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料:互动剧《苏菲日记》之何谓“Y一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2日14:49  新浪娱乐

  “Y一代”是对1980年到1995年间出生的人的一个统称。

  之所以将这部分人归类到同一个理论范畴,是因为他们递进式的人群特点和因此产生的社会影响。

  2006,以网络为主的媒体上演了一出“80后之争”,从那时开始,人们对80后的批判从已不仅限于文学圈,进而延伸到整个“80后”人群。不久,紧随其后的部分“90后”也加入战团。炫富,作秀,暴露隐私,张扬个性,一切可以出位的行为都成了他们炒作的手段。

  面对“Y一代”的出位和所谓的劣根性,作为“Y一代”的父兄师长——主导着社会话语权的几代人终于按捺不住,丢掉了包容和善,声色俱厉的大声指责。而“Y一代”对此并不买账,依然故我甚至反唇相讥;这种针锋相对使原来还算理智的争论升级为不负责任的骂战。

  诚然,“Y一代”的某些表现出乎多数人的意料,甚至颠覆了我们对行为的认知,越过了传统的道德底线。

  但,这又能说明什么?说明“Y一代”是“垮掉的一代”吗?不,这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最多,只能说明我们的认知和沟通出了问题。我们不能因为个别的炒作而全盘否定这一群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见微知著”;况且,在“Y一代”里,传统意义的正面典范并不在少数,从四川

地震中的十大少年英雄,到本届奥运会上的年轻冠军,“Y一代”里的这些人的表现让我们无可挑剔。

  如果我们用“糟糕”和“优秀”来简单定义“Y一代”的两个极端。那这个定义完全适用于任何一代人。抛开这两个极端,如果还有人对“Y一代”充满焦虑甚至指责,那我们不妨回头看看,或许会有些启示。

  上世纪20年代,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曾经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此后,这个称呼被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整整一代人身上。上世纪50年代,“垮掉的一代”被正式命名。也就是说,每一代人的成长,总会遭遇批判和怀疑,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代人是在真正意义上的退化。

  80年代以前,跳交谊舞还被多数人认为是作风问题,现在呢?拉丁舞,街舞,钢管舞都成了现代人的钟爱。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八分钟交友”;从“三从四德”到“女权主义”,如今的社会正在呈现一种多样性的变化,每次变化也总会招致反对的声音,这并不是说反对者有多恶意,只是新生事物超出了他们认知的承受范围。

  人的认知多来自于经验,这其中包括自身经历,媒介学习以及他人分享;对于经验的认知和运用,会指导人们作出判断,付诸行动;但经验只是对已知事物的总结,对正在或将要产生的新生事物,经验并没有多少优势。

  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Y一代”正处在这个时期,这个时期的时代特点是: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迅速提高,通讯的发达带来了交流方式的多样化,网络的普及将信息量和言论自由最大化。这些变化是“Y一代”以前人群在价值观形成初期无法体会到的。也正是这些变化在影响着“Y一代”人的价值观形成。

  因此,人们之所以不理解甚至批判“Y一代”,多数是因为“Y一代”更前卫,更自我;他们的行动速度超越了我们的认知步伐。

  代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忽视或者拒绝跨过它。

  少数媒体夸张甚至扭曲了“Y一代”的面孔,这使得多数人在误会中解读“Y一代”,这是一个糟糕的现状。

  时代在不断发展,这个社会也必将由“Y一代”来主宰。我们无须为他们的将来太过担忧,我们目前能做的,只是需要对他们有一个立体的了解,藉此来指导我们的沟通,更好的引导他们去规划未来。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