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料:编剧郑州论坛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发言稿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8日17:40  新浪娱乐微博

  尊敬的各位编剧老师和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按照会议要求,我是最后一个发言,来之前也是做了一些准备,但是两天的会开下来以后,我觉得我事先准备的有些话题已经没有必要在最后的发言当中再重复了。因为我觉得我们这两天的会议,包括大会的主题发言,我们的小组讨论,大家讲的、谈的和说的,大家的观点和共识,都和我事先准备的发言稿有很大的重复性。就是我所想讲到的问题,实际上在我们的论坛和讨论当中,都已经被大家反复地阐述过了。这样一来,我觉得我们时间很宝贵,所以重复是没有必要的,艺术上的最大的忌讳就是重复,讲话也是如此。那么讲些什么呢?我觉得从最后一个发言者的角度,他应该有对本次会议做一个总结的任务。所以我想我就利用这样一个最后发言的机会,结合我参加这次会议的感受,把我们这两天的会议做一个简单的会议小结。有些共识性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一下,有些需要继续研究探讨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梳理。我想从这个角度来做一个不太长的发言。不知道这个角度是不是满堂老师所说那个角度。结合参加这次会议的体会,我想讲这么三条:

  第一,我们开了一个非常好的会议。这个会议好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它有“五好”:时机好、主题好、组织方式好、会议地点选得好、大家的发言好。时机好我指的就是我们这次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成立以后的第一次论坛,选在了我们六中全会召开以后,全国全党都在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都在共同的来热议文化发展繁荣这样一个话题的大的背景下召开的,确确实实这个点打得很好,这个时机选的很准。在这样一个氛围之下,在党中央做出了发展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这样一个时机,我们来研讨电视剧的繁荣发展,本身我们应该是学习贯彻的,同时它也体现出我们这个电视剧作为这个艺术门类的创作者们高度的责任感、政治敏感度和我们的繁荣文化的热情。这个时机确实好。所以我们这个会议,因为时机选得好,也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关注,来了很多除了我们业界的同仁以外,新闻媒体、相关单位、电视台等等,都积极与会,确实时机很好,扩大我们这个会议的影响。同时,这也是我们电视剧界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一个具体的体现。这是第一“好”。

  第二“好”是主题好。我们这个会议的主题设计的是非常切中当前电视剧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话题,就是题材的当代性,我们把它细分成历史题材的当代意义、年代题材的当代阐述,当然现实题材就不用说了,那更是直接观照现实的了,还有创作与收视的关系等等,我觉得这是我们当前电视剧创作、生产、管理当中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我们在座的都是编剧,我觉得在整个电视剧的生产环节过程当中,编剧是我们电视剧的第一生产力,一个电视剧最初的创意,写什么和怎么写?肯定是先在我们的编剧的脑子当中酝酿出来的。所以我说,一部作品,特别是我们的电视剧,它的思想含量、文化含量、艺术水准取决于我们编剧的思想文化和艺术水准。那么在当前电视剧创作这样空前繁荣的态势之下,我们面对这么多观众的需求,我们写什么?我们给观众提供什么?这确确实实是每一个作家、每一个编剧第一位要考虑的问题。当然我们的文艺方针是百花齐放的,是各种题材、体裁、风格、样式都可以竞相绽放。但是在电视剧的发展过程当中,在电视剧这个题材,这个样式所最适合的这样一个表现的题材当中,在中国老百姓对电视剧的观赏需求当中,最迫切的、他们需要看的和喜欢看的这些题材当中,我觉得现实性、当代性、当下性应该是最值得我们编剧关注的一个方面。这就是我们编剧委员会设计第一次论坛的主题。

