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金婚》是家庭伦理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高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9日18:07 新浪娱乐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孟繁树:《金婚》是家庭伦理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高峰 看了《金婚》有很多感觉。第一个感觉,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拍了很多好戏,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在二三十年来,在整个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起到带头作用。如果做一个定位的话,可以做两个定位,第一个定位,近年来家庭伦理电视剧屡屡出现,这里有很多好作品,如果把《金婚》放在家庭伦理电视剧系列当中,近年来应该说《金婚》是一部代表作,是一部家庭伦理电视剧的一个高峰,这是我的一个定位。 再一个定位,看一部电视剧的价值光靠它在自己戏里当中还是不够的,必须得放在整个中国电视剧大的背景下,它发展到什么程度,这部电视剧在里面起什么作用。要是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我看也是在近年来电视剧取得很高成就的框架下,《金婚》仍然达到了当前电视剧发展的最高水平,但最高水平并不是一部,比如《亮剑》,但在这么大的背景下,将来研究的人也好,肯定会做出这么一个评价,刚才几位同志的评价也都是这个意思。这是我对这部电视剧总体的评价。 下面我想谈三点对电视剧具体的一些分析和认识,也就是所取得的成就,包括不足。第一个成就,《金婚》可以说是现代中国人婚姻一部全方位的百科全书式的、马拉松式的中国婚姻的再现。这部电视剧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看呢?除了电视剧自身取得的成就以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初导演和编剧的创意,就是切入点,这是非常高明的。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别人没有想出这个点子,但也许有人想了没有实现,电视剧家庭伦理,大哥大嫂、爸爸妈妈、婆婆、兄弟姐妹,全都写完了,好作品也很多。家庭伦理还怎么写呢,再写也就是这些人,中国七大姑八大姨就是这些,我以为应该山穷水尽了,没想到天外有天,世人有高人,能想出《金婚》来,这个切入点、创意太妙了。这个切入点妙在哪儿?老人,有一把年纪的人都想在《金婚》里看见自己的影子。年轻人有两种心理,一种是看他爸他妈是怎么过来的,虽然也看过,但是没有见过他爸他妈婚姻的全部。再一个年轻人也想在《金婚》里面看见自己的未来,我这个婚姻将来是不是一想起《金婚》都被言中了,都按照这个走了。这样人无非三种,老中青,老的都有这种感觉,中年的就更愿意看了,因为中年婚姻危机体,更需要在《金婚》里面看到危机和怎么样渡过危机。这样一来一部电视剧一个创意,这样一个切入点把中国人一网打尽了,谁都能在这里边找到点什么,这个创意非常好。 再一个我很佩服导演和编剧非常高明的一点,原来我以为是一个弱点,经过反复琢磨,应该说是高明,他写《金婚》,把整个社会大的运动、社会的发展放到背景上,而且背景可以说是走了一步险棋,是极端的背景化,因为好多电视剧也不是背面写,这部电视剧不但放在背景,而在很大程度上再往背景上推就不行了。推出笔墨就写这些人,很高明。再有把剧中其他人也都给放到背景化上,而且不太相干的人都让长得很丑,为了烘托女主角,比如大姐、二姐,一出来就那么老,那么胖,就不让她们漂亮。