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昨晚,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了《大宅门》第四集。在这一集中,“同仁堂”正遭受着发展存亡的危机:白草堂被查封,白家大少爷身陷囹圄,景琦被绑票……随着《大宅门》的热播,同仁堂这一百年老店的神秘面纱正被轻轻掀起,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姿态进入公众的视线。
4月15日,40集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开始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这部描写同仁堂老乐家奇人奇事的电视剧,因其导演郭宝昌特殊的身份和人生经历以及豪华得令人目眩的演员阵容,早在拍摄之中即吸引了圈内圈外人们关注的目光,近期更是被众多媒体轮番热炒。此次《大宅门》正式亮相,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据了解,前一阵子播出的《铁齿铜牙纪晓岚》就引发了广大游客对北京纪晓岚故居的强烈兴趣。有消息称,一些外地游客来京后专门前往大栅栏一睹同仁堂百年老店的风貌,甚至到同仁堂品“宅门文化”的热潮也有望掀起。
同仁堂说:药铺不像明星不需要炒作
昨天下午,记者特意来到位于前门外大栅栏的同仁堂药店。该药店副经理贾文生告诉记者,药店毕竟不是饭店,药店近日的业务销售量并没有因为《大宅门》的开播而出现上升趋势,目前客流量也没有显著增加的迹象。
贾文生进一步解释说:像同仁堂这样的老字号,信誉是靠多少代人的努力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岂是短时间炒作就能成的?再说,药店经营商品的特殊性,也不允许有炒作的成分。
一位正在购药的顾客则说,抓药不是买时装,也不是当歌星,岂能赶时尚流行的风头去炒作。
同仁堂说:同仁堂得益于《大宅门》不公平
当记者提到有人认为媒体热炒《大宅门》,是给同仁堂做免费广告时,同仁堂集团宣传处副处长金永年提出这样的观点:《大宅门》描写的是白家的家庭历史变迁,对于不熟悉同仁堂历史的普通观众来说,他们是不太会关注两者之间的联系的。同仁堂药店副总经理贾文生则认为,同仁堂有着329年的历史,它源远流长的“宅门文化”绝非媒体一时的炒作所能撼动。同时,同仁堂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曲折的历史变迁使得它具有了不同的魅力。从这一意义上说,《大宅门》的热播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同仁堂的高知名度,媒体片面地强调同仁堂受益于《大宅门》是不公平的。到底谁炒谁,还说不准呢!
《大宅门》引发新名词“宅门文化”
《大宅门》和同仁堂之间谁更得益,目前谁也说不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大宅门》里所展示的“宅门文化”却浮出水面。
那么,百姓心目中的“宅门文化”是怎样的?记者在同仁堂药店门前采访了来往十多个行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都谈到对白家老爷子为维护同仁堂百年老店这块金字招牌、毫不退让地与官府叫板这场戏印象尤深,非常钦佩老店那种“炮制虽繁却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高尚医风,并连连感慨如今这样的风气正江河日下。
有关专家认为,《大宅门》中较好地表现了“宅门文化”的基本精神,“宅门文化”始于宋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在商贾之道上有着许多独到之处,比如他们倡导的诚实守信、童叟无欺、扶危济贫的立店之本以及在义和利之间,以义取利的经营理念,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大宅门”是一种民俗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铁梁说,“大宅门”是跟平民大宅院和街道胡同相对立的,这些高门大户往往比较独立。它在宅第建筑、风俗礼仪和婚丧嫁娶等方面体现了最典型的京味上层阶级的民俗特点;同时,它的民俗仪式行为也必然地带有时代的特点。
另一方面,在这些深宅大院中,上演着一幕幕中国近代以来北京发展的历史图景。“大宅门”中不乏有爱国的民族资本家,他们充满辛酸血汗的个人奋斗史很好地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变迁。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他们在对抗国外资本的控制、抗御外敌入侵等方面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与此同时,这些民族资本家身上也烙有民族传统的印迹,摆脱不了民族传统对他们的制约。
“大宅门”还不是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世喻认为,自从清兵入关以后,北京城分为内外两城,清朝满族官员住内城,汉族人住在外城,同仁堂就在前门外。“大宅门”人兴起得益于明代发展起来的商业。随着商业、服务业的兴起,使得一部分平民阶层通过经商等手段发家致富,成为腰缠万贯的富家巨贾。以后,这种泾渭分明的区域划分变得模糊。但总的来说,“大宅门”还是被新兴致富阶层继承下来,一般的文化人很少会搬到“大宅门”去居住。至于“大宅门”是不是一种文化现象,这一点尚有待文化界证实。其疑点有二:一是“大宅门”往往是单家独户,缺乏像平民大宅院那样户户相连的联系性,这使得“大宅门”缺少一种文化上的共通性;二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须具备文化上的特色,像平民宅院文化一样,具有鲜明的特征。(本报记者张宏江摄 实习记者王金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