  那么从这两天会议大家的讨论当中,我想这是共识,从我们电视剧的发展,从电视剧所取得的经典作品、成功的典型作品当中,也证明了这一条。我们做过统计,在中国电视剧当前各种题材都非常丰富、多样化的情况下,每年我们在对全年的题材进行梳理的时候,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永远都是本年度题材创作和播出的主流和主导。这不是说有什么硬性要求,当然我们有提倡的力度。我想这个主要的原因是不是有这么几条:一个就是从电视剧这个艺术样式诞生那一天起,从它赢得老百姓喜欢的那一天开始,就是以现实题材打响的。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中国电视剧繁荣发展的历程,不长,也就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年。从最初引起万人空巷的电视剧《渴望》、《编辑部的故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直到近年来的《金婚》、《士兵突击》、《激情燃烧的岁月》等等,你回过头来看看和数数,就是凡是在当时能够引起轰动,而且后来又在我们电视剧的发展历程当中变成经典作品流传到今的,80%都是现实题材作品。我们不讲题材有决定性的意义,也不讲题材决定论,那都比较激进。但是我们从实际出发来分析的话,这确确实实是我们每一个电视剧创作者应该认真研究的电视剧创作的根本性问题。

  那么为什么电视剧题材的当代性、现实性和当下性,会成为作品成败的很关键的因素?就是选材的因素,有的时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觉得也是有这么几个原因:一个就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现实主义传统。这一条我觉得不仅仅是我们的电视剧,在中国文化当中,现实性恐怕是一个非常深的烙印。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对现实性的东西这么感兴趣?我觉得我们还是从历史这个角度来理解可以找到原因,主要就是中华民族这么几千年来发展过程当中,多灾多难,艰难困苦,我们始终都是在为生存、为发展日夜地劳作、抗争,自然灾害、内忧外患、生存的困境等等,所以说我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中国人的发展过程,在过去始终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他们很少有像衣食满足之有仰望星空的畅想,那种玄思。所以老百姓关心眼前,关心当下,关心此刻,关心自己的生存和命运,推而广之,关心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这一系列的生存方式,决定了我们中国文化的现实观照性的强烈特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我们的文艺作品反映现实,这不是一个外在强加的任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基因。

  认识到这一条,我觉得我们把电视剧做得更好,不得不从题材的角度首先考虑。当然,我们党的文艺方针、文化方针,也是强调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就是我们讲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这个方针和方向也是当下指向,我们的文化传统一直在强调文以载道,也以文化人,也是强调文化的、一种现实的指导功能、教育功能。所有这些历史的、文化的、自然环境形成的,都给我们的当今的文化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所以很多的编剧有的时候总觉得我们写什么?写什么好写?写什么观众喜欢?我觉得这个问题如果从最简单的角度考虑,就是老百姓最喜欢看的,他最关心的,对他最有触动的,就是眼前、当下和现实,就是我们这次论坛所要论述的当代意义、当代阐释。推而广之,我觉得不仅仅是指现实题材,现实题材是更加直接可以接触现实,我们的历史题材当中也有现实观照,我们的年代剧当中也有现实的意义,这都是我们现实题材创作的引申和发展。所以我们编剧委员会成立以后,选择的第一个论坛的主题,现实性是非常准确、恰当,也是我们当前电视剧创作的当务之急。从高层次来讲,我们是紧紧抓住落实党的文艺方针这样一个主题,文艺要为人民群众服务。从我们电视剧艺术形式的特征上来讲,这也是我们这种艺术方式最擅长的一个题材。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们把题材的当代性和现实性问题研究好、开掘好,对于每一个编剧来讲,在选择题材的时候应该是一种首选。我们这次两天的会议,对这个主题的论述,有很多同志讲的非常精辟,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结合我们这么多年电视剧发展,结合收视,还有刚才我们湖南台也讲到了,接地气等等这些话题,这是共识。所以我讲第二个“好”,就是我们的主题好,它的重要性、紧迫性选的都很准。