包括一些其他人,包括设计的大庄和庄嫂也是别有匠心的烘托这两个人。这个很巧妙。 再有,《金婚》写哪一种人都可以,老干部也可以金婚,知识分子也可以金婚,蹬三轮也可以金婚,选择这一对夫妇位置恰到好处,上下都能够得着。因为张国立还是知识分子,最后当厂长,上边跟他同样级别的人,有相同生活经历的人对这个人就更了解、更能接受。他的妻子是小学教师,也算是知识分子,但是最小的知识分子,假如不是这种关系呢?张国立娶的是大庄的夫人呢,这种错位的婚姻也有很多,演绎出来的故事绝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故事这么有滋有味,丰富多彩。选定这两个人物的身份,包括这部戏从1956年写起都很高明,56年再往前的那些人,很多老人都不在了,包括我们这种年龄,我们都忘了1949年那时候的事,光记得“嘿啦啦,天空出彩霞”,所以1956年的切入点,很对,然后延伸到改革开放,这个人物就伸展开了,时代就更强烈了,这都非常具有巧资的。 看了《金婚》也思考自己,咱们的婚姻跟《金婚》比是幸福还是不幸福呢,这辈子是值还是不值呢。跟张国立比,咱们是怎么样,张国立塑造的形象是非常成功的,但男人要到这个份,这实在是极限了。 思考很多,一是中国人的婚姻,好不好?真很好,这种“金婚”在中国人都能接受,而且很多人能实现。这种《金婚》,像他们俩吵一辈子,像老外我估计有点悬,这个干吵就是不分,只有中国人。这种婚姻有好的一面,第一对社会好,这样宣传,大家都遵循这个规律,社会离婚率下降,社会稳定,肯定是好的,社会稳定对每个人都有好处。再有就是衡量一个婚姻好坏,有一句话就像穿鞋似的,合适不合适,挤脚不挤脚自己知道,愿意找一个验证,就跟张国立验证了一下,验证的结果一边看一边分析,这俩人还是不分好。其实要分,有几次最应该分的,两个人都去办手续了,是因为藏了户口本,假设就在那时候分开,行不行呢?好多离婚的还没走到那步就分开了,他们俩都在那儿也是合理的,性格确实不合,谁愿意一辈子吵呢。我不认为吵架是一种幸福,我是没有这种体验,也不接受,所以这对夫妻就吵一辈子就好,我不接受这种婚姻。但是我们得分析他们俩吵的原因,这个原因一是编剧和导演的原因,他们就设计了这两个人,这两个人的性格非吵不可,再有一个原因,他们吵架的背后,我悟出两点,第一点这是一男一女夫妻之间必然发生的矛盾摩擦,因为这种关系,最亲密的关系,最长久的关系也孕育着最复杂的、丛生不断地矛盾,跟朋友之间,跟大庄吵完了,就拉倒,拜拜,他不是,是夫妻之间磨合,一辈子过程当中必然产生除了火花以外掉下来的沙粒。 再有一点是男人跟女人的矛盾,把这两个男人和女人搁在一块是两性之间必然要产生这种摩擦,这种相互沟通的困难,各自想法的不同,甚至是生理上的这些原因。比如文丽更年期如果不是那么厉害呢,不是所有女人都那么厉害,咱们都有老婆,都更过年,自己也更过年,但她偏偏那么厉害,她带来的矛盾就肯定严重。这里边最深层次的既是两性之间又是夫妻之间的矛盾必然产物,这是从正面理解是必然的,我们能理解她、同情她。 我也同意兴叶的观点,我们在看《金婚》的时候,除了赞赏这部电视剧提出一些思考,中国人吵吵闹闹一生的婚姻是高质量的婚姻吗?这是文明高度发生的一种结果吗?肯定有民族负面的东西,就像以前说离婚,打离婚,更早说打八刀,非要打得头破血流,这也是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中国人吵吵闹闹的婚姻有两层意思,一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所造成的吵吵闹闹的一生,这种吵吵闹闹的一生可以理解,也是有合理性的,其中也不乏在吵闹当中得到乐趣。吵到最后也能哈哈大笑,也是一种快感,但中国的婚姻,包括蒋雯丽和张国立的婚姻使我们感到很沉重,甚至有痛苦。如果这样分析就会更全面一点,我相信再过几十年以后,中国人的文明再往下发展,这种吵闹一辈子就会有所淡化。