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录:文艳几乎没有夜生活 王涛当过翻砂工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15:46  新浪娱乐
实录:文艳几乎没有夜生活王涛当过翻砂工人

王涛和文艳

实录:文艳几乎没有夜生活王涛当过翻砂工人

文艳

实录:文艳几乎没有夜生活王涛当过翻砂工人

文艳

  文艳:在充满夜生活的上海,我没有夜生活

  主持人王莹:还是挺不容易,文艳尤其年轻人,估计晚上就不能玩的太晚了。

  文艳:对,有一个笑话,我们同事说我,说你平时怎么过夜生活呀?我说我生活在繁华的大上海,充满夜生活的一个都市里面,从来没有夜生活(笑)。他们说你晚上不生活,那就是白活(笑),只在白天生活的人叫白活(笑)

  主持人王莹:的确是这样,尤其是年轻人每天晚上都喜欢出去玩一玩。

  文艳:对,因为上海最美的时候就是晚上。

  王涛:我上次来北京开会的时候,晚上晚了一点,几个朋友一块儿说肚子有点饿了,到哪儿找个饭店吃吃饭吧,北京晚上10点以后就很难找到饭店,在上海就正是热闹的时候,这点就是差别,尤其是冬天,北京这儿晚上都没什么人,这也是地域的问题。

  主持人王莹:所以不受诱惑,能够坚守岗位也很难得。

  文艳:对,我觉得最要考验的,就是因为你跟很多朋友的聚会就没有办法,就需要取消了,因为像我们做早间新闻的睡的非常早,8、9点钟就需要睡觉了,就是你需要躺在床上进入睡觉状态了,之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所以说你如果晚上的话就不可以跟朋友一起聚会什么的。

  主持人王莹:但相对来说也有一个好处,有利于保养皮肤啊。

  文艳:对。

  主持人王莹:正常10点之前睡觉。

  文艳:对,我的生活状态完全是农民伯伯的生活状态,是很健康的,小学生也挺累的,他们写作业有时候也睡的挺晚的。

  王涛:其实对年轻人挺不容易的,像到我们这个岁数就相对可能对自己的这种要求,习惯,掌握的比较什么了,他们呢,有的时候就很难控制,我们过去很多年轻同志也是这样,就是你控制不住自己行为的话,逐渐逐渐在我们这个行当里就被淘汰掉了,人家就觉得你不适应,让你上早班,你晚上老去喝酒,老去熬夜生活,第二天的确工作会受很多影响。逐渐逐渐的年头长了以后,在你内心当中的确是建立起一种职业的素养以后,可能就好很多。

  主持人王莹:就成一种习惯了。

  王涛:我现在晚上没有12点以前睡过觉,但我早上4点得爬起来。

  主持人王莹:那您一天只有休息5个小时。

  王涛:非常非常短,一上岁数以后,就是你工作完了以后得赶紧休息,这样才能调整一下自己,不然声音也好,状态也好,可能都会受影响。

  主持人王莹:您还很年轻(笑)

  王涛:年轻什么啊。

  文艳:机会选择了我

  主持人王莹:我看了两位履历,最让我佩服的就是两位一直都是在边干边学的过程当中,文艳现在正在学金融学。

  文艳:对,因为这个领域是你不得不学习的一个领域,而且如果你想让自己做得好,能够对得起自己这份职业的话,你必须要不断的学习,您说呢,王老师?

  王涛:的确是这样。

  主持人王莹:因为学播音学主持,其实是一个很泛的概念,我不知道你最后怎么就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从财经这儿开始越做越专的呢?

  文艳:我觉得是财经选择了我,是机会选择了我,这是缘分。因为当时找工作的时候正好有这样一个面试机会,我原来是数学特别好,就是我原来上高中的时候是学理科的,除了播音系之外我其他的本科志愿全部都是报数学系。

  主持人王莹:真的啊,看不出来(笑)

  文艳:(笑)所以我觉得财经可能挺有意思的,然后就面试了,面试以后用人单位也觉得挺好,就留下工作了,就是这样。其实我就说这是机缘巧合,本来应该是很正常的渠道,去播社会新闻这种比较正规的,比如国际新闻这样的,但是机会选择了我做了财经新闻。