  第三个“好”是我们这次会议的组织方式好。这次会议的组织方式不是一个官方的组织形式,是我们业界的,作为一个行业协会,作为一个学术团体,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我们自己的领导机构,我们自发自愿组织起来的这么一个编剧委员会,再由这个编剧委员会召集我们业界的同仁,共同来召开的这么一个会议,所以它不是组织行为,它没有强迫性,大家都是自觉自愿的,都是争先恐后地来参加这次会议。这是我们电视剧作为这个产业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阶段的时候,一个最可喜的现象。今天参加了这次会议以后,我发现大部分编剧对我来讲都是很生疏的面孔,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过去的组织方式更多的是体制内的,是通过各部门层层的,我们有我们的组织形态,广电局、电视台、作协、文联,是这样的一种文化管理方式。那么随着我们的文化体制改革之后,随着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的程度,社会化的管理将是我们国家整个管理要转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前不久,我们中央不是也做出了《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的决议》嘛。同时,衡量一个产业是否成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它行业组织的成熟制度。所以今天我们能够以一个我们业界自己组织的这样一种会议方式来研究电视剧的发展,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这个事业的兴旺,我们这个产业的壮大,说明电视剧它在中国的成熟度。社会化管理是我们的方向,文化管理改革的目标也是要加强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组织形态就是学会、协会、研究会、工作委员会这类组织。

  那么从去年以来,我们电视剧界就相继成立了编剧工作委员会、导演工作委员会,我们年底还要成立演员工作委员会,20年前就成立的制片工作委员会。这样的话,到今年年底,电视剧这个行当可以说社会组织程度基本健全,而且从现在来看,运转良好。从今天这个会议来看,也是成绩显著。所以我说我们这种组织形式体现了我们这个事业、产业的成熟。同时参加完这次会议之后,我还发现了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很多作家编剧们确实现在已经是以一个自由职业者的身份来从事电视剧的创作,很多人是独立的,说是自由撰稿人,或者叫独立的、没有任何组织形式的作家,这也是我们看到的一种新鲜的气象。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如果不发挥我们行业组织的力量的话,简单仅仅依靠政府系统的管理部门,有些工作是做不过来的。比如说我们发一个通知,我们做一个决定,现在来讲,它还是要按照组织程序运行,总局有什么通知,要发给各省的广电局,广电局再发给各电视台。再扩大一点呢,文联、作协再发。发不到我们在座的这些自由撰稿人的手里,自由作家的手里。所以我们有了自己的行业性组织,我们的这个渠道就畅通了。这是第三个“好”,我们这个组织形式好。

  第四个“好”是我们这个会议地点选的好。选在河南,大家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厚重的中原文化的氛围,同时,就是我们这短短两天的会议,大家也感觉到,我们这次会议,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我们高规格的接待,不仅仅是会议地点、伙食住宿、服务水平,基本上我们觉得是有求必应。而且昨天晚上河南省的书记、省长亲自出面,来接见和宴请我们编剧委员会的会长、副会长和我们的理事们。这个规格是破例的,省长亲自出面,而且在前期我们编剧委员会联谊的时候,只要是编剧委员会的领导来,都是省长一把手亲自出面。这个规格说明了什么?不是因为我们在座的各位有何德何能,也不是我们个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多大,这说明我们现在整个全党、全国,整个国家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说明我们各级领导看到了文化发展的迫切性,同时也是他们的一种远见。再说的近一点,实际上我们今天能够受到这样高规格的接待和荣誉,是电视剧它的影响力给我们带来的。

  昨天的会议上有同志谈到,中国目前广大老百姓日常的文化生活的分析,75%业余生活是在看电视,在看电视的人群当中又有75%的人选择是看电视剧。这样一个庞大的观赏人群,说明什么?说明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一种迫切的需要。所以我昨天晚上受到这种高规格接待以后,我就想,与其说是对我们协会这次会议的尊重,不如说各级领导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这样一种关切,看到文化对老百姓的重要。所以从中也使我们感到我们电视剧从业人员一份非常艰巨而崇高的责任和任务。当然,明天大家还要参观我们河南一些文化,还要领略中原文化的特征,同时我希望我们各位编剧如果有计划的话,有创作想法的话,也能够通过这次会议,为河南这样的一个特定地域的题材能够有列入创作计划的,不妨贡献一份作品,以答谢这次会议河南对我们的厚爱。

