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录:《战地1938》主创做客 四大主演揭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8日14:36  新浪娱乐

实录:《战地1938》主创做客四大主演揭晓 实录:《战地1938》主创做客四大主演揭晓 实录:《战地1938》主创做客四大主演揭晓 实录:《战地1938》主创做客四大主演揭晓
导演孔笙与小浪人 编剧兰晓龙与小浪人 执行制片人侯鸿亮与小浪 导演孔笙做客畅聊

实录:《战地1938》主创做客四大主演揭晓 实录:《战地1938》主创做客四大主演揭晓
《战地1938》主创做客 主创做客新浪畅聊

实录:《战地1938》主创做客四大主演揭晓 实录:《战地1938》主创做客四大主演揭晓
导演孔笙 导演孔笙侃侃而谈

实录:《战地1938》主创做客四大主演揭晓 实录:《战地1938》主创做客四大主演揭晓
编剧兰晓龙仔细聆听 兰晓龙表情搞怪

实录:《战地1938》主创做客四大主演揭晓 实录:《战地1938》主创做客四大主演揭晓
执行制片人侯鸿亮 侯鸿亮开心大笑
(点击小图看大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新浪娱乐讯 一部由《闯关东》《士兵突击》(blog)班底强强联合打造的抗战题材电视连续剧--《战地1938》即将投入拍摄。9月18日13时,本剧导演孔笙(《闯关东》导演之一,曾指导过《前门楼子九丈九》、《明宫夕照》、《狩猎者》等,电视剧《绝密押运》在近期将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编剧兰晓龙(曾创作过《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与侯鸿亮(《闯关东》制片人)做客嘉宾聊天室。与广大网友进行了交流,以下是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新浪聊天室,我是本场聊天的主持人刘杨。本次为大家请到的是即将开拍的军旅剧作《战地1938》的主创来到我们的聊天室,给大家讲一下这部戏开拍的点滴感悟。首先让我隆重介绍本剧的编剧,也是曾经有过《我的团长我的团》、《士兵突击》等作品的编剧兰晓龙,兰老师您好。

  下面是曾经有过《闯关东》等作品问世的著名导演孔笙导演,您好。

  下面是该剧的执行制片人,也是曾经《闯关东》的制片人侯鸿亮,侯老师您好。

  其实这部作品应该是从有拍摄消息以来,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细心关注,先说说这部作品的改编过程,双方怎么想到一起来做这个戏?

   

主创透露一看到剧本很激动 一定要拍成作品

    兰晓龙:这部作品没有什么改编的过程,但是有修改的过程。

  侯鸿亮:它本来就是电视剧本,剧本写得非常好,当然要拍。

  孔笙:他们俩一碰,碰出火花,我才加入进来。

  兰晓龙:刚开始的时候说戏不多,老孔一看说这还不多?跟《我的团长我的团》比,的确是不多。

  侯鸿亮:这部戏一开始想到请孔导,当时孔导在另外一部戏上,我看剧本,有五集,感觉很好。我就跟他说这个量不大。等孔导看完剧本说,我要早知道这样我要考虑接不接的问题。

  孔笙:确实是好东西,看了很激动,制作难度确实也很大,所以要求他们共同的一种方式,要不然很难完成。

  主持人:其实兰老师的作品从《士兵突击》到《我的团长我的团》都被称为制作难度很大,但是当它每次制作完成面对观众都有颇佳的口碑,这部剧我相信也会这样,这是不是两位看重这部戏的原因,特别是兰老师挂着著名编剧的头衔。

  兰晓龙:他们是对戏不对人,我如果拿着一个烂本子,他们肯定非常不给我面子,尤其是侯鸿亮,人前人后就开始攻击我。(笑)

  孔笙:善意,善意,绝对是善意的攻击。

  主持人:听说兰老师最近一直在修改这个剧本,这两天也一直在熬夜,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剧本一开始要从哪里入手去做?

  兰晓龙:我希望它更单纯一些,我做的所有修改工作都是想着更单纯一些,而且这个戏应该是我在2004年到2005年写的,到今天再看,会有很多反正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我们现在拼命想做一个好看的戏,大家的能够很高兴把这个戏做完。

  主持人:您说的这个很高兴是指什么?

  兰晓龙:就是我们自己很高兴,我们自己做得很高兴,包括修改,可能更多是在做这种工作,其实不是为观众做什么工作,其实就我个人来说,不是为了观众,而是更多我们想把这件事做得愉快一些,如果我们不愉快,这个东西也不会挺好看。

    《战地1938》在创作上希望呈现出一种轻松的状态

  主持人:其实之前我们知道《我的团长我的团》已经把兰老师熬到身心上很疲惫了。

  兰晓龙:《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个很沉重的戏,这个戏我希望他们能够轻松一些。

  孔笙:对,轻松一点,我们也希望这样。

  主持人:轻松是从演员的角度、剧本的角度,还是从战争的场面。

  孔笙:我觉得是制作的状态。

  主持人:就是这个剧本将来呈现出来给人的基调感?

