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奋斗》编剧石康:编剧过着非常焦虑的生活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16:05 新周刊
“2007年,电视剧制作公司10%能赚到钱,20%平手,70%赔钱,这个发展势态怎么能堪称良好?2005年、2006年、2007年三年,中国的电视剧市场都是死水一潭,没有什么对人民生活产生影响的作品出现,这导致年轻观众数逐年下降。我看公布的统计数据,标准电视观众都在55岁以上,55岁占四到五成,40多岁的占3成,30多岁占剩下的一点,而25岁、26岁以下都占不到10%。” “在这个情况下,《奋斗》和《士兵突击》在2007年之所以会红,就因为它填补了年轻观众市场的空白。同样写给年轻观众看,《奋斗》是给中产阶层年轻人写的戏,《士兵突击》是给中下阶层年轻人写的戏。在上海,《奋斗》一度让收视的年轻观众人数占到总观众人数的20%左右,但是很快落下来了,因为年轻人看了两集之后或者租碟或者上网看,已经没有从电视里看电视剧的习惯了。我们的电视台不放美剧和日剧,而美剧日剧依旧风靡,大城市年轻人看美剧,小城市年轻人爱看港台剧、日韩剧,他们是在网上下载看的。年轻人是主要的市场消费力,当年轻人不看电视的时候,就意味着大广告不会跟着电视走,而电视台就不会有很多的钱去给制作公司,制作公司也没有钱拿来拍片子了,就是这么一个产业链。不可能有良好发展。” “中国电视编剧行业的发展也是循环不良。电视编剧30岁才开始进入二线编剧的层面,因为中国电视观众是中老年,20多岁你编的戏,中老年人根本不爱看,只有到你30多岁的年纪才能进入中老年人的情感和状态,然后慢慢往上升,升到40岁左右,才有机会成熟。那时候一个编剧长期拿钱很少,过着非常焦虑的生活,所以他会猛地冲一部戏,然后他就没有劲了,失去创作力了就失败了,编剧的职业生涯很短暂,这个市场肯定前景堪忧。”(图/王涛 采访/朱慧憬)
【奋斗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