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正在北京、黑龙江等卫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狼烟北平》,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剧,选择了电影出身的导演陈国星。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知名电影导演转向电视剧创作,业内也提出了电视剧“大片”的概念。在观众老余看来,导演“两栖”其实是好事。
电视剧是在电影之后兴起的,没有电影发展那么长的历史,而且电视剧出现的时候,我们内地电影最辉煌的30、40年代已经过去了。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里,电影的发展其实是有些尴尬的,而电视剧的出现原本就是为了观众消磨时间的,所以,电视剧只要故事好,吸引人,能够揭示一定的道理,就算是好作品。
近些年,我们看看内地电影也开始走所谓的“大片儿”路线,以成本投入来给电影定位,以票房来订口碑等等因素,这恐怕让一部分电影导演很难再很好的坚持下去。而电视剧的成本是没有电影成本高的,电视剧本身对电影也是有一定冲击的,你看有多少老百姓会去花好几十块钱看场电影?
但是,近几年,一些著名导演转向电视剧创作,我认为是件很好的事。首先,他们对技术要求是很严格的,台词设计啊、造型啊等等,精益求精;其次,电影讲故事都是讲的精华部分,而这些电影导演对电视剧故事的讲述其实是一个给“骨头”加“肉”的过程;最后呢,现在很多的演员也是两栖啊,又演电影,又演电视剧,导演也“两栖”应该是好事。
《狼烟北平》还原了一段历史。从整个剧来看,中国近百来积贫积弱,经历了清王朝的没落,八国联军入侵,军阀混战,后来日本人又再次侵略。长时间的混乱局面有民族的麻痹在,也是劣根性。从《狼烟北平》让我觉得知识教育对国民是多么重要。剧中最先起来反抗的,走在前列的是知识青年。为国家兴亡勇于担当。当然这些人也是家庭出身比较优越的,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教育和国家经济实力还是有关系的,只有全民念的起学堂,全民受教育,只有有了文化才能接受更先进的东西,才能够领悟社会发展变化,对整个民族能起到一个先驱和领头的作用。
《狼烟北平》描写的这些市民,有几点比较真实。首先,在群体中,出现那么多汉奸和逆来顺受的人,不是他们对社会顺从或者满意,而是对那些老板、大亨们来说,生活的变化并不大;对基层来说,亡国奴滋味不好受,反抗过,激情过,但是没有组织,没有先进观念的引导,没有反抗的资本(武器),这种激情在压榨下,压迫下,消减了,消退了。突出人物是文三,一开始他也上阵,结果一阵大炮让他抗战的信心荡然无存,而陆中庸这个文人,他看到给中国人酷刑的时候,他害怕了,他不愿意承受,所以就会选择做汉奸,让自己活下来。包括(《闯关东》中篇)里的裘春海,看到酷刑,也受到一些酷刑,后来忍受不了了,意志被摧毁,自觉不自觉的走向了人民的反面。作为生活最底层的老百姓,文化素质不高,只有朴素的感情,对国家认同,但是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和见解,要团结起来干一件事不是那么容易的。那段历史,使大多数人浑浑噩噩,少数起来的人也经历很多艰辛,一场战争打了八年。没有太平洋战争和俄罗斯出兵东北,也许八年时间未必能结束。还原那段历史,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阶段我们的人民是什么样,我们回顾的时候应该吸取哪些教训,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祖国和人民之间的关系,要有强国梦,要把国家建设的富强,这样我们才有能力保卫我们的国家,不然还是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