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电视连续剧《毛岸英》
故事梗概
1922年,在毛泽东领导的大罢工工潮中,毛岸英诞生了。由于反动派的胁迫,毛泽东被迫离开长沙,之后,杨开慧又生下了岸青和岸龙,毛泽东带领全家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教育岸英热爱农民,长大为劳苦大众求解放。为照顾开慧和孩子,保姆孙嫂走进了这个革命家庭。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杨开慧继续革命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杨开慧不幸被捕,岸英和孙嫂也被抓入狱中。岸英亲眼目睹敌人如何毒打审讯自己的妈妈,杨开慧的坚强不屈和对党对毛泽东的忠贞不渝,深深地感染着岸英,影响了他的一生。杨开慧英勇就义后,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将她安葬在棉花山上。
党组织派人将三个孩子护送到上海,把他们送入董健吾办的幼稚园,在艰苦的条件下,岸龙病死。由于党内出现了叛徒,上海的地下党受到了严重破坏,组织上紧急解散幼稚园,岸英、岸青由董健吾前妻黄玉萍代养。岸英兄弟忍受寄人篱下的种种委曲,一次岸青又挨了打之后,岸英带着弟弟跑出黄玉萍的家。岸英、岸青流浪在上海街头,他们捡烟头、推车、卖报纸、给人讲故事……
党组织上派人找到了岸英、岸青。他们被送往苏联莫尼诺国际儿童院读书。在这里,岸英、岸青得到了读书的机会。他们特别珍惜,刻苦用功,成绩优异。岸英渐渐长大了,显现出了关心政治、军事的很强的上进心。他经常在同学中发起研讨会、宣讲会。岸英受邀赴苏联各地共青团组织的演讲,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受到热烈欢迎,同时,他还引起了一位美丽的俄罗斯姑娘的爱恋……
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开战。岸英此时已长大,坚决要求上前线同法西斯作战,在他的努力下,先后进入列宁军事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成为一名合格的苏军指挥官。岸英参加了苏联红军大反攻的战斗。他跟随坦克部队从白俄罗斯打到波兰,横跨欧洲,一直打到法西斯的大本营——柏林。战争胜利了,岸英接到了回国的命令,临行前,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他,并赠与一把精致的小手枪。
毛岸英回到延安,毛泽东亲自到机场迎接,父子相见分外动情。毛泽东听到儿子讲述杨开慧壮烈牺牲的经过,含泪写下: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毛泽东要他脱下苏军制服和大皮靴,换上自己穿过的旧棉衣棉裤和粗毛线织的毛背心、毛袜子。还要搬到中央机关去住,跟战士一起吃大灶。毛泽东又教育儿子向农民学习上中国的劳动大学。毛岸英告别父亲住进了劳动模范吴老忠家,与他一家同吃同住同劳动。毛岸英学会了开荒、翻地、点种,等等农活,从一个留洋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会唱山曲的陕北娃!毛泽东看到儿子手上的老茧,说这就是你劳动大学的毕业证书。
胡宗南开始进犯延安,毛岸英跟随父亲转战陕北来到黄河边上的佳县,毛主席要求岸英到土地改革的第一线去磨炼,了解中国农村。毛岸英东渡黄河,先后到山西和山东参加土改工作。他访贫问苦,斗地主、分田地,反对斗争扩大化,赢得了土改工作队员的尊敬和乡亲们的喜爱……