而且这么说吧,剧中这种婚姻吵闹是我们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造成的,在现实生活当中每对夫妻都会有吵闹,但强烈到这种程度的也不是说很全部,谁最幸福,就吵一辈子最幸福。 像梁鸿孟光也比不了。也不等于工人家非得吵不可,但是说的意思就是电视剧是艺术,是典型的概括,把中国人的婚姻状况最普遍现象加以概括,加以集中,甚至把它推向极端。这就好了,有认识价值,这戏也好看。 再有这部电视剧写《金婚》是人生的三个阶段,年轻的时候是两个人自己折磨自己,互相折磨,那时候没孩子,文丽一点小事也得跟人家闹一会。到四十来岁以后这段时间,第三者折磨这两个人,基本上是这样的。这部戏真正好看,就是从戏剧矛盾冲突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从“一代天骄”出现以后,才真正有戏好看,调入人的胃口,是因为有矛盾了,第三者来折磨这俩人了,其他人包括大庄也跟着这个矛盾走。再老了,第三者也没了,好了,孩子大了,老了,懂事了,不怎么互相折磨,也没有那个劲头了,孩子折磨你,你说那四个孩子设计绝了,就没一个省心的,不但不省心,都是特奇怪,特戈,包括二姑爷得的病都得的绝,得大病还得说不出来,包括老四儿子的死,行里人一看就知道了,导演要玩狠的了,这小子戏越多,也变好了,跟他爸一条心了,这人要完了,然后就想让他怎么死呢,后来一想好多明星、演员都是车祸死的,大家能接受,来车祸,这都是合理的。不死不行吗?当然可以,老四大宝死的很突然,不死是可以,这戏都可以往下发展,但为什么让他死呢?人生有几大不幸,老年丧子,老了还得叫他失去儿子,就是这个意思,也叫人体会一下失子之痛是什么味道。导演就得狠,中间死一个,后边再死一个,戏的高潮基本上也就到了,反过来那仨闺女死行不行,挑一个也可以,但就不如儿子死更有震撼力,他是文丽的命根子,设计的非常巧妙。人家会挑出毛病,是故意,突然,但这种故意也是生活的真实,出车祸,谁能保证不出事呢,而且从剧情的发展,从塑造人物,对观众的感情冲击。 看了这部戏,真是中国婚姻的百科全书,中国婚姻的马拉松,五十年,这里边真实都是第一个层面,这里面确实有很多微言大义,包括社会学家,包括中国妇联都得好好看看。我估计妇联看完,可能跟咱们的感觉不一样,就渴望妇联的意见最大,老百姓都能接受。 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塑造了两个人,佟志和文丽的形象,这两个人在文学作品当中有没有相同的,相近的肯定有,但是这两个人物形象是这部电视剧将来立于中国电视剧史上一个主要的标志,就是将来研究生写论文的时候,谈这个电视剧肯定是谈这两个人,谈中国人的婚姻家庭伦理,肯定得讲这两个例子。这两个人非常成功,我们在看这两个人的时候,我也在想,自己跟这个男人做一个比较,拿自己老婆跟女人做比较,生活就是这样的,我比来比去,佟志的形象应该说是中国人当中最优秀的丈夫,不能说最优秀的男人,优秀的男人多得很,最优秀的丈夫就是将来要评“五好丈夫”,可以以这个人物做典型,所以我说妇联可以研究这个,就是太值得同情了,太值得学习了,学习的精神,但是太不值得效仿了,你说佟志有多少幸福呢?我就琢磨这个家庭里有多少幸福,他妈妈爱他能得到幸福,孩子们能给他带来一定的幸福,但还不如折磨他,他老婆给他带来多大幸福,这个事值得分析,得掂量掂量,男人如果都做到这样,佟志这样的男人在中国多起来的话,中国社会非常稳定,但是中国人基本上就阳痿了。 反过来看文丽的形象,文丽的形象设计太绝妙了,导演跟编剧也许是下了苦心,也许是人家神来之笔,第一大优点,美丽。第二,忠诚。这两个优点,中国女人最大的优点都被她占了,也还很善良,除了这三个优点之外她身上全是毛病,而且都是男人受不了的毛病。越漂亮的越有洁癖,洁到她老公受不了的程度,佟志这一辈子,夫妻的幸福也体验不到,不如大庄呢,吆喝什么的,他起码尝试过。另外要尖,这个人积极心特强,在哪儿都要好,要尖要到不可理喻的程度。第三,脾气太差。表达感情主要方式就是吵架,所以我看了这部电视剧得出一个结论,千万不要娶漂亮的女人做老婆,那是男人的悲哀,越漂亮一定矛盾就很多,看着人家都很羡慕你,结果生活起来基本就像文丽这种。