  主持人王莹:但是是不是王老师,她这种选择还是比较好的,她有一个专业背景做支撑。

  王涛:对,对于数字比较敏感,财经全是钱,数字啊,一个劲在脑子里边转钱,转的就快,而且不会出错,就怕出错。

  主持人王莹:一个小数点,一个几分之几说错了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文艳:对,所以说你做财经的话,因为我们早间口播量特别大,而且有很多特别新的稿子可能随时会提进来,你可能之前没有看过这段新闻,但是这就需要你平时,比如下了节目以后你需要看报纸,需要上网站浏览,你就知道这些新闻是怎么回事,数字起码有个基本的概念,解禁多少股,有多少国债要发行,起码知道一个大概的数字,可能不能特别精确吧,但是起码数位是知道的。我记得有一次新闻里面,我们提字器出了点差错,真的差了一个小数点,这种差错其实是不可以犯的,但是因为机器有的时候也会出错误,所以这就需要咱们播音员主持人,我们是最后一个把关的人,就是你边播的时候需要边反应,所以对于财经来讲,这种错是不可以犯的。

  主持人王莹:所以也迫使我们做财经的主持人播音员,一定还是要不断的学习,而且这种再学习的能力可能要求更高一些。

  文艳:是的,而且我觉得现在越来越专业化,其实可能不光财经吧,你做哪种类型的节目都需要补充这种领域里面的知识,都需要的,这样才能让你的节目做的出色,观众才愿意看。

  主持人王莹:向你们学习(笑)

  王涛:客气客气。

  王涛:曾经当过翻砂工人

  主持人王莹:我觉得今天太荣幸了,两个金话筒奖的得主在我面前,我可以直接向你们学习很多。王老师和文艳不太一样,我知道您是最开始是先工作一段,然后又去学习。

  王涛:对,我的经历蛮复杂的,我在工厂还当过几年,然后我干的工厂的工作是所有工种里边最辛苦的一种,叫翻砂工。

  主持人王莹:我以为要扛大包呢。

  王涛:大包是比较简单的。

  主持人王莹:其实像王老师的生活离我们似乎有点远,我们只能想像了。

  文艳:对。

  王涛:那种经历你们现在的年轻人不大会经历那样的事情了,就是现在选择工作都比较好像双向直接,你不喜欢我可以不去,我们那时候没有这个事,就是不由得你选择,你比如你去,你考不上大学,刚开始考不上大学你就降一个档次,考考中专、技校,然后就去上别的学,接下来就分配工作,现在都是双向的了,那时候不行,那时候就直接发到你那儿去,你就得干那个,别的地去不了,没有你选择的余地。然后我就到工厂辛苦了几年,然后再去考电台的播音员主持。

  主持人王莹:那谁发现了您啊?

  王涛:还是有伯乐。我觉得我声音还可以,小时候也挺喜欢唱歌的,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概有一种冥冥之中的感觉,就是自己呢,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比你们还小一点的时候,就特别喜欢买一些什么文学的书籍来看,诗歌啊,朗诵,自己在那儿读着玩,没有想过自己要干这个行当,真没想过,就喜欢这个东西。然后在工厂你想那种环境当中我还要买这些书来看,其实自己从内心里边来讲喜欢这个东西。

  主持人王莹:那个时候就挺不容易

  王涛:我其实一点这个思想准备没有,我将来要从事语言工作或者干播音,干主持,没有啊,那时候不像现在大家一看播音员火了,咱们就去学吧,主持人火了,我们就去搞主持人吧,那时候不是这样的,社会的分工择业挺固定的。

  主持人王莹:就是凭着兴趣和爱好。

  王涛:我们都不知道这个圈儿是从哪儿迈进去的,就是电视台的主持人播音员从哪个口能进去,我们不知道。

  主持人王莹:也不知道什么广播学院。

  王涛:广播学院才开始招生呢,真的是这样。有一天电台里贴出来发告示,说要招播音员了,然后他是一个礼拜的报名和初试,最后一天了我们家里人跟我说,说那个电台要招播音员了,你去试试?然后我还得把工作调整好,得有个休息天到那儿试一试。结果我最后一天去了,那是最后一天了,它的初试,我一去以后那些考官们说一句话挺有意思,我们今天终于看到一象样的了。

  主持人王莹:当着您面就这样评价吗?

  王涛:就这么一大帮在那儿随便说。

  主持人王莹:那我估计您太象样了(笑)

  王涛:我那时候年轻,那样儿还行。

  文艳:当时什么感觉?

  王涛:也没什么感觉,起码从外表一看,这小伙还行,因为他们电视台、电台都在招。

  主持人王莹:对啊,五官端正,声音洪亮。

  王涛:但是我自己呢,一点儿底没有,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干这个东西,让你干什么你就去干,比如说先读一段东西,拿一篇东西让你读。

  主持人王莹:您平时都准备的?