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到达河北省平山县。毛岸英也完成了在山东土改工作团的任务,回到西柏坡,再次和刘思齐相逢,俩人从相知到相爱。但是当毛岸英提出要结婚时,毛泽东却因为刘思齐差两个月不满十八岁,而没有同意,并教育毛岸英作为毛泽东的儿子,更要遵纪守法。当初和父亲大发脾气的岸英,终于懂得了什么是父爱,什么是共产党人的人情美……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毛岸英随着进城的解放军,第一批进入了北平城,并完成了扫雷排雷的工作,为党中央和民主爱国人士安全进城,排除了险情。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了婚礼,毛泽东送给毛岸英一件呢子大衣,夫妻俩觉得那不是一件普通的大衣,他们深情地向毛泽东鞠躬,致谢。结婚后的思齐,仍在学校读书,毛岸英则忙忙碌碌地投身于工作之中。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和社会环境的稳定,毛岸英向组织上提出要到基层去锻炼,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毛岸英到了工厂以后,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中,工人们都非常喜欢他,都愿意和他交往,但都不知道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毛泽东要毛岸英利用出差间隙。回湖南老家探望乡亲们,并为杨开慧扫墓。毛泽东交给毛岸英三封信、两项任务。毛岸英回到板仓,回到他小时候最熟悉的外婆家,他激动得不能自持。在棉花坡,在“毛母杨开慧墓”的石碑前,毛岸英跪在母亲的墓前,泣不成声。毛岸英扫墓回来,便到板仓的贫苦农民家里,把父亲给的所有稿费都送给了受灾的乡亲,毛岸英回到北京,报告毛泽东家乡的农民生活还很艰辛,当毛泽东看到儿子带回来的野菜,流下了眼泪……
美国出兵入侵朝鲜,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意欲将战火烧到中国的土地上。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党中央和毛泽东做出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彭德怀临危受命,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毛岸英知道后,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志愿军。毛岸英告别了妻子刘思齐及同事亲友,踏上朝鲜战场。这一天,正是岸英和思齐的结婚周年纪念日。
初到朝鲜,志愿军在两水洞战斗中打了一个胜仗,并发起了第一战役,给伪六师以歼灭性的打击,取得了入朝作战的初胜。紧接着,我军重创了美军第一骑兵师,在云山打了一个大胜仗,志司上下一片欢腾。毛岸英在工作中,刻苦努力,不畏艰险,不搞特殊,深受彭德怀和志司官兵的喜爱。美军不断加强对志愿军司令部的侦查,毛主席电告彭德怀要警惕敌人的空袭。这天下午,美军侦察机,在大榆洞上空盘旋了一个多小时,情况异常,志司首长决定马上进洞隐蔽。毛岸英和高参谋为处理电报,抢救作战文件,而滞留在志司指挥部,四架美军野马式战斗轰炸机突然飞临,投下上百个凝固汽油弹。顿时,熊熊烈火奔腾涌起,眨眼间蔓延成一片火海!毛岸英和高参谋壮烈牺牲。
毛岸英牺牲后,彭德怀和志司党委商量后,亲自起草电报,把这个事件向周总理和中央军委作了报告。毛泽东听到这一消息后,强压深痛巨创,掷地有声:老百姓的儿子可以血洒疆场,我毛泽东的儿子为什么就不能呢!最后交待先不要告诉思齐。入夜,毛泽东独自一人给岸英点燃蜡烛,抱着儿子的遗物,老泪纵横、痛哭失声……彭德怀奉命回国,向毛主席汇报朝鲜战况及毛岸英牺牲的情况,毛泽东同意把岸英的遗体埋在朝鲜的意见,认为这样对广大志愿军官兵对中朝人民间的友谊更有意义。志愿军胜利归国,但刘思齐却没能看到自己的丈夫,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匆匆跑到了毛泽东面前询问,毛泽东明白不能再瞒下去了,他把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告诉了刘思齐。“不!我的岸英啊!你还活着!”刘思齐悲天悯地一声哭喊,解开了三年的谜团!
为治愈心灵的怆痛,刘思齐考取了莫斯科东方大学,回国后,她向毛泽东提出想去朝鲜为岸英扫墓,1959年2月,在毛岸英牺牲的第九个年头,刘思齐终于来到了岸英的墓前,她抚摸着丈夫的塑像,想起了临行前,毛泽东送给她的《蝶恋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