这样设计人物形象很好,很真实,她把很多女人的特点正面、负面都集中在她身上,她不是贤妻良母似的,不是刘慧芳似的,假如佟志和刘慧芳结合呢,不是这样。 看了这部电视剧,这两个人算是进入中国人们心中,永远不会忘记,将来在人们生活当中动不动就会提“你看你跟佟志一样,窝囊废”,“你看你,美女不能轻易找,看着佟志受到折磨了吗?”这些都会有。还有一笔写得非常好,佟志和“一代天骄”的关系、定位和把握的分寸感极其到位,感觉完全可以往前走,但编导基本上定位在是一种精神之恋,当然这种精神之恋也有感情方面的,情欲方面的,主要是由于佟志基本上界定在精神之恋上。这种精神之恋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应该有,但是据我观察绝大多数精神之恋最后都发展成为物质之恋,像佟志咔碴一步截止在这儿,很少,但这个戏写到这个份上是有意的,给人的东西是正面的东西,非常巧妙。 李天骄这个形象设计得很好,使这个戏真正进入到矛盾冲突了,要吊足人胃口的感觉增强了,要没有这个形象,那他的一生太平淡了。对大庄和庄嫂的设计也很绝,因为两个男人的交情和两个女人的矛盾交叉在一块,唯一我感到不舒服的一点,就是我发现现在好多电视剧凡是比较否定这个角色,就是粗人都说东北话,就好像现在粗人就是东北人似的,佟志四川人挺好,老太太也挺好,也挺可爱,文丽说北京话,北京人也挺好,张国立要说北京话不可以吗?完全可以。或者大庄说的基本上是北京话加东北话,然后庄嫂非得说东北话,但对调节气氛是有好处的,但风气是赵本山给闹的,赵本山的小品、二人转到处一弄,好像东北人就得扮演丑角,粗俗的角色。庄嫂在《喜庆农家》是女主角,戏很好,东北话说得很地道。我说的意思是,现在导演的心理受到某种启示,要想表演点什么都得是东北人。 最后一点,这个电视剧也应该说有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最主要的商榷之点就是利弊相生,你们很高明,居然敢一年一集这样写,但是以前有《一年又一年》的铺垫,有把握了。这样就给自己带来一个极其沉重的镣铐,人家看你一年一年怎么写,其中好多戏一年一年对位很好的,有社会背景,但是还有好多年不行,就比较牵强。你创立了一种新的模式,一年一年写电视剧,仍然可以写得很好,像《金婚》和过去的《一年又一年》,令人佩服。但是通过这部电视剧,也看到了形式的薄弱,每年跟社会的对位有的时候做得不那么强烈,最主要的就是因为一年一年写,又把社会大的动荡都推到背景上了,这样就造成这部电视剧人文含量很深厚,很凝重,社会的含量给淡化了,就是人的性格发展,包括婚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这50年,中国人的婚姻变化跟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但是因为过多着眼于男女主人公二人之间的生活,社会背景的东西看得少了,他们婚姻和他们性格的发展怎么受社会的影响给淡化了。 我觉得这类电视剧应该设法克服的,还应该找到更好的契合点。尤其是前二十集,主要是靠家庭两个人的戏,没有第三者的戏,没有别的矛盾的介入,所以很多戏写得比较琐碎,矛盾冲突都雷同,两口子吵,上集吵和下集吵,吵的方式差不多,没有很多社会的因素。我感觉这部电视剧不是编导者的问题,而是因为他们采用了这种方式,给他们自己出的难题,这种难题需要大家不断摸索,找到更好的出路。再有一点,包括后来夫妻退休以后,淡出社会以后,他们跟社会的关系也越来越少了,主要是子女的事,都有这方面的问题。如果这部电视剧,我们从他们的婚姻看到中国人50年的婚姻状况,走来的历程,得到一种极大的满足和深刻的思考的话,在这个基础上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对这两个人的婚姻产生更直接、更深刻的影响,这个电视剧可能更丰富,更完满。谢谢。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