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被审判》导演孔笙、侯鸿亮阐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19:47  新浪娱乐

  抗日战争,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每一个经历过它的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历史。今天,我们用纪录片的形势,从战争索赔这个角度去重新观察历史,发现历史,思考历史,反省历史,用我们的艺术创作,真实的反映这段历史,实现一个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后人对这段历史的缅怀。

  对于这部纪录片,从导演的角度有两个要求:

  一、真实。

  既然我们是在创作纪录片,所以,真实是第一要义。

  对于真实的理解,首先是我们的作品必须能够做到澄清一些事实的真相。对于日本侵略中国这段历史,许多普通观众是知之不多、知之不详的,即使知识分子也未必对此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而目前一部分日本人又不承认这一客观事实。因此,认清历史的真相对于国内外观众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们不仅要还原历史过程的真相,而且我们还要尽量还原历史人物思想、观念的真相。这一点不容易做到,但是我们应该尽量去做,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纪录片才能跳出单纯素材、图片、文字堆砌的窠臼,成为一部有特色,有真情,有境界的优秀作品。我们所占有的素材可能并不比以往同类题材的作品多,但是只要我们有心去发掘,我们一定会从有限的题材中,发掘出真实的历史、深刻的历史。

  为了实现上面两点关于真实的要求,我们应该理清几条线索:日本曾经犯下的战争罪以及日本人对此态度的发展变化;国际上对事件发展趋势的关注态度;中国人对日本侵华的诉讼过程。这几条线交织起来相当连贯,对作品,对社会才会起到积极的意义。因为我们是纪录片,所以在影像上,我们应该严格遵守真实再现的准则,摄影机就是我们的眼睛,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摄影机所拍到的,它没有经历过精雕细刻,更没有经历过刻意修饰,我们的工作就是真实记录,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还原每个当事人对于历史的真实情感。

  二、发现。

  我们的纪录片是有撰稿人提前写好的大纲作为依托的,但是要拍摄出优秀的纪录片,我们却决不能懒惰,决不能寄生在大纲上,我们应该努力去发现,努力去观察,或许因为我们的努力,能够发现更加真实、深刻的东西。我们所要采访和拍摄的人物,他们不是演员,他们只能为我们提供一次最真实的答复,我们要尽量去发现、发掘采访中值得提炼加工的东西,将他们丰富进作品里,这是强强联合,而不是漫无目的。采访其实是互动的,我们应该尽量去调动当事人的情绪,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当事人最普通的反映也是真实的,而演员最真实的表演也是虚假的。发现主要是指前期的工作,但是在后期的剪辑中我们也不能丢弃掉这种可贵的品质,我们应该将所采访到的材料充分整理,做到尽量不浪费任何有意义的素材。历史是一笔永恒的财富,如果它是辉煌的,他给与我们勇气,如果它是阴暗的,他让我们以史为鉴,加倍振奋。

  《未被审判》虽然有对战争的批判和反思,但它却绝不是站在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实现对战争的简单控诉。我们的这部纪录片更多的是想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展现当代人对历史的态度,深刻地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现代的中国人和日本人他们应该如何面对世界,如何面对历史,如何面对未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