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料:《股市故事》征文--《2008股市日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9日21:12  新浪娱乐

  作者:何迅培

  公元2008年,戊子鼠年,历史将会怎样记录这让人震撼的一年呢?在我的日记中,2008年是这样的:•2008年1月2日,上证指数5265点开盘,5272点收盘,总算有点红。外围受次贷危机影响,道琼斯指数开盘13043点。道琼斯指数从2007年10月11日14279点,到2007年12月31日的13264点,跌了7.1%。感觉次贷危机影响不算大。而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16日6124点,到2007年12月28日的5261点,跌了14.1%。总体跌幅不算大。但小幅上升的趋势仅保持了8个交易日,之后便开始出现了飞流直下的绿色。据说和1月南方的冰雪灾害也有关。据百度的资料显示,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南方19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死亡60人;失踪2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270.8千公顷;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坏房屋86.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害得当年春节晚会都离不开雪灾的题材。唉,流年不利啊!•2008年1月17日,传来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至15%的消息。这是从紧货币政策基调确定后,央行第二次上调准备金率。以200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8.94万亿元计算,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望回收1950亿元左右的流动性。当日上证指数跌2.63%。

  •2008年1月22日,上证指数跳空低开低走,下跌7.21%。当日道琼斯指数见阶段性低点11508点。美联储紧急降息75个基点,至3.50%,这是美联储自1980年代以来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显示美联储认为形势不乐观。

  •2008年1月30日,美联储再降息50个基点。道琼斯指数稍微喘定。

  •2008年2月9日,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声明指出,次贷危机影响加大。

  •2008年3月,仿佛灾难还不够深重,西藏又出现了严重暴力事件,紧接着在巴黎和伦敦上演干扰奥运圣火传递的“人权”表演。但在困难面前,反而激发了中国人爱国热情。不过,大盘还是继续下跌。

  •2008年3月19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央行年内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当日上证指数反而涨2.53%。同日,美联储宣布降息75个基点,并暗示将继续降息。

  •2008年4月8日IMF称全球次贷亏损一万亿美元。

  在天灾人祸影响下,到4月22日,上证指数最低跌到了2990。股价5折以上了,可以抄底了吧?

  •2008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3‰调整为1‰。这次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率,是证券市场历史上第九次调整(2007年5月30日,印花税率由1‰上调至3‰,当日股市大跌)。4月24日上证指数单日涨幅9.29%,到5月5日,最高到3768点。大盘好像暂时喘定。“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但灾难还是不舍得离开中国。

  •2008年4月28日,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省境内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线与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客车相撞,造成72人死亡。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是中国1949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重灾区的范围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天灾之下,我们看到了温家宝总理冲在第一线,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抗震救灾。大盘,也顽强抵抗了20个交易日。当时,网络上有不少股民发誓不卖灾区股的帖子,抗震救灾板块异军突起。

  •2008年5月13日,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达到16.5%。这是央行08年以来第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可以一次性冻结资金2000亿元左右。当日上证指数跌1.84%。而美股从5月中起也展开了新一轮的下跌。

  •2008年6月10日,准备金率再次上调1个百分点,升至17.5%历史高位。此次上调准备金率有望冻结可贷资金逾4200亿元。与以往央行多在上个月CPI数据公布后“再出手”不同,此次调整在CPI数据公布之前,属于“提前行动”。而且,此次调整幅度较大,有别于以往0.5个百分点的调整幅度。当日上证指数跳空大跌7.73%,拉开了新一轮大跌的序幕。

  •2008年07月2日,美国最大汽车厂商通用汽车股价在收盘时跌破10美元关口,收于9.98美元,创1954年9月2日以来最低价。不过当时全民一心迎奥运,已无暇顾及其他了。7月份大盘以横盘小幅震荡为主。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隆重开幕,姚明和一个小不点儿一起带领中国运动员出场,一高一矮,两者身高相差1米以上,但没有人觉得滑稽,反而有人感动得想哭,因为这个小不点儿就是汶川地震中勇救同学的小英雄林浩。8月8日,中国跳水队横扫六合,中国股市也不甘示弱,马上跳水。中国军团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成绩,超过美国成为奥运会金牌榜老大。但在股市上,却是一路跳水。中国股民一天内同时经历了大喜大悲:白天看股市是悲,晚上看奥运是喜。

