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黎剖析《人间正道》:两种信仰,一种情怀(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7日00:11  三联生活周刊

  张黎:我们俩之间挺微妙的,有一点相互征服的意思在里面,头半个月20天的时候他对我非常尊重,特别客气,其实我知道他别扭,他的拳脚没打开。那个拍摄方式和他以往完全不一样,以往只要他演戏,肯定是两集三集逮着拍就完了,拍出来肯定好看。他习惯电视剧就连着一块下来,除非是对手接不住他了,跟不上他了,他停了。他这方面能力超强。台词他能吃透,他能读懂台词字里行间的意思,他有时不按照你台词规定的来,自己去强调、重复、省略,变成他的一套完整的东西。我拍戏更注重镜头描述,绝不允许一场戏一个镜头连拍,不可能的,一定要不停地换机位,一点一点刻画,所以经常他演一半正是劲上来的时候停了。往里搭着走。比如我这走到三,我下一条给他从二走到四,下一条给他从二走到五,老搭着走,他不舒服。但他不说话,我能知道他的别扭。因为还有对手的问题,戏不是一个演员,直到拍了20多天了,后来我就把他的一些戏抓下来看,就是炮弹这场戏,就是杨立青到了东北以后,他找了一个日本技师,终于把炮弹给研制成功了,那场戏是他进组以后拍的前几场戏,之前我已经把局部都拍完了,他来了就坐在那儿,那场戏没什么台词,又非常重要,剧本描述很短,说炮弹终于研制成功了。这场戏的点并不是打在这场戏上,而是打在当天晚上回宿舍,和林娥第一次成为夫妻,等于这一炮把他和林娥的关系打开了,打通了,而那个戏是很晚才拍,拍完这场戏之后,他肯定就觉得不舒坦,就这么拍完了,过了几天以后重新看回放,剪完以后,他一下就明白了,原来是这个意思,从此就特别明白,通透至极。

  三联生活周刊:职业演员也会有这样的问题?

  张黎:影视完全不一样,电视剧那么满的量,不太允许你这么抠持,周期有限。我们一共才拍了4个多月,每个月得保证10集以上的量,他觉得还是应该按照原来那种方式。他刚演完《潜伏》,《潜伏》肯定是那种肆意发挥之后,机器捕捉那么拍。从那之后,他就慢慢退回,他也不着急了,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场景段落,是不错的。

  三联生活周刊:还有一个是大家争议比较大的,就是柯蓝这个角色,比如孙红雷这边很饱满,她这边就显得单调,为什么选择她演这个角色,而且是整个这个戏比较关键比较重要的人物。另外,她演戏的经验不足,现场怎么去调动她?

  张黎:可能有一个不太说得出口的原因,就是成本,成本看来其实不低,我们70多万元一集,由于我对道具、布景、服装的要求比较高,成本相对高一些,分到演员这里的相对就比较少,张恒、柯蓝、杨雪、吕中老师,当然吕中老师纯属帮忙,4个演员她们的酬金加起来很少,张恒、柯蓝、杨雪她们是一个公司的,就和她们公司谈,能不能出3个人,后来又出了一个陈丽娜,这种情况下,只能让步于经济,就这盘菜你就得慢慢做。柯蓝的出身,她的性格,她对历史事件那种发自骨子里的相信,这是别人所没有的。杨雪的冷劲,相对来说比其他几个人更符合林娥这个角色。我也知道她们3个其实按照男演员的要求,都差一个台阶,但如果按照合适的价格走,250万到300万元,这个价位应该是我理想的演员,但是真的没这个钱,投资方说不可能再给钱了,你自己想办法。包括孙淳,完全是友情客串。

  三联生活周刊:他戏也不少,看上去都不像友情客串。

  张黎:对啊,他跟了我4个多月,但他没有全部在组里,他搭了个戏,闲暇时过来。这4个女的4个半月就全部盯着。

  三联生活周刊:怎么评价柯蓝的表演?

  张黎:我觉得对柯蓝来说,总体而言还谈不到表演经验,她真的是凭直觉。她准备是非常充分的,她对人物的理性准备做得非常多,她甚至比孙红雷做得多,但她现场的演绎能力肯定是缺少经验,完全凭着她的劲。所以类似这种演员,你不能要求她丝丝入扣,那么准确地完成。为什么有些学过表演的导演,他的演员演戏出来是一张脸,导演懂表演的时候他会自己先演一遍,在内心先演一遍,甚至到现场他给演员示范,好的话,表演风格是统一的。都是人,凭什么你给我就跟着你演,他就会有逆反,出来效果反而不好。我可能歪打正着,学摄影也不太懂表演,有时候觉得柯蓝的生动感超过我对角色的设定的时候,反而索性放松了。

  三联生活周刊:怎么看黄志忠的表演?