  王涛:没有用,你不专业,你那个是在底下瞎读的。

  主持人王莹:懂吗?

  王涛:不懂,还行。

  主持人王莹:素质不错(笑)

  王涛:不是,我这个人有一个先天的,叫人来疯,人越多我越兴奋,在这种场合表现欲望比较强,就容易发挥。但是我知道肯定是不专业的,然后拿来就读,读的还挺流畅,脑子反应挺快。

  主持人王莹:语感也很好。

  王涛:也不一定(笑)

  主持人王莹:不是很流畅吗?

  王涛:流畅不一定语感好。然后人家就说你唱歌吧,看看你的音域怎么样,然后我当时唱的是蒋大为那个歌,叫《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他们一听,这小伙声音真好,音域也宽,那个歌蛮高的,然后行了,回去吧,就是给你个话,等通知吧。结果回去就等通知,复试再来通知,复试来了。

  复试来了我一看,我挺得意,就是什么呢?就是电视他招播音员,进入复试的只有10个人,结果就我一个男的,剩下全是女的,他要一男一女。

  文艳:那铁定了。

  王涛:人家广播那边要招4个人,2男2女,电视这边只要一男一女,结果我看就我一个男的了,我说肯定我有希望了(笑)

  做播音员主持人很重感情

  主持人王莹:但是我们回顾一下八十年代初,好像广播更火,广播应该比电视火。

  王涛:那时候电视很差。

  主持人王莹:那您那会儿是不是更愿意去广播电台呢?

  王涛:不是,谁不愿意露脸啊(笑)但是呢,后来复试的时候要出镜,要去拍摄录像,拍摄一段以后人家就得看一看,然后就去拿一段东西,读一段新闻,然后朗诵一段什么,我当时记得朗诵的是高尔基的诗,然后录像的时候我还一本正经穿了一件,从来没穿过西装那时候,也穿了一件西装,灰的西装。

  主持人王莹:借的吧?

  王涛:不是借的,是自己的,然后去了以后头发梳的还挺亮,还带缝的,留一道缝,一录完以后,我一看,太傻了。

  主持人王莹:文艳觉得自己第一次是不是上镜和自己想像当中还是不太一样?

  文艳:其实第一次上镜印象不是很深刻了,但是我第一次考面试的时候,我们最后一关是你要对着镜头说一段即兴口语,那个印象挺深刻的,后来毕业的时候我没有看过那个录像,毕业的时候我们班主任看过,他说天哪,他说简直太搞笑了(笑)说你原来那样啊(笑)

  主持人王莹:反差太大了(笑)

  文艳:对。

  王涛: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那会儿还不一样,一录完以后我看,哎哟,我怎么这个样子,不至于吧,真难看。然后我觉得不行,这个电视干不了。然后人家那个老师希望什么呢?他希望拿一个成手来,就是我挑这个人拿来以后第二天就能上新闻,能出相,我肯定不行。

  主持人王莹:原来那会儿都这个要求了啊?

  王涛:对,他希望来了一个就能干。然后他一犹豫,电视台那个老师一犹豫,然后我们广播电台那个老师马上,好,你不要,我们要这个了啊,就给我拉电台那边了。结果过了一年以后电视台反应过来,人家培养了,一年人家广播那边培养了,我在六个月以后就成电台主力了,就是我进了这个单位才六个月,我就成他的主力了,一号主力,就是我们当时那个秦皇岛台,我在那个地方。

  然后电视台就开始要人了,说能不能把王涛借给我们,先借过去。

  主持人王莹:您那会儿还不叫王涛呢吧?

  王涛:叫。因为我们那个时候工作不能用真名,她也不是真名。

  主持人王莹:文艳不是真名吗?

  王涛:她姓不姓文。

  主持人王莹:好,继续(笑)

  王涛:现在用真名了,然后我就成名人了,我们那时候不允许。然后局里边就说给他起个什么名儿?我们刚去的时候,然后什么什么,叫江海,什么山川,什么乱七八糟,秦皇岛那个地方有山有水,沾点边吧,然后起了一大堆报到局里边,局里边领导批,看了以后说哪个也不合适,叫这个也不好听啊,然后想想,王永涛,把中间那个永拿掉,多好啊。结果没想到王涛太多了,所以我想要出名也不太容易(笑)所以都弄混了。

  主持人王莹:后来就去电台工作了?

