的巨大变革,它犹如一轴雄浑的历史画卷动人心魄,感人至深。 1997年,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孙子》制作完成。该剧记述了“兵圣”孙子如何从一个胸怀壮志及美好理想的普通兵甲成长为大国决胜千里将军的辉煌历程。全剧以孙子家族与其他家族之间的纷争和孙子的爱情生活入手,依序描写了孙子的主要经历,剧中除了展现春秋古战场的恢宏场面之外,还向人们展示了各国大族之间的纷争内乱、宫廷谋杀、活人殉葬、掠人为奴及著名的“鱼肠剑专诸刺王僚”,“伍子胥过昭关”等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全剧重点揭示了孙子对人生、对战争的思考。 1998年,7集电视连续剧《警方110》荣获第1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中篇电视连续剧奖第一名。这部电视剧以济南公安110为原型,塑造了一个个甘于平凡、执著奉献、不怕牺牲、重情重义的“110”英雄男儿形象。“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是110的四有承诺。该剧通过一次次快速的出警,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讴歌了一群有血有肉的110队员。 1999年,山东电影制片厂摄制了我国第一部反映老年知识分子恋情经历的电影故事片《金婚》。这部影片,采用了散文式结构,只截取漫长岁月中一个生活片断,叙事如行云流水,再现了当代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和想往,既没有血与火的激烈也缺少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却以精彩的细节,征服了观众,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该片男女主角分别由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王玉梅、田成仁担纲。 1999年,13集电视连续剧《村主任李四平》是一部反映九十年代农村新生活的风俗喜剧。它展现了以李四平为代表的当代农村基层干部在商品经济下的生活经历和心态历程,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活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和所取得的新成就。全剧以纵横捭阖的全景式叙述方式,自然流畅的轻喜剧风格,以及韵味十足的鲁南山乡风情,深刻地折射了农村脱贫致富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同时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陋习、弊端与消极现象,也给予了辛辣的嘲讽,适度的鞭挞和善意的批评。全剧宛若一幅当代的“清明上河图”,具有强烈的内在张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2000年,国内目前最长的少儿题材电视剧《水浒少年》制作完成,这部创造国内少儿电视剧最长纪录的电视剧,描写的是水浒故乡山东梁山泊脚下少年武术学校的学生们成长和生活的历程,讲述了狗娃、妞妞等一群农家练武孩子,刻苦锻炼,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终于让自己排演的节目《狗娃闹春》走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故事。这是一部具有浓郁文化个性、武术特色、迥异于其他类型少儿题材电视剧的特殊类型的片子,它成为本年度金鹰奖入选的长篇电视剧中唯一的一部少儿题材电视剧,并荣获第21届“飞天奖”少儿长篇电视剧一等奖。 2000年是山东影视中心有史以来获得国家级大奖数量最多的一年。《一个人的背影》、《兵谣》、《村主任李四平》、《石龙湾》4部作品获全国“飞天奖”二等奖;《天边有个威海卫》同时荣获“飞天奖”三等奖和“金鹰奖”;《阿里山的女儿》获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村主任李四平》同时获得全国电影电视“神农奖”。 2001年推出28集电视剧《大法官》。电视剧《大法官》,是在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之后涌现出的一部紧扣时代脉搏,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佳品力作。该剧的成功推出,标志着我省影视生产继历史上的“三连冠”、《孔繁森》之后,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该剧荣获第20届"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第22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 2001年,推出了一部反腐倡廉,呼唤和讴歌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农村题材作品《好爹好娘》。该剧在建党82周年期间播出后,各阶层观众反响强烈,中央电视台领导高度评价该剧,认为这是一部符合胡锦涛总书记“七 一”讲话精神,贴近现实生活,关注时代热点,艺术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佳作”。全国众多报纸、刊物、网站纷纷发表文章,盛赞该剧。 2001年,21集大型纪录片《未被审判》在凤凰卫视和央视10套播出后,在海内外反响强烈。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同类题材片子中最好的一部,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该片在北京举行的研讨会上,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 2002年,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继2001年在中央一套黄金时间推出28集电视连续剧《大法官》、《好爹好娘》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之后,又集中优势力量抓出了一部精品力作《誓言无声》,作为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的剧目。在2003年8月份揭晓的第22届、23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和第16届、17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誓言无声》获第23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该剧同时获得优秀编剧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2003年,山东省政府向全省发出通报,给山东影视中心记集体一等功。