  张黎:我觉得黄志忠的完成和孙红雷完全不一样,孙红雷的直觉,他本身具有的天赋,起了相当大作用。他绝对不如黄志忠刻苦,黄志忠这种刻苦到什么程度呢,他已经开始劳其筋骨了,他有点拙。林彪有句话叫打呆仗用拙将,他这个“拙”有时候是他完成角色的特征。然后他饥饿,他通过饥饿来控制自己的精神状态。我相信一点,人在饥饿、疲惫、生病、身体最不舒服的时候,他的大脑反而特别的丰富,人在临死的时候离天最近,黄志忠他是很明白这种外部调整,他通过冷、饿、疲劳,使他的人物有一种我们称作金光四射的感觉。而孙红雷不需要,他的能力使他能把自己调整好,黄志忠日复一日每天都保持这种状态,他不吃饭,饿的原因不是减肥,是保证饥饿感。每天早上5点钟肯定起来,起码是10公里的跑步,他让整个身体疲惫,这是他的方式,行之有效。他现场是兴奋的,这种兴奋一定是伴随着极大的疲惫感,特别累,但脑子里是兴奋的。

  三联生活周刊:怎么看那些配角?

  张黎:范希亮、谢雨时、汤慕禹,他们几个在一部完整的戏里,从编剧和导演的角度他们是色块,他们的功能就是色块,色块就要找到符合这个色块的一张脸,首先发现老范也好,汤慕禹也好,脸非常像,首先得是那张脸,包括穆震方就是一张政治干部的脸,脸找对了以后,他就完成单色彩,比较简单。剧本提供了非常完整准确的角色定位,杨廷鹤我个人认为他的完成比我想象要差一些,在剧本上人物都规定得特别好。我认为范希亮是不可替代的一个角色,杨廷鹤这个角色,换另外一个演员行不行,行。但范希亮的这张脸是不能替代的。董建昌这个角色,我也很难想象换一个别人来完成会怎么样,他也是不可替代的。女性角色,坦率地说,都是可以替代的。吕中老师,因为关系好嘛,换别的老太太能不能演呢,也能演。所有角色有一个可替代和不可替代的差别。

  主题

  三联生活周刊:这个剧,男女情感的戏是在还原一种历史吧,在那样的历史下,中国人都因为选择一个理想或信仰,而选择了身份,在选择的过程会遇到亲情、友情、爱情的矛盾,出现情感与主义的较量。而不加入感情的戏,又说不清楚。

  张黎:它这里有两种标准,一个是作为专业观众来看,你始终有这个背景,你的历史观点,你的常识,包括你在不脱离大的历史背景下对情感的理解。这是专业观众,这些人的量万分之一都不到。我们还考虑普通电视观众,25到45岁的年龄段,他们更希望看戏,男女情也好父子情也好兄弟情也好姐弟情也好,他们希望不要有割裂,不要一段一段的,希望有起承转合,不管大结局如何。所以对这部分观众来说,我们的情感戏有的断裂,有突兀,能不能做得好一些,可以,把转折点小关节做得机巧一些,还是能够帮助观众来看片子的。比方说瞿恩打完东征回来以后身负重伤,后来在杨立华的照料下腿好了,他在医院走廊里拄着拐说,我们之间从来没有问过相互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个问题早晚要问。这种台词作为编剧作为我们这个创作团队来说,肯定非常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而在今天的观众来说,要不就是一耳带过,要么没有入耳,或者说装什么孙子,他容易烦。其实这个特别符合当时有选择的人们一定要面对的现实。别说那时候,“文革”那时也是。所以,瞿恩一定要问清对方的信仰是什么,价值观是什么。今天不问,明天也要问,如果这个不问清楚,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所以两种观众对这个理解会不一样。而这是江奇涛写人物关系非常重要的台词,一个基础。杨立青和瞿霞,他们一定是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他们之间没有问题,他们之间面临的是另外的问题,特别个人的东西,所以后来没走到一起。杨立青和林娥,他们之间面临的又是一个问题,传统道德,老师的妻子能不能娶,这是有障碍的。这种障碍现在观众接受起来能接受得多一些。反而像瞿恩和杨立华一定要弄清对方政治信仰的,现在观众就会觉得有点扯。

  三联生活周刊:您倾向于哪一类观众?

  张黎:我当然是给专家拍的。我心里永远有一个我是给业内人士和专家看戏的,但投资方不喜欢,投资方永远是收视率、票房,这是雷打不动的东西。我们这帮人有时候被压得也是挺难堪的。理智上明白,人家投钱了,得把钱挣回来,这也是我的衣食父母。但这种游走会是挺烦人的事。

  三联生活周刊:您觉得江奇涛写这个情感戏可能不是那么擅长,中间有一些断,拍摄过程中有没有过一些改动或者再创作?

