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持人赵宁:我当时听说一个花絮,说第一部分的相聚这个篇章,就有一百多个创意方案。
陈维亚:一百多个创意方案?好象不止吧!(笑)如果现在给你看我们整个创意方案形成文本的方案,这些打印出来的文本会有这么一摞子,各种创意太多了,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创意的艰难,你首先要选择,选择是最困难的了,选择准了第二步才能谈你怎么去表现。
主持人赵宁:那您选择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您是根据什么来从这么多浩如烟海般的方案中选出最终的那一版本?
闭幕式备选方案浩如烟海 “欢乐”主题成为共识
陈维亚:这里边当然决定最终版本因素很多很多,有我们张艺谋导演为主的核心团队的选择,有闭幕式创意团队长期艰苦的选择,还有国际奥运会,包括奥组委对闭幕式特殊要求的一些选择,所以这些选择因素加在一块儿形成今天这个版本。但是有一个选择是共识的,就是充分体现欢乐,就好象你这个演播室,这个色彩都给人感觉很开心,首先这个是达成共识的。第二个,我们可以在中国灿烂丰富的各种艺术元素里边寻找东西加以融合。第三个选择,闭幕式熄火是重中之重,是需要重点创意的。
主持人赵宁:所以说说到熄火的方式,因为大家一开始都在猜测,我们知道开幕式的点火方式让我们都充满了惊喜,所以我们一直在想熄火应该是怎么样子。
陈维亚导演解密闭幕式的火炬熄灭过程 画卷与开幕式遥相呼应
陈维亚:如果开幕式的点火给大家充满了惊喜,激动,欢呼,闭幕式的感情基调就是依依不舍。奥运会时间很快,到了熄火的时候,圣火熄灭就预示着这届奥运会圆满结束。那什么时候圣火能再在北京点燃呢?这种情感都很复杂,我想全场运动员看到圣火熄灭的时候也应该是情绪很也是满含热泪的吧,所以这种圣火熄灭的情感是我们要把握住的,怎么样营造这种情感呢?我们在创意的时候就要牢牢抓住一点,最后再看圣火一眼,最后再回首遥望北京城一点,这里有太多值得记忆的东西了。所以我们设计是几位运动员跨进机舱一瞬间,深情地回放远方的圣火,打开画卷,开幕式画卷最长147米,宽度30米,当他打开画卷的时候16天的记忆都在上边,从第一天8月8号一直到24号。
主持人赵宁:而且我觉得这和我们开幕式的点火仪式当中当时那个画卷是遥相呼应的。
陈维亚:遥相呼应,当这个运动员把画卷收拢的时候,火也熄灭了,放进去,下面的表演就更激动人心了,就是圣火在所有人心中,全场所有观众举起了火炬灯,这是最重要一点。就是08圣火虽然熄灭,但是圣火和它的精神每个人留在心中。
主持人赵宁:说到记忆之塔,我觉得太美了,但是听说整个训练过程非常艰难,一共396名演员,他们要在12秒的时间里边冲上去,天哪,这可以创造世界纪录了!(笑)
陈维亚导演解密闭幕式亮点“记忆之塔” 介绍蜕变细节
陈维亚:大家还是回到了创意之初,就是06年11月份,用人去攀登,人是最富表现力的,人是表演中间的第一元素,这时候如果离开人,用什么其他道具恐怕都会火候差一点。所以确定演员们上,本身这个攀登过程就十分感人。你什么都不用表演,你只要抓住它,只要一节节登到顶,25米呀,只要上去,本身这个行为就很感人,更不要说后边火焰的编排,冲刺的编排,跳水的水花,不要说这些了,只要攀登就非常感人。这种辛苦是不到现场是感受不到的,演员手上都是老茧,因为将近一年,所有演员都在忙这件事,就想征服面前这个塔,那时候我们去看了演员的时候大家很激动,让我说几句,我说我真的看到你们不知道说什么,前边这个塔就是你们要征服的障碍,坚决的攀上去,让全世界为你们的行为感动。
主持人赵宁:然后在上边又有非常多的造型,花朵,还有我们的圣火。
陈维亚:还有奔跑,还有冲上去,最后当这个祥云纱一打开,我觉得这么一个创意是圣火熄灭以后一个非常好的情感诠释,所有人都理解,奥运圣火在人们心中,奥林匹克精神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一手一手把它抓出来的,攀出来的。
主持人赵宁:这个塔的创意也是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
陈维亚:就是在创意之初。
主持人赵宁:这个塔肯定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
陈维亚:其实这个塔一开始还不是塔,我们希望从56个民族里边找些灵感,在我们少数民族,傈僳族,好像瑶族也有,就有登刀梯的这个,这个行为我觉得很感动,我觉得很符合奥运会的精神,所以一开始就确立是不是能够很多梯子打起来。经过反反复复创意,从技术上难度上考量,最后逐渐逐渐,这个塔应运而生了,提出用塔来代替梯子的想法是我们的舞美总设计之一,一个英国人提出来的。
主持人赵宁:在整个闭幕式当中给我们留下津津乐道,和留在我们记忆里边的东西特别多,比如说在闭幕式里面有一个环节是从来没有过的,就是新当选的这些奥委会的成员,他们向志愿者们献花。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独创为志愿者致敬环节 有望一直被保留
陈维亚:对,这是我们这一届新增设的项目,或者说我们这届所创吧。因为大家在16天看比赛的同时,所有人眼睛里边都回避不了一个色彩,就是天蓝色,就是志愿者的标志色,这些志愿者们真是,上万名志愿者,好像加在一块儿全国各地加在一块儿有150万人之多,他们在默默无闻地做着很多必须做的服务工作,如果没有他们的话这个奥运会的成功真的很难保证。这些人为什么不在闭幕式给他们一定的尊敬呢?只是简单的献一束鲜花嘛,但是表达了所有的人,包括运动员所有的人对志愿者辛劳的感谢,这些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或者台旁边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是他们完成的,正是有了他们的参与,他们的辛勤劳动保证了开幕式,运动会的成功,我觉得这个项目增加的非常好,而且国际奥委会也希望这个项目将来在奥运会上延续下去。
主持人赵宁:大家还很期待伦敦的8分钟,从你的专业人士的角度给我们点评一下,你觉得伦敦的8分钟怎么样?