  第五个“好”是大家的发言好。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一个会议的质量取决于与会者,一个论坛的质量取决于每一个发言者的水平。通过这次会议我发现,不只是我们的老作家,有丰厚的生活经历、创作积累,我们的年轻的编剧现在也为数不少,甚至可以说中青年编剧在我们这个电视剧创作的队伍当中现在已经占到了主流和骨干,他们也有非常新鲜的思想观念,对艺术敏锐的感觉。这样一种互补性的发言,使我们对我们论坛的主题有了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开掘,讲的非常好。

  所以一个论坛,能够做到这“五好”,我想这已经是非常圆满了。我觉得在我最后的发言中,应该首先对我们这个会议做如上的总结,希望这也是大家的共识。

  第二,就是我们这个会议标题上的兼题,我们这个论坛是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的精神,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当然六中全会的决议很长,一万七千多字,我们也不可能在会议上全部宣读,相信大家在下面已经做了认真的学习和思考,这个从大家的发言当中也都体现出来。但是我想利用这个机会,结合我自己的学习体会,我觉得六中全会的决定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我们从事文化工作的,从事电视剧创作的同志应该认真学习。在今天这个场合,我想把六中全会当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论述再跟大家来一起学习,来说一点个人的体会。六中全会当中,我觉得跟我们的电视剧创作关系最密切的,对我们搞创作的同志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是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的有这样三个论述:

  第一个论述就是六中全会决议当中指出的,要创作生产更多的优秀作品,这是繁荣文化的重要标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每个同志发言当中都讲到这句话,那么怎么做到是发展繁荣呢?多出优秀作品这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一条,我为什么说我们这个会议的时机好呢?今天我们这个会议就是研究要多出优秀作品的。繁荣发展没有作品做支撑,没有代表作来体现,没有精品力作来诞生的话,那这个繁荣发展就是空的。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发展繁荣的标志,这个重任在我们各位的肩上,这是第一条,我们需要认真学习的。

  第二条重要的决议,其中讲到这么一个论述,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我个人认为,如果说跟我们的关系最密切的来讲,文化自觉指的就是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要有明确的文化使命感。这个文化的使命感就是对社会、对观众要有社会责任、要有社会担当。那么文化自信,我觉得就是指我们在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的过程当中,要坚定信心,不能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作为文化资源这么丰厚的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我们完全有理由在文化建设上给当代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很多同志在发言当中也讲到这个,那些文化资源不多的国家,像韩国这样的,它们作品的国际影响力都很令人刮目相看。那么像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仪之邦就是文化之邦啊!我们的文化含量这么丰富,以至于其他国家的文艺创作也要从中国的元素当中去吸取创作元素。有的同志就讲到了,“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功夫熊猫》就成了美国的,打的那么响。”所以在我们这么丰厚的文化面前,我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提的非常好。这是我们实现文化强国,增强我们作家的责任感、使命感的很高的要求。我觉得这是第二条重要的论述。

  第三条重要论述,也是跟我们电视剧创作有关的,就是六中全会决议当中提到的,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四句话是给我们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我觉得这四句话,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编剧在决定你的作品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这样一个前提下,应该给自己确定的一个高度。满堂老师在讲话当中讲到,一个作品、一个题材首先要有切入的角度,然后再有把握的尺度,然后再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的温度,很好。我觉得如果再加上这四句话,这个作品就有了高度。要引领风尚,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就是对社会上那些不良的现象,对那些道德沦丧现象的谴责、指责、抱怨和不满当中,我们要发挥我们文艺作品对世道人心、对世风、对道德,对我们这个社会要发挥出它的影响力,这就是引领风尚。服务人民就不说了,现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权益这是作为公民必须保障的基本权益,国家有责任、有义务来满足。所以我们六中全会当中,对我们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这样高的要求,提出这样高的标准,我觉得我们每一个电视剧的创作者应该努力去向这样的目标,向这样的高度去努力。在有了非常好的角度,把握了非常好的尺度,又有了温度的这样一种艺术的技巧之后,再有了这样的高度,我想一个作品应该说就是成功的作品。