  孔笙:剧本呈现出来的东西就是它有喜有乐,而且也有很沉重的话题和主题在里边。我觉得不是呈现给观众是什么东西,而是我们在工作、面对这件事情的一种状态,我们不希望过于沉重。

  兰晓龙:我们这个戏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城市里。

  孔笙:一个他的理想和梦想的地方。

  兰晓龙:好象也是你梦想的地方,你梦想的比我多一点。(笑)在虚构的城市里有它很独特的东西,它的民风,不仅仅是街道,或者是这里有河流,不是这个东西。这个地方的风土民情,他的性格,他们的彪悍和他们的软弱,他们的得过且过或者他们的眼光长远,诸如此类很多自相矛盾的品质,合成一个虚构的世界。

  孔笙:我觉得在精神层面上我觉得达到一个中国人或者是普通民众的一个共识,就是对待战争、对待侵略者、对待这个残酷的命运到来的时候我们怎么面对,其实这个话题挺沉重的,我只是刚才讲到轻松是态度上的,我们不会为某一件事情绞尽脑汁,但是我们会努力做那件事情,但是我们的心态是想把它放松一点。是这样一种感觉。

  其实我知道压力很大,5个月的周期,这么困难的一种拍摄过程,我觉得如果我现在是一个很沉重的话,我就会很苦、很累,首先在心态上要放松下来。

  主持人:我们知道兰老师创作这个剧本的时候,可能和之前的《士兵突击》和《生死线》有一个时间的粘连,我们想知道这三个戏有没有什么样的共通点或者是什么样的延续?因为很多看过剧本的读者,就说中间有很多您的特质一直渗透在里面。

    兰晓龙独家解析剧本 特质都在描写中国成长期间的阵痛期

  兰晓龙:这个东西我肯定无法摆脱。但是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的话,它们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在写中国还很年轻时候的一个阵痛期,那种疼痛实际上是非常强烈的,我一向是这种感觉,一个人如果看近代史看多了,会非常痛心,就像《我的团长我的团里》有一句话,一个老头老说“我伤心死了,伤心死了”,最后的确是伤心死了,没有人觉得伤心就会伤心死了。看近代史看多了就会这样。

  《战地1938》我们是要走得轻松一点,但是为什么会连续做了几个这样的戏,我确实觉得,我们经常在做这种戏的时候,把痛心的东西都去掉了,我觉得完全在为娱乐服务。而且我们绝大部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触这些历史,往往我们影视给人看什么东西,他们就当做历史,我从来就说不要把影视当做历史,你要看历史,说白了,怎么都看不到历史,你是要对照着看,对那个历史能够有一个概念,如此而已。我们就把这种想法、这种感觉给别人。所以我们想做轻松一点,《我的团长我的团》也不是沉重,那是有一个真正的战争在里边,你无法轻松起来,这是我们虚构的,其实又很苍老,首先是很年轻,然后会慢慢地长大。所以,这本身还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我的团长我的团》就是一个沉重的过程。实际上那时我们已经死了,我们早已经死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所有人上来就已经死了,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当成一个尸体,当成一个行尸走肉,在这里不是,在这里是四个男人撑起来的戏,这四个男人都各有他们的年轻。

  主持人:其实兰老师的东西在我看来一直可能是让人笑着流眼泪的,可能就是在我们看到非常欢快的场面,里面蕴含的底蕴也是非常沉重的,《士兵突击》里,可能《我的团长我的团》也有,是不是这部戏也有这样东西的体现?

  兰晓龙:这个东西我们不敢说,要观众去看。

  孔笙:其实应该有你原来的影子在里边。

  兰晓龙:反正我在网上看到,他们因为小说已经把我骂得臭死了,而且很多人逼着我改结尾。我到时看着做,但不是为了他们改。

  主持人:网友听到了,这不是为了你们改的哦。但是兰小龙,网友的意见也要充分考虑到。

  孔笙:框架还是一个情节剧。但最后不得不流露出作者情感的东西。

  兰晓龙:那时老孔非逼着让我形容一下戏,最后逼得没办法,我就想。人家说这个戏像什么,我觉得应该叫战地三部曲,不叫《战地1938》,《战地1938》只是第一部。有《战地三部曲1938》、《战地三部曲1949》、《战地三部曲1945》。

  主持人:是用年代串起来。

  兰晓龙:12集,每一部写那么几年的事情,模式有点像我曾经非常喜欢好莱坞的东西,不是今天好莱坞的东西我特别喜欢好莱坞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东西,那时做什么像什么,做情感就是情感,特别欣赏那个时候的东西。老孔非让我形容这是什么,它是三部,逼着想了半天,第一部是一个心理恐怖剧,老孔拍这个戏,到时看真是没有一点血腥。说真的一个国家被人家那样侵略,不只是压榨,真是恐怖,因为兵不厌诈,你作为一个百姓,作为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一个普通人,对你的心理来说就是恐怖,真不是灾难可以形容,宁可来一场灾难我可以更明确一些,你就是面临一个完全未知的东西,直到现在你还想事情会变得更好一点,但事情就是朝着最糟的地方发展。这是抗战初期的一个全面的形态。

  虽然我们是虚拟的一个城市,但还是尽量写实。

  第二部我憋了半天没说,我觉得像《指环王》。抗战很艰难的一段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在中国大陆上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日军那时为了配合他们的太平洋攻势开始做大扫荡,对于沦陷区生存的人,真是打得很惨。

  第二部就一次一次地突围,一次一次地突围,而且你突了很长时间以后发现你还在被人家包围。

  孔笙: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兰晓龙:往往刚开始从边缘突围,后来发现我突围到包围圈中间去了(笑)。所以,非常像《指环王》。

  第三部像什么,第三部我说像肖申克的救赎(实录:《战地1938》主创做客四大主演揭晓)》。

  主持人:太惨了。

  孔笙:不惨。

  侯鸿亮:我们是从自己的感知力感觉太惨了,这个人应该活着,不要死,但是这个人如果活下来一定比他死还痛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战地1938》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