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戈壁母亲》启示寻找主旋律与收视率的契合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17:43  新浪娱乐

  一、收视率遭遇尴尬

  电视收视率是指在某一时段内,收看某个电视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总体观众的百分比。从某种意义上,让收视率“说话”就是让广大观众“说话”,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表明的是这部电视剧以怎样的品质在多大范围、多少方面和多深程度上被观众所接受。离开了观众,电视剧是不能想象的。当前电视剧所处的市场经济大背景,更使收视率成为重要的价值指标。正在健全和建立的电视剧市场化机制,决定了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需要市场论证的特殊文化商品。因此,无论是出于经济、艺术或是政治的原因,电视剧不能不依赖于庞大的观众群、不能不要求具有较高的收视率。然而有关调查表明,电视剧观众的品位,50%是庸俗的,70%是通俗的,只有10%是高雅的,还有20%是上下浮动的。这些数字也许并不准确,但仍然大致勾勒出了中国观众的结构和水平。这样一种观众现状使得一些电视剧的生产商更重视短期效益而缺乏长远关怀,一些明显谈不上是艺术精品,甚至在制作工艺上几乎不合格、在内容上胡编乱造、格调低下的打斗、搞笑剧,赢得了市场份额,得到了高收视率。随着市场经济成分越来越多地渗入,收视率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矛盾在电视剧不长的发展历史上,常常表现为所谓“叫座”和“叫好”之间的矛盾,即叫好的不一定叫座、叫座的不一定叫好。

  二、主旋律走入困境

  在中国,由于电视剧的人口覆盖率巨大,是大众文化消费的主餐,电视剧有着特殊的文化身份和社会地位,它的社会效益被摆放在最高准则的位置上,这不但要求它在艺术形式上有追求、有创新,更特别强调它的宣传教育作用,提倡宏扬“主旋律”、提倡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然而对主旋律的片面理解,制造了收视率和主旋律的很多间隙。在电视剧的创作和生产实践中,往往将“主旋律”理解为一个纯粹的题材问题,甚至理解为一个政治范畴的东西,认定只有革命历史题材、改革开放题材和好人好事题材才是“主旋律”。这样的“主旋律”创作以政治使命的名义心安理得地放弃艺术上的审美追求,并且堂而皇之地逃避收视率的压力。于是,一些干涩、说教、远离生活、远离群众的作品抢占了黄金时间,损害了主旋律的品牌,歪曲了主旋律的形象,客观上使主旋律走入了低收视率的困境。

  三、电视剧戈壁母亲(《戈壁母亲》启示寻找主旋律与收视率的契合点)的启示

  社会性与商品性的双重本质使主旋律电视剧既肩负着精神导向的重任和题材内容的限制,又要在市场环境下接受收视率的严酷考验。主旋律电视剧的这一困境使创作者们不得不在责任与效益的夹缝中苦苦求索:究竟“主旋律”有没有收视前途?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在哪里?

  近日,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精心打造的30集电视剧《戈壁母亲》在中央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中央及相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影视界的专家学者们纷纷撰文赞颂;广大观众更是通过报纸、网络等方式展开热烈讨论。在既没有大肆造势也没有明星偶像充阵的情况下,该剧创下了近期少见的高收视率,单集平均达到 6.65%,取得了今年央视一黄的收视第三。

  《戈壁母亲》改编自一位在新疆建设兵团生活了40年的作家韩天航创作的小说《母亲和我们》,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代人的艰苦历程为历史背景,在塑造了一批创业英雄群像的同时,重点刻画了一位在平凡生活的不断奉献中显现出人性光辉和人格力量的母亲形象。《戈壁母亲》之所以能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打破“叫好不叫座”的矛盾,其成功之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