  六中全会这三条重要论述,当然还不止这些了,我个人学习体会以后,我觉得跟我们作家、艺术家,跟我们编剧关系最密切,最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领会、理解的应该首先是这三条,就是一个作家的文化使命感、社会担当意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程度,以及对自己作品的社会影响的责任心。而且这三条也确实是我们当前电视剧创作出现的一些不良、不好的现象,就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匡正这些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大家都讲到,到现在确实有些剧叫“骂声与收视齐飞,狗血与利润同在”。有这种现象,大家都说这个剧不好,一边看一边骂,但是它的收视还很好。所以有些下面的同志给我交流,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写不写?怎么写啊?其实这个答案我知道,在每一位作家的心里早就有了,谁都不愿意担当这样的骂名来获取利润,不要说我们这些有文化自觉,有文化担当的作家、艺术家,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他都有羞耻之心,在利益面前,中国人从来都是鲜明的,就是在我们的文化当中,从来都是鲜明的。对见利忘义,对那种不择手段、不顾廉耻的行为,从来都是受到斥责的。

  所以我觉得,其实我们在题材这个问题上,我经常碰到很多同志问说我说这个题材能不能写?这个题材能不能写?我觉得很多人在问这个问题的同时,其实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就是说我们如果一个作家对自己写什么都没有把握,在不知道应该写什么的状态下,那你怎么进行创作呢?所以与其说是广电总局有尺度,不如说这个尺度实际上是在我们每一个作家心里当中早就有了。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我觉得这是跟我们的文化和产业的结合有关系。过去靠文化盈利那是不可能的,或者是很少,那么我们搞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我们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让文化变成了一种产业之后,它就有利润。但是从文化产业化发展以来,就是商业性、产业性,对文化作品思想精神内涵的这样一种侵蚀从来没有断过。往高了讲,这是一个义与利的关系,往眼前讲,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正常的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我觉得每一个编剧首先要问的不是这个题材批不批,不是这个题材为什么承担了骂名还有收视,我们到底是要追求收视来担骂名,还是不要骂名也不要收视,不是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我前面讲到的六中全会当中的三条论述,就是你所写的作品是不是能够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如果是这样的功能,这个题材你不用问任何人,你就大胆地去写。那么你写这个作品的时候,你是不是出于一种文化担当和文化自觉,有没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果你没有这种自信,就不要写这个题材。

  所以我说,实际上我们这个电视剧的题材尺度、内容审查尺度、评价标准尺度,不在管理部门的各种规定当中,是在我们每一个作家、艺术家的心里,是在最后老百姓的口碑,最终的评判标准。当然这是说的一个道理,实际上这些问题我们也还在不断地解决。比如说我们现在正在进一步制定新的评判标准,我们对这个单纯追求收视率的现象也不断地有所批评,同时要制定出能够克服这种弊端的一套新的管理模式。当然这些都需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包括我们最近总局发布的关于对娱乐节目的一些新的管理规定。这是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我们既然是在六中全会召开这个背景下召开了这个会议,我们对六中全会决议的主要内容应该有所学习、有所了解、有所领会,而且结合我们各自的创作实际,我们要有所思考。

  第三,通过参加这次会议,我了解到很多信息,这个信息也确确实实是很重要的。大家交流的这些创作体会,大家交换的这些创作意见,大家对电视剧的创作生产提出的这些疑问,不仅仅是创作上需要解决的,对于我们管理部门来讲,也是有很大启发意义。在这些信息交流当中,第一是说明我们确实搞创作啊,如果信息不通,闭门创作,肯定这种方式也就不适合我们当代信息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密可保,没有什么话可守得住的,信息迅速的传播渠道,传播之快、传播之广是过去不能想的。那么在这样一个便捷的信息社会当中,也是利弊都有,比如说一些不实的信息、不确定的信息、似是而非的信息有时候也传播的比较快。比如说跟我们电视剧创作有关的,大家都非常关心的数量的问题,电视剧创作的数量。首先大家都知道一条,中国是当前世界电视剧生产大国,产量第一,这个没问题,但是第一是多少?这个就说不清楚了,有人说是一年一万八,有人说是一万二,有人说一年两万四,我看不同的报纸上都是不同的数据。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最近一段时间,普遍的我们业界和新闻报刊都在讲这个话题,就是说中国电视剧今年的产量就要突破突破多少,有的人说已经到了两万了,有的人说今年可能是三万,有的人言之凿凿的,还有整有零。我听了以后,我都不知道这些信息是从哪发布的。当然,关心数量是应该的,我们有一个总体的评判。

