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乘着歌声的翅膀》最初的选题是如何确定的?如何将电视剧主题曲的表现与飞天奖历史的回顾在25分钟结合展现呢?
答:近三十年来,“飞天奖”已推出千余部优秀的电视剧,这些电视剧因感人至深的故事、精彩传神的角色而深深地印在观众心坎,但除此以外,许多电视剧歌曲,也以特有的魅力和极快的速度在神州大地翱翔,飞入百姓心窝。事实上,许多优秀的电视剧一经播出,其主题歌或插曲就在短时间内广为传唱,甚至引起极大轰动,比如《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便衣警察》的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等。这些歌曲,旋律优美、琅琅上口,与剧情紧密呼应,随着电视剧多次播放,社会上便广为传唱,同时也成为歌手的成名曲或代表作。这些歌曲的传唱,为电视剧的收视推波助澜,有时它的影响力甚至超过电视剧本身。 《乘着歌声的翅膀》聚焦“飞天奖”电视剧中优秀的电视歌曲,为观众献上一场音乐的饕餮盛宴。
问:《乘着歌声的翅膀》在选择电视剧歌曲时有什么标准?
答:本期节目音乐元素比较丰富,通俗、民族、美声等音乐风格都有所呈现,歌曲选取自十余部曾经获得飞天奖各类奖项的精品电视剧,这些电视剧歌曲本身也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其中像《渴望》、《千万次的问》、《好汉歌》等传唱至今,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流行性的高度统一,这也是入选本期节目的电视剧歌曲的共同标志和优势。
问:《乘着歌声的翅膀》采访了王立平、张千一等知名音乐创作人,蒋大为、谭晶等演唱者,还有王扶林、高希希等电视剧导演,在前期采访过程中有什么具体的设想以及感受?
答:在前期采访过程中,我们始终被这些音乐家、歌唱家以及幕后电视工作者们的敬业热情和专业精神所感动,像王立平、赵季平、张千一、李海鹰等这些优秀的音乐创作者,他们保持了旺盛的原创激情,用音乐和主题曲为电视剧提供了高水准的创作平台。采访过程也是一次学习过程,各位音乐创作者本身已经是国内音乐创作领域的翘楚,因此与他们对话往往能激发我们编导更多的联想和对电视剧音乐更深入的感受,例如著名作曲家张千一老师在采访过程中,从《青藏高原》的创作出发,详细讲解了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尤其是90年代初以《青藏高原》为代表的雪域高原风的发展;而硕果丰富的著名作曲家赵季平老师则在采访中介绍了《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中的山东音乐元素以及《乔家大院》主题曲《远情》中的山西民间音乐风情,这些类似于学术启蒙的讲解使编导在采访过程中受益匪浅,并希望将这些音乐知识在本期节目中传递给广大观众。
问:《乘着歌声的翅膀》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如何编织采访素材和影像素材?有无遇到具体困难?
答:由于前期采访了十几位音乐创作者并和他们进行了细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在采访素材方面便面临了艰难的取舍问题。因为每位作曲家、每位歌手、每位导演都对电视剧音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其中许多精彩的表述更是闪耀着智慧的火花,但是由于节目时长有限,只能一再筛选、撷英集萃,力求将其中最能代表被采访者观点的语句选录进来。而最大的困难在于本集中电视剧画面和演出素材的选择。由于本集涉及了《蹉跎岁月》、《四世同堂》等八十年代初期的电视剧集,而这些电视剧由于年代久远画面质量普遍较差、无法提供给观众完整舒服的观看体验,同时,由于本集需要选用大量歌手现场演唱的视频资料,因此寻找影像素材也成为一大难题。后来,通过节目包装等方式解决了画面质量差等技术难题,又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许多现场演唱的影像素材,这些都为丰富、提高本期节目的内容质量、扩大信息量作出了充分的保障。
问:编导认为本期节目中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在后期制作中有什么特别的设计?
答:本期基本按照历史线索来组织结构,选取当时在电视荧屏和流行音乐上均引起广泛反响的电视剧音乐和主题曲。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将创作者访谈、现场演唱影像素材、工作照以及电视剧画面等多种元素综合呈现,力争为观众提供一种视觉与听觉交相辉映的观感和体验。其中,最满意的处理是对《青藏高原》段落的设计,在这段中编导将这首歌的两位演绎
者——韩红和vitas的歌声进行了重叠处理,使两个人的歌声形成了一种同台竞技飙歌的听觉感受,相信一定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听冲击。
问:做完本期节目之后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和体会?
答:本期节目的制作过程不仅是一次音乐影像之旅,更是一种学习和思考。编导在前期采访和后期节目制作过程中不断深入地感受着优秀电视剧歌曲的动人情韵以及其恒远流传的感人魅力,也由衷钦佩那些专注在自己领域不断进取的音乐创作者和演唱者,正是他们为中国的电视剧增加了与众不同的音乐感染力、为电视观众带来抚慰心灵的经典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