  奥运后不久,爆出三鹿毒奶粉案,牛奶公司纷纷跌停。

  •2008年9月14日,格林斯潘表示:“让我们认清此次的危机是50年一遇,甚至是百年一遇。”9月15日,150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总债务6130亿美元,道琼斯指数大跌4.42%。中秋假期追月日,我们却感到清明节的氛围。

  •2008年9月16日,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近4年来首次下调一年期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近9年来首次下调。但大盘没有理会,跟随美股走势,当日上证指数跌4.47%。

  •2008年9月19日,三大利好同时出台:证券交易印花税只向出让方征收,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当日上证指数大涨9.46%,次日再涨7.77%,到9月25日最高升至2333点(9月18日收盘1895点)。但“4.24”管了1个月,三大利好却仅管了6天(交易日),9月26日开始继续下探。

  •2008年9月25日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互惠公司(Washington Mutual Inc。)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规模银行。9月29日,美国众议院否决七千亿美元的救市方案,美股急剧下挫,道指暴泻777点,是历来最大的点数跌幅,单日跌幅高达7%,亦是1987年环球股灾以来最大的跌幅。中国股市又再次展开了寻底之路。可是,底在哪里啊?

  美股从10月起展开新一轮下跌。

  •2008年10月9日,我国宣布下调存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和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暂免征收利息税。这是央行2004年以来首次齐降存贷款利率。继周二澳大利亚央行降息1个百分点之后,8日美联储、欧洲央行以及英国、加拿大、瑞士、瑞典央行联手宣布降息50基点,基准利率分别降至1.5%、3.5%、4.5%、2.5%、2.5%、4.25%。当日上证指数跌0.84%。

  •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纽约时报》发文,说现在是买入良机。但全世界一片愁云惨雾,谁还相信一个据说也套了不少的糟老头呢?

  •2008年10月27日,个人证券交易资金免征利息税。当日上证指数跌6.32%。

  •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最低1664.93,从1年零12日前的6124.04算起,下跌了72.81%。一年前,就连最大胆的估计,也不会想到大盘会跌倒这个份上(那时最大胆的估计也是1字头,不过是1万点)。此时,两市股票市盈率普遍12、13倍了,05年底的水平了。大甩卖了,可惜对于大多数股民来说是没意义的,因为早就没钱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2008年10月30日,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当日上证指数涨2.55%,成交量略为放大。当时人都麻木了,没怎么当回事。底部的来临总是静悄悄的。

  •2008年11月21日,道琼斯指数见阶段性低点7392点(当然,美股的厄运还没结束,09年3月9日道琼斯指数下探到6440点)。

  •2008年11月27日,央行宣布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准备金率。这是央行自9月份以来连续第四次降低利率、第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此次“双率”下调幅度超过市场预期,预计可向存款类金融机构释放6000多亿元可贷资金。当日大盘高开低走,到收市上证指数仅涨了1.05%。麻木的还是继续麻木。

  •2008年12月23日,年内第三次“双率”齐降。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2008年9月份以来连续第五次降低利率、第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今年以来继10月9日后第三次双率同时下调。但大盘很不给面子,当日上证指数大跌4.55%。

  •2008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收报1820点,全年下跌65%。道琼斯指数收报8776点,全年下跌33%。

  年底,公司对我们作了一次培训,其中有一天的议题是辩论“牛年股市,牛在何方?”同事们以此为题作演讲,其中有一位的题目是:“牛年股市,牛在灯火阑珊处。”赢得阵阵掌声。

  一年下跌65%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能吓到我们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有涨有跌正是股市魅力所在。百年一遇的危险,也许也孕育着百年一遇的机会。“如果你只想等听到知更鸟飞来报春,春天早就过去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