  那么今年到现在为止,来的时候我从我们电脑里调出了最确切的信息,是有所增长,但是不是像有些报道当中讲到的,要达到两万集,甚至三万集,没有那么多。一月到十月,我们电视剧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是11%,也就是说因为没到年底,所以没有最终的数字,从现在来讲,也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千多集。按照这样的速度,到第四季度结束的时候可能再多一点,我个人估算,可能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增长两千集到三千集左右,也就是这个数了。去年是14600多集,今年到16000上下就差不多,没有像报上说的那么可怕,又要崩盘啊,又要爆棚啦,没有!数量的发展,电视剧近年来始终是按照每年递增一千集这样一个增长速度在发展,有的时候今年多一点,1500,有的时候再下来是800,但是基本上是这样子的速度发展的。所以总体上它不是像大家说的那么可怕,没有那么高。

  可能因为有这么几个数字大家搞不清楚,就是在电视剧的管理当中,实际上我们有三个数字,第一个数字叫申报量,第二个数字是批准量,第三个数字是生产量,就是大家经常说的那个数字,这是不一样的。申报量指的是到一年结束的时候,全国各个电视剧生产机构,他们向各级电视剧管理部门申请要拍摄电视剧的数量,这个申报量每年大概在三万多集左右。但是批准量,就是同意拍摄的电视剧数量大概是两万集上下的数。完成量,就是我刚才讲的,去年是14600多集,今年可能到17000左右。有的人是把申报量当成了完成量,那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计划要做的,一个是做出来的,这不是一回事。申报量说明什么?申报量说明了电视剧创作机构的创作热情,说明了这个社会对电视剧投资的热度,它也是有意义的。今年的申报量确实是很多的,比去年的增长就不仅仅是我刚才讲的11%的数字了。就是大家的创作热情、投资热情,社会上各个部门要做电视剧的热情很高,但是不是所有的申报都会获得批准的,这个大家要清楚。同时从申报量和批准量的差别当中,你还可以分析出我们当前电视剧生产单位,他们对题材把握的成熟度。比如说你申报两万集,批准就是两万集,那说明我们现在制作机构和我们编剧们对题材把握已经是百分之百的靠谱和有把握了,这个题材我做我就报,那就没问题。现在可能还有落差,申报三万集最后批准两万集呢?就是还有一万集的题材申报没有被批准。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手续不全啊,这个题材过于重复的,还有就是自己不了解这个行当,没有这个资质的有时候也跟着一块儿乱报。所以我觉得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当然可能我们的编剧还不是很敏感,主要是制作单位比较关注这些数字。但是我们作为电视剧的第一生产力,作为编剧来说,确实应该要了解。了解这个对我们选材很有帮助,哪个题材比较热,哪个题材是一拥而上的,你通过这些比对、分析,可以规避一下,可以选择比较好的角度。我在这里也顺便讲一下,我们今年电视剧的产量肯定还要提升,但是不会像那些小报上登的那样,那些数字都是虚假的,以讹传讹。

  再比如说,经常碰到制作机构或者是我们的编剧,总之对某类题材允许和不允许、许可和不许可、能不能做,问到这个问题。在这儿我也想把这个问题给大家做一个介绍,题材管理确实是电视剧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说关心题材不仅仅是我们编剧的责任,从管理这个角度,也是我们的主要内容。对题材的管理,主要是从这样四个角度进行管理的:

  第一个就是要有规划。我刚才讲了,我们每年统计的结果,都是现实题材占播出的主流和创作的主导,这是始终不变的。所以我来之前我又看到一篇文章,说是某个月国家广电总局网站刊登的本月电视剧备案数,现实题材是零备案。从来没有过,不可能的!怎么可能呢?不要说现实题材是我们大力倡导的,就是在中国电视剧没有实行题材管理之前,90年代以前的话,电视剧是没有题材管理的也不发许可证,就是电视台做了,审查完了播了就可以了,就是那样的情况下,现实题材也是占主流跟主导的,没有零备案的问题,怎么可能呢!还有说古装剧井喷,这也不可能,题材管理首先是规划,我们要把每个月备案的题材进行梳理,然后向社会公布,哪些题材比较热门的时候我们给予提示,这主要是作为一种信息服务。这个规划是必要的,否则的话,我们电视剧的创作生态、题材生态会容易不平衡,大家一窝蜂的都去开掘一种题材,那也会造成很大浪费。首先是一种规划。

  第二个它是一种引导。题材管理的第二个作用是引导,就是我们要提倡、号召我们的制作机构、作家编剧,希望能够关注一些什么题材,希望能够多创作一些什么题材?是提倡、引导、号召的作用。比如说我们始终对青少题材、农村题材、民族题材都要大力提倡,提倡我们的作家多创作这一类的题材,提倡我们的电视台多播这一类的题材。因为这一类的题材现在正处于市场弱势,我们很多编剧辛辛苦苦写的本子以后,没有剧组拍,拍了以后我们有些电视台也不愿意播,因为这些题材没有号召力。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没有市场号召力,我们作为有社会责任感、有使命担当的作家就忽略这些题材了。特别是我们作为公益文化平台的电视台,就有提倡、引导、倡导,起这个作用。

  再一个目的是规避风险的,就是有些题材不见得适合电视剧来表现,有些内容比较复杂的题材,有些历史内涵、线索比较复杂,一些是非、善恶、美丑、正负交织在一起的历史题材、历史人物,不大适合用电视剧这种大众化的方式去表现,我们电视剧这个艺术题材,也没有能力在你的编剧跟表演当中去把这么复杂的问题讲清楚的题材,有的时候我们就会规劝制作单位最好别做。为什么?它是有一种风险,所以这样的一种提示作用,它是给我们的企业,给我们的投资者进行风险规避的功能。是起这样一个作用。

  再有就是信息服务功能。我们定期公布,然后大家都可以在网站上看到,这个题材有多少人在写,那个题材有多少人在写,重名的有多少,同类有多少,看了以后我来选择。所以题材管理,在我们的管理当中,不是允许什么和禁止什么的问题,是倡导什么、提倡什么,哪些多了哪些少了,多了的提示大家不要一窝蜂,少了的我们要想办法扶持。它是保持我们电视剧题材创作平衡,让我们这个领域保持一种健康创作态势的管理环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为什么要多说两句呢,因为题材跟我们每一个编剧的创作都有关,所以在题材的问题上,我个人认为能不能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作家首先具备的一种能力,就是你自己要对这个题材有判断能力。你先不用问说这个允许不允许,难道所有的只要是允许的东西你都可以写吗?肯定不是,我们不是还有高度嘛!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多说两句,因为我们总是接到这样的询问,这个行不行,那个可以不可以。按照我们六中全会的要求,按照广大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需求,你来把握题材。最终,我觉得我们题材最理想的管理,就是把题材交给我们作家自己。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给大家做一些解释,就是说我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在选择题材的时候,有些编剧可能对我们电视剧的特征和性质还没有认识太清楚。你能有很高超的编剧技巧,你可能占有了一个非常稀缺或者罕见的题材,但是你要知道,电视剧这样的一个艺术门类跟其他艺术门类的不同之点,有些人就经常问这个问题,为什么小说可以写,网络小说也可以发表,怎么就电视剧有些限制呢?这个很简单,传播方式不同,电视剧我们虽然现在是产业化生产,从最初的剧本诞生来讲,它是我们带有鲜明的个人精神劳动成果印迹的这么一个作品,然后经过社会化生产,它变成一个产品。但是最终它和我们的服务对象见面的时候,它是通过国家的公共媒体,也就是通过各地电视台来实现它的最终作用。那么你想一想,电视台传播和网络传播能是一个标准吗?能是一种传播方式吗?能是一个社会效果吗?肯定不是。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电视剧实际上它是一种公益文化,不管它现在给我们的制作方带来多大的利润,但是最终的实现渠道它是用国家购买的方式,然后通过我们的国家媒体,无偿地让我们的观众来享受。公共文化服务。那么公共文化服务,首先是公共利益、公共需求,标准是公共标准,这样的特征,你就要考虑我有一些小众的东西,一些边缘性的东西,一些另类的东西,一些个人生活体验痕迹非常强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大适合公众传播,你可以去写博客,你可以去写网络小说,你可以发表任何其他的方式,但是做电视剧是不大适合的。不是说这个有对错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研究电视剧的生产方式、创作方式、播出方式,它的价值实现方式,要研究这些问题,不能仅仅说我就是技巧,我就是艺术,那还不够。