陈维亚导演解读伦敦8分钟表演 小贝的一脚掀起高潮
陈维亚:他的创意最精彩之处,就是英国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形象, 一辆双层巴士从伦敦开到北京,又从北京开回伦敦,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创意。如果我从专业角度说如果还有一些什么遗憾的话,我就觉得车到位了以后,当打开盖的表演好像离观众的期望度还有一点点距离整个车打开以后的色彩相对比较暗淡一些,倒是小贝最后这一脚掀起了一个高潮,但是整个这个行为是很精彩的,谁看都知道这是伦敦来到北京。
主持人赵宁:我们的开幕式如此成功,伦敦那方面是不是有很大压力呀?他们这次带着8分钟来的时候,包括他们的导演是不是有跟你们会有点交流?
陈维亚:有交流。
主持人赵宁:是不是达了他的担忧之情,等到四年之后?(笑)
陈维亚:因为我们之间交流的时候都是在工作上交流,和他们有一些负责人交流多点,他们也表达这么一种心情,就是说北京的奥运会这么成功,对伦敦当然是一种压力,当然他们也表示有信心,这两天我从媒体上看到,包括国际间的媒体也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北京奥运会空前的成功,用罗格的话讲是真正的无与伦比。怎么样使将来伦敦也是真正的精彩和超过北京呢,我觉得对他们来讲是一个挑战。
主持人赵宁:他们是不是也非常好奇,就非常好奇开幕式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应该问了很多类似的问题(笑)
陈维亚:他们因为也在参与奥运会工作,他们知道不该问的不会问的(笑)他们问了我们也不会跟他说。
主持人赵宁:这是我们的机密啊。
陈维亚:对。
网友:开幕式、闭幕式都非常的精彩,如果再热闹一点就更好了。
陈维亚:是,闭幕式好像无论怎么热烈都没法表达我们的心情,至少对中国人来讲,对北京人来讲这个奥运会举办的太不容易了,百年的期盼,艰苦的申办,到长期艰苦的准备工作一直到最后都太不容易了,但是时间有限,条件也有限,但是我想这位网友的要求我特别理解,其实他的要求也是我的愿望,再热烈一些一些,再惊艳一些,那就好了。这种热烈的气氛应该冲出鸟巢碗口,应该冲到空中,我们最早创意曾经有这样的狂想,因为我们在策划的办公室里边,我们有一个鸟巢模型,我们做了很多从中间整个冲出天空的很多舞美上的设想,那只是狂想。
主持人赵宁:实际上我们的技术还是不太容易实现的吧?
陈维亚:方方面面原因你也不可能做到,这种想法其实也是这位网友想的,再开心一些,再狂欢一些,时段再长一些,因素再多一些多好呢。所以你说这个艺术很多人说就是遗憾嘛,成功之时也是很多遗憾之时。
主持人赵宁:在闭幕式展现在我们面前之前,我们有非常多的猜想,我们会觉得可能会有什么什么样的一些编排,比如说一直听说周杰伦要来(笑)
陈维亚:对。
主持人赵宁:但是没有看到。
陈维亚:大家看到第一首歌的时候,本身也有周杰伦在一块儿参与这个歌,后来张艺谋导演告诉我,他因为有其他工作实在安排不开来,这次没有参加,所以觉得挺遗憾的。
主持人赵宁:还有另外一首叫《北京欢迎你》,本来大家认为是成龙那一组的合唱应该唱的一首歌,结果我们换成了也是非常好听的《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也是非常有代表性。
陈维亚:对,《北京欢迎你》我本身很喜欢这首歌,是在众多的征选歌曲里边一个比较特别的歌,它表达是欢迎的情感,但是用的是娓娓道来的唱法唱的,而且我们在鸟巢工作期间那个歌声经常伴随耳边,琅琅上口。我们当时也经过选择,这个歌其实也是在我们视线范围内的,但是大家觉得最后一首歌了,最后情绪已经达到沸点了,如果用这种很亲和的歌的话很容易被其他声音掩盖了,不容易发挥到最好,最后觉得还是用这么一首歌比较合适。而且这个歌因为速度比较快,速度快那里边的容量就大,更适合很多歌手你一句我一句来交口演唱,所以最后还是确定了这首歌。
主持人赵宁:而且这首歌其实也是中国人民耳熟能详非常熟悉的一首歌,旋律一响起来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轻声的应和。
陈维亚:对,中国人这种好客的表情表达出来。
主持人赵宁:这16天现在想想真的过的太快了。
陈维亚:是很快,一天一天的过去。
主持人赵宁:我们所有的辛劳,像导演的辛劳在这16天的开幕式、闭幕式结束之后,如释重负的同时,我觉得多少还是隐隐的会有那么多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