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别管男女老少、文化层次高低,看电视剧《笑傲江湖》无非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读过《笑傲江湖》的,一种是没读过《笑傲江湖》的。仔细想想,也对,正是这两种人的差异才造成了对央视版《笑傲江湖》看法的不同。
昨晚,随着刘欢的一声“咿呀——”,40集的央视版《笑傲江湖》终于告别了荧屏。然而,关于“江湖”的争论仍在继续,其中焦点当然离不开那个被改得面目全非的结尾。
一说结尾——
金庸迷:结尾成了老套路非金庸迷:正必胜邪,蛮好的
一些金庸武侠小说的忠实拥趸一直对央视版《笑傲江湖》的不忠实于原著精神耿耿于怀,而黄健中对最后两集结尾大动手术,更是引起了他们的不满。不过,没看过金庸小说的人却表示能接受这个结尾。
观众李奇(金庸迷,看过5遍《笑傲江湖》):编导好像非要显示自己高明不可,来了个张冠李戴,让岳不群杀了任我行,又让令狐冲和恒山群尼一起杀了岳不群,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完全违背了金庸原著的内在精神。书中岳不群本想害令狐冲和任盈盈,却死于仪琳剑下,而任我行则是狂笑而死,这种结果出乎人们意料,而且又有很深的寓意,而在剧中完全变成了正邪双方的大决战,恐怕黄健中在执导《笑傲江湖》之前看了不少的武侠片吧?本来挺好的故事,在他手里硬生生地给改到老套路上去了。
观众齐蓓宁(非金庸迷,但读过《笑傲江湖》):我觉得没必要拘泥原著,但单就结尾两集来说,相比起来我还是喜欢金庸原著中的那种感觉。尤其是最后表现令狐冲和任盈盈携手逍遥江湖,小说中的描写就是让人感觉很美好,而电视剧里非得安排两个人模仿曲洋和刘正风那样,一人坐一个山头上弹琴吹箫,有点太做作了。而且,最后一个镜头是以美丽的风光作为定格,就差没打出“欢迎您到某某山来”的广告词了。总之,没有演出“笑傲江湖”的精髓来。
观众刘蓉(非金庸迷,从未读过任何武侠小说):我觉得这个结尾挺好的,最后正邪双方交战,当然是大侠战胜伪君子,这段戏拍得挺惊心动魄的,而且武打戏拍得比一般内地电视剧逼真多了,也比港台剧精致一些。最后是令狐冲和任盈盈两人琴箫合奏,其乐无穷,这种意境让人感觉很美。
二说全剧——
金庸迷:这个“江湖”让人失望非金庸迷:这个“江湖”很大气
观众路东方(金庸迷,最喜欢的武侠小说即《笑傲江湖》):我一直认为《笑傲江湖》是很难拍出读者心中的“江湖”的,别管是港台的还是内地的,所以我也没抱太大期望去看央视版《笑》剧,结果还是让我失望了,因为该剧如果只是演员形不似也就罢了,没想到连剧情、人物性格都改动这么大,可以说,把精华部分都丢了,却把糟粕部分给捡回来了,看来黄健中真的是个“武盲”或者是“金庸小说盲”,本来人家金庸的小说就像一个天生丽质的美女,经他一整容给整得越来越丑了,真是糟蹋东西。
观众张强(金庸迷,自称对武侠小说颇有研究):央视版《笑傲江湖》糟就糟在打破了所有的悬念,让人毫无期待感可言。比如任盈盈的提前出场以及她和令狐冲的提前产生感情,比如左冷禅的戏过多,使得阴谋都成了“阳谋”,其实金庸的小说本身就是个很好的剧本,连改都不用改直接搬上荧屏就有很大的悬念性、观赏性。
观众张惠贤(非金庸迷,一位老年观众):央视拍的电视剧一贯很大气,比如《三国演义》《水浒》等我都很爱看,有人说《笑傲江湖》和《水浒》有点像,那又有什么不好?以前看过一些港台的武打剧,比如前一段中午播的香港版《笑傲江湖》,那些侠客们老是在房间里说话、打斗,演来演去老是那么几个人,每个门派似乎只有三四个人。央视就不同了,拍的画面很精美,场面大,气势也大,故事又很吸引人。根本没必要去想它像不像原著,你就当它是一部普通电视剧来看,就挺好的。
三说演员——
金庸迷:演得不好并非演员的错非金庸迷:李亚鹏让人刮目相看
观众李奇(金庸迷,看过5遍《笑傲江湖》):李亚鹏终究还是演不像放浪不羁的令狐冲,任大小姐有点形似,却让早出场增加的那些情节以及假扮风尘女子等几场戏给毁了,还有岳不群的伪君子真面目似乎一开始就写在脸上,剧中其他人还一再提醒观众“这是个伪君子”,其实小说里并没有表现得这么善恶分明,这些人物身上其实都表达了金庸的一种寓意,任我行、岳不群、左冷禅代表的就是那些为了权势、利益而制造了自身悲剧的人。倒是林平之演得不错,开头那些正常人的戏好演,就是后来变成半人半鬼模样之后,他的表演还是挺像的。不过,演员即使演得再不像,责任终究不在他们身上,一是导演挑选演员问题,二是编导改编剧本时就没有把握住人物性格,这不是演员的错。
观众刘蓉(非金庸迷,从未读过任何武侠小说):我一直挺喜欢李亚鹏的,不过,过去他在那些青春偶像剧里,顶多也就靠长相好、个头高引起观众的注意,这次演令狐冲确实让人刮目相看,我觉得他是认真地在演,而且演技比以前有了很大长进。其他演员像许晴、巍子等人都不错,虽然别人告诉我在原著中任盈盈不是这个形象,小尼姑仪琳也应该更含蓄一些,可我觉得对于没看过原著的观众来说,只要演得好就行,至于像不像那是另外一回事。(本报记者孔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