  张黎:细节上有,但主要人物关系的脉络主干是不会动的。他们是分是合,这个事不会变的。只是比如我这里需要它浓烈了,我用导演手段使它浓烈,这变得特别沮丧了,这是另外一个专业的事了。

  三联生活周刊:在亲情的描述上,杨家3个孩子,最后每个人走的方向都不太一样,杨立华纠葛于两个男人之间,杨立青、杨立仁两个又成了对手,这是否是一个暗喻?

  张黎:江奇涛有个理论,这个理论可能是笼罩在这个作品里的一个主旨,他觉得中国社会的小单元是家庭,家庭上面有家族,家族上面有民族,民族上面还有一个道,这是他的观点,完全笼罩在这个片子之上,这个“道”是什么?道是信仰和立场。杨立仁可能认为,我代表的是国家,是道德,是天道。这时候一些小猫小狗小情小我,当他面临对抗时就不重要了。共产党也一样,民族之上有个道,杨立青也可以拿枪面对他哥哥。是不是有些历史上真实人物的影子?肯定是有很多,他的内心主旨写的不是这个,他写的是什么?他认为不管你选择什么,这种选择不管是深思熟虑、谋定而动的,还是因为情感一瞬间的抉择,首先他认为,剧中的大部分人物具有个人情怀,从这个角度讲谁都不比谁差,甚至楚材也很有情怀,坚定的几乎神经质的忠诚。他不惜以死相报,他的人格很完整,这是“国”这边。“共”这边也是一样,杨立青也好,瞿恩也好,都一样。瞿恩不用说了,他的设置本身就是一个布道的,他布道所以他一定得殉道,他不殉不完整,他一定拿自己的命殉道。

  三联生活周刊:那这部戏就是用扼杀情感来完成一种情怀的升华?

  张黎:这个有,但是更多的我个人认为,他是把所有中国人这些年特有的非黑即白、非对即错,这种残酷的争斗巧妙地融在一个超稳定的家庭结构中,就变得有意思了。打断骨头连着筋,就变得戏剧化了。如果分出两个营垒,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那就会变成我们常看的国共两派,很难体现隐藏在这种坚硬底下的一丝兄弟、父子之情。他比较巧妙,家庭这个结构是几千年不变的东西。

  三联生活周刊:但恰恰因为放在家庭背景下,反过来能让人看到一种更残酷的东西。

  张黎:但同时他用硬性的东西真的阐明了国共关系的本质。

  三联生活周刊:在友情层面上展开的是这个核心的另一面。

  张黎:老范在毕业那天不是定了个班规吗,叫“钢刀归钢刀,同学归同学”,其实这个片子我们一直在提这个话题,已经快结束了我们仍然在提,后来在审片子的时候说“哎呀这个少提”。我觉得除了同学情,我感觉从范希亮,包括董建昌,这可能也是很多今天的中国军人,认为军队是国家的,国家军队这个概念,所以老范和董建昌,是一批职业军人,江奇涛也是军人,他们一定知道古今中外军队是什么,当然这是我的揣摩。所以在这种前提下,即使分成两个营垒,本质上还是兄弟。职业军人实际上是对内战的否定。日本人来打的话,二话不说,抄起桌椅板凳干这是肯定的。老范也好,董建昌也好,都是民族主义者,真正外敌来的时候,没有可说的。

  三联生活周刊:在这部戏中,凡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都没具体出现,为什么会这样处理?

  张黎:游走于身后。首先谈这个是明确的,楚材这个人物一定是蒋介石的一个传声筒,他对“中山舰事件”的看法一定是校长的看法,他认为为什么发动“4·12”,一定是历史上我们所揣摩的蒋介石的看法,苏俄靠不住,包括共产党这边。很多人说,瞿恩是不是就是瞿秋白和周恩来啊,我不能否认奇涛在编这个名字时脑子里是不是闪过瞿秋白和周恩来,但其实不太一样。唯一我知道的是谁,就是老范这个人,有范汉杰的影子,都当了旅长了,他觉得没劲,带着亲兵干事到黄埔来读书来了。这个事是有的。

  三联生活周刊:杨立仁呢?

  张黎:有陈氏兄弟的影子,但真的不是。

  三联生活周刊:您怎么理解主义与情感?

  张黎:杨立青的两个导师,一个属于理想主义导师瞿恩,一个是现实主义导师董建昌,观点很明确,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一定需要理想主义,古今中外,无一例外,像法国大革命,一定要是革命跟恋爱一样,需要疯狂。但一旦得了政权之后,需要实用主义。为什么两个导师塑造了一个杨立青,杨立青后来打辽沈的时候非常实用,日本人怎么用,俄国人怎么用,他不管你是不是曾经杀过中国人,先用了再说。他实际上一定有老董的影子的。我觉得不管什么主义,什么价值观,情怀是存在的。

  (实习生魏玲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