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的西陲正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黑色裂变”。
公元前三百六十二年,满怀壮志,发誓要夺回老秦故土河西的秦献公赢师隰,在黄河西岸的少梁山与魏国大军进行了一场惨烈的厮杀,却身中毒箭而死。嫡子嬴渠梁灵前即位,史称秦孝公。
此时的秦国已陷入四面楚歌之绝境,辎重耗尽,兵源匮乏,国力虚弱。秦孝公手刻国耻碑,以血涂字,立于宫门,誓以变法强国。秦孝公大召天下贤士,六国学子,入秦为官。
卫鞅一展其为政主张,以他的法家思想折服了秦孝公。秦孝公拜卫鞅为相,开始了君臣二十年的大变法。
卫鞅拜相后,颁布命令,禁止私斗,平民有战功可以封爵,取消封地,废除井田等一系列主张,朝野之间,不啻于天翻地覆。秦国那些前朝权倾朝野的大臣,却对卫鞅刻骨仇恨。
卫鞅通过城门立木,在民间赢得信任。公正处理河西村村民群斗,一次斩首七百余众,在所有秦人的内心深深地烙下了“法”的烙印。变法使得秦国蒸蒸日上。
为了能够得到秦王室更坚定的支持,在白雪的理解和劝导下,卫鞅与秦孝公的妹妹聪敏贤惠的荧玉公主举行了大婚……
卫鞅的第二批变法令陆续颁布以后,更是朝野沸腾。取消贵族封地,是破天荒的创举,秦国贵族视他为寇仇一般。在河西村私粮变成泥沙,太子怒杀村民事件中,卫鞅废黜了太子,流放边境,太子的两名师傅公孙贾被放逐陇西牧马,嬴虔被削去鼻子。
经过这次事变,朝野的风波平息了,卫鞅深知自己的处境,这段仇恨已处在无法化解的地步。作为法家的大师,他正带领着秦国一步一步地接近他理想中的大治之世。
整整二十年过去了,变法持续了二十年,秦国的新军练成,国富民强,百姓勇于公斗,平民争立战功。秦孝公和商鞅都老了,不足五十岁,都已是心力交瘁。秦孝公召回了流放二十年的太子嬴驷,撒手而亡。嬴驷即位,六国趁机向秦国施加压力,要求秦国杀商鞅以谢天下。朝堂内外又是一番气象,陈渣泛起,旧恨新仇都浮上来。一直在秘密破坏变法的老臣们终于可以在阳光下窃窃私语了,他们听说新国君嬴驷也有杀商鞅的想法,争先恐后地跳出来。商鞅将手中的政权、兵权交出,带领弟子们最后一次修订秦法,坦然被捕,被五牛分尸。
古老的秦部族正是在这裂变般的阵痛中重生。他们燃烧着自己,用一段段血与泪,爱与恨交织的悲壮故事,推动着整个时代前行。最终大出天下,与中原六国相融合,共同成就华夏文明的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