  不对一个艺术门类的整体的、完整的产业链,不对它的所有的特征做出分析之后,那时候你的题材把握确实是不准的,确实是自己心里没底的,那只能到处问行不行,最后问来问去,自己心里没底,也是似是而非的,怎么他的行我的就不行,怎么播的就行,我们这个没播就不行呢?所以我觉得我们在研究电视剧这个艺术门类的同时,要研究它的整体特征。我过去就讲过这样的一种对电视剧整个特征的理解,我说从创作角度来讲,电视剧是我们剧作者个人的精神劳动,它是按照文艺创作规律来创作。从生产的角度来讲,它是社会化生产的,它得有人投资啊,不像你写完小说就完了,得有人投资,从生产的方式是产业化的生产。从交换的方式是企业的交换方式,有买有卖。从最后传播的方式又是公益文化传播方式,文艺创作的,社会生产的、公益传播的、商品流通的,种种特征体现在这个当中,那你就要考虑这个题材适合不适合电视剧的表现形式。

  所以学习的任务、研究的任务还是很重的,今天不是我们的专题讲座,所以我也不可能把有些问题讲得太细,我就是说跟创作有关的,跟题材有关的,跟我们今天这个主题论坛有关的,能够想到的跟大家做一些交流。还有就是自己的驾驭能力。除了我们这个样式本身它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之外,电视剧也有它的劣势,它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包罗万象的,所有的社会现象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现的,这是肯定的。小说所擅长的那种语言的深刻性,那显然是电视剧所不具备的,所以小说容易写的深刻。所以文学家有时候经常嘲笑我们这些影视工作者,说我们浅薄嘛!这不一样,媒介不一样啊,我是影视,你是语言。再有一个问题就是你自己的驾驭能力,这个题材确实很好,你自己的文化修养、生活积淀,能不能驾驭这样一个题材,这也很关键。不能说别人能写的那我也可以写,还有一个自身能力是否匹配。所以在题材这个问题上,我们实在是有太多的话题,有创作的,有管理的,等等等等,都有。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些专题性的研究、专题性的研讨,我们电视剧编剧委员会在明年还会有专门的论坛。昨天晚上我们的会长、副会长开会的时候说,我们这次会议是一个论坛,我们明年还要搞一个讲坛,我们要请有成就的、有经验的编剧委员会的这些优秀编剧们,要讲自己的创作体会。就像我们今天上午高满堂老师啊,像我们邹静之老师啊,像其他专家讲的那样,确实有针对性。我不懂创作,所以我也不能讲什么,就讲一些皮毛。

  总体上来说,我觉得我们电视剧的繁荣、发展,应该说形势是很好的,作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文艺门类,受众最广,投资最活跃,产业形态最完善,我们的行业组织也最完善,我们有这么广大的观众喜爱,还有我们今天在座的这么多具有实力的编剧力量,再加上我们六中全会做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议,在这样好的形势下,所以中国电视剧发展好的前景应该是非常乐观的,所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自己的作品去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实现我们六中全会提出的目标,有待我们各位共同努力。我就做这么个简单的小结,谈一点个人的体会,谢谢大家!

(责编: 长亭)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