通报指出:近年来,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山东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创作理念,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电影电视剧作品。自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级大奖20个。在刚刚结束的第22届、23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评选中,又有《大法官》等5部作品获奖,获奖总数名列全国第一。其中,《誓言无声》获23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近期,新拍摄完成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提升了山东电视剧在全国的文化影响力。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央电视台对我省影视剧创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为表彰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取得的成绩,省政府决定,给予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记集体一等功奖励。 2003年,24集电视剧《大染坊》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晚上黄金时间播出后,获得全国广大观众的广泛好评,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该剧通过描写二十世纪初叶诞生在齐鲁大地上的一家印染厂,由兴起、 发展到衰败的过程,反映了民国末年和抗战时期民族工业成长的艰辛,展示了齐鲁文化对中国民族工业在发展初期所起到的作用和贡献。全剧弘扬了仁义礼智孝等儒家思想,讴歌了隐忍、顽强、勇敢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高贵品质,具有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广电总局局长称赞该剧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人民日报》等上百家报纸,近百家网站纷纷载文,称赞《大染坊》是“近年来国内荧屏少有的优秀作品。” 2003年,山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一部悬疑题材的电视连续剧《 “北京人”事件》制作完成。这是继《大法官》和《誓言无声》、《大染坊》之后,山东影视中心又一部重点长篇电视连续剧。 2004年,在纪念全国人民抗击非典取得胜利一周年之际推出了20集电视连续剧《21天》。这部以抗击非典为故事背景、以人性思考、人文关怀为故事底色的电视剧作,旨在表达我们对抗击非典斗争中得到升华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礼赞,对抗击非典这一特殊历史岁月的理性思考。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认为,在反映抗非典主题的影视作品中,《21天》有其鲜明特色,是同类题材中的佼佼者。 2005年,儿童影片《上学路上》捧得三尊电影“金鸡奖”。《上学路上》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儿童影片。作品塑造了王燕这样一个自强自立的儿童形象,通过王燕为自己积攒学费上学的故事,展示了西部儿童渴望知识、憧憬未来、不畏艰苦、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中,该片荣获了最佳儿童片奖、最佳编剧奖和最佳导演处女作奖三项大奖。 2005年,为迎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山东省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摄制了35集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该剧以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枣庄、薛城、微山湖一带的铁道游击队抗击日军动人故事为题材,再现了枣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动人场面。故事曲折动人,场面激烈火爆,先后在山东卫视和中央电视台播出,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2005年,反映抗战胜利的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为了胜利》于8月5日下午在山东大厦会展中心举行首映式。《为了胜利》是中央关于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活动确定的重点作品,该片用全景式的描述,纪录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基本历程。影片8月中旬在全国发行和放映。 2006年,30集电视电视连续剧《磨坊女人》制作完成。该剧主要讲述了明末清初古城文登磨坊主“水道婆”凄婉而半美的人生历程,通过剧中人物变幻莫测的戏剧人生,体现了淳朴的民风和刚烈的人物个性,以及人们在乱世年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006年9月,由山东电影电视剧作中心与大连电视台联合拍摄的4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举行开机仪式。这部投资近3000万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将在黑河红色边疆农场拍摄基地拍摄一个月,计划动用黑河群众演员近上万人次。拍摄完黑河阶段戏后,剧组还将赴青岛、大连等地进行拍摄。这部以宏大的场面再现当年山东人闯关东的一段历史传奇的电视剧,有望成为2007年度电视剧荧屏具有震撼力的一部重头戏。该剧由著名编剧高满堂和剧作家孙建业编剧。讲述的是从清光绪末年到日本人投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以主人公朱开山的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其中穿插朱氏三个性格迥异、命运不同的儿子在关东遇到的种种磨难和考验。因出演《亮剑》里的李云龙而誉满华夏的李幼斌,将扮演男一号、山东大汉朱开山,塑造“中国爷们”的经典形象。牛莉、萨日娜、梁林琳等知名演员也将加盟。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