  王涛:后来就去电台了,我这个人呢,还有一个…

  主持人王莹:不安于现状?

  王涛:不是,我这个人说是比较优良的品质也可以,说是比较傻的一个想法也行,就是我挺恋人家旧恩,旧情,就是谁给我的机会,我挺不愿意去背弃人家的。后来几次人家电视台让我过去,电台老是不高兴,结果我们还是放弃,放弃电视台,你说我跟你去做个节目还行,如果真调到电视台去,毕竟对这边是个伤害,包括到上海也是这样,我到上海以后人电视那边也让我去,然后我们电台台长就找人来,大会上说,说我们有的同志没经过批准就怎么怎么样了,然后下边的人就找我沟通,我也是跟人说,我说没有,不会的。我挺恋人这个情,谁对我这种成长,走这条路比较那个什么的,我挺恋人家的,我不大会干这种事。

  主持人王莹:那是必须的,我们做播音员主持人很重感情的。

  王涛:不过现在年轻同志不是这样想,我觉得也不是坏事,就是你比如说我从这儿跳到这儿,机会在个人把握,万一有一个机会你把握不住,对你将来的成长可能就是一个致命的影响,所以我觉得这也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素质,或者说那个什么。

  主持人王莹:反正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所以我觉得文艳可能面对的诱惑会更多一些。

  文艳:什么样的诱惑?(笑)

  主持人王莹:文艳最早在上海是做什么节目的?

  文艳:我最早就是做财经节目的,然后我是02年工作的,02年工作是做的财经节目,那个时候我们上海还不叫第一财经频道,叫上海有线财经频道,那个时候我的节目是公司里面做的,做好了以后在有线财经频道里面播出,到了03年的时候就改成第一财经频道了,就完全是公司化运作了这个频道,它所有的节目都是要自己制作的,当然我原来做那档节目就取消了,频道领导打了个电话给我,说文艳啊,你到我们频道来你愿意吗?因为那个节目不做了,我也就没工作了,我说正好我失业一个星期,我说好啊,我就来呗(笑)

  主持人王莹:所以我觉得文艳她的工作发展还是相对比较顺利的。

  王涛:比较平稳的。

  文艳:对,是比较顺利的。

  主持人王莹:所以文艳,我们在听王老师的就像一个晚辈在听长辈在讲一个故事一样。

  王涛:因为这么多岁数了,经历肯定比你们多,你们觉得挺好玩的。

  主持人王莹:对对对,像故事,而且您不仅是经历多,播的东西也是各式各样太多了,什么类型都有,有您没播过的类型吗?

  王涛:综艺大晚会好像我主持的少,不过也有过,你像我们上海东亚运闭幕式,那时候是我去主持的,但是我们那个主持挺有意思的,就跟奥运会的主持一样,画外,不出人,就是整个串联是你,但是你人是不出来的,奥运会不是孙正平跟董卿嘛,差不多,性质差不多。

  主持人王莹:文艳有没有现在自己想尝试的一些类型的节目呢?

  文艳:我很喜欢财经这个领域,而且也挺喜欢第一财经频道的,这个平台很好,所以目前我还没有什么别的想法(笑)

  主持人王莹:很执着。

  文艳:没有,我是一个很专情的人,很怀旧的人(笑)

  主持人王莹:我觉得这点对我们播音员主持人是很重要的,比较重感情,这样给听众传达出去的也是这样一种信息,这个不能假的。

  王涛:但是我觉得另外一点,就是我希望他们这些年轻同志还是多涉猎一些领域好,就是在我们这个行当范围之内的领域,不一定要跳出去,不一定非把财经抛到一边又从事另外一个东西了,我在做着财经节目的同时,我是不是还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就是相关的。

  主持人王莹:我明白您的意思,就是拓展一下我们的业务能力。

  王涛:对对对,这样的话使你业务的适应范围更宽泛,然后你对这个岗位的认识更深入,如果你在单一的一个岗位上做的时间长了以后,毕竟使你的这种认识限定在这个里面,可能对其他东西的这种感觉认识就少了。

  主持人王莹:那王老师,像我这一会儿做娱乐,一会儿做财经,一会儿做个新闻,再做个社会,这样也不行吗?

  王涛:对,一专多能啊,你在哪一个方面是长相,比如我们这个是访谈,你驾驭的很好,哪一天播的时候怎么样,可以尝试一下,就可以使自己在这方面涉猎的领域就宽多了。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