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十年磨一剑,我这么多年可能磨的就是一根针,不过,是那种扎下去就见血的针”。
4年前拿到《大宅门》的剧本时,陈宝国感觉,针差不多磨到火候了。他处于一种极其亢奋的状态中,“剧本写得太好了,我除了吃饭、上厕所,其他的时间就抱着剧本不放,当时是52集剧本,我是一气给读下来了。”
至今他依然庆幸得到了传奇人物白景琦这个角色。“一个演员从一张白纸,到有所知,到走向成熟,其中应该有一些很重要的点,白景琦可能就是标志我成熟的这么一个点,甚至有可能是我演艺生涯的一个高峰。在某种意义上,我感觉之前我所演过的形形色色的角色,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是在为这个角色做积累。”
在中国的影视界,陈把自己定位为“不是一流演员,但要努力往一线走”,他始终心气儿很高,认为自己还有很多的潜力可挖掘,还有很多创造的可能性, “表演技巧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我也不缺乏表演经验,而且到了这个年龄,我还有对世事的理解,对人的理解,所以,如果上天赐我一个良机,我一定会牢牢抓住,向世人证明我的能力。”
《大宅门》来了,陈宝国听到机会在敲他的门。
但是,陈宝国没有想到,那次《大宅门》只拍了几集就因故夭折,现在的《大宅门》实际是另起炉灶的第二个版本。但与这部戏的缘分没有那么容易了结,第二次拍摄,陈宝国还是白景琦的最终人选。原来的演员阵容中,只有陈宝国、蒋雯丽保留了下来。
为一个角色准备四年,又拍戏十个月,这个过程漫长得足以谈一场恋爱,也足以让许多激情平息,而陈宝国一直保持着最初阅读剧本的那种兴奋感-- 拍戏拍了20多年的这位老演员,承认并非每次拍戏都能进入到这种状态。在无锡拍戏时,陈宝国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格外地高,有时甚至近于苛刻,服装、道具、布光……一点差错都不能出。“人生中能有多少个200多天?何况这个200多天,可能是你人生中最珍贵的一段时光。我希望一切都尽善尽美。”陈说。
媒体报道说白景琦是个“不给钱都演”的角色,陈宝国故意卖了个关子,纠正说:“不是不给钱都演,而是倒给钱都演。”他笑道。“当然,我最终还是拿到了中央电视台的钱。”
白景琦的生活原型是编剧、导演郭宝昌的养父,也是郭一生中最崇拜的一个男人。《大宅门》写了他从生到死的一生。他生下来就笑,所以被祖父起名为“ 琦”,通“奇”.他的经历的确起伏跌宕,充满传奇色彩。白的最后一场戏是立遗嘱,回顾自己的一生。陈宝国至今对这段台词记忆深刻,背起来依然朗朗上口:“我自小顽劣,交日本朋友、杀德国兵,与仇家女私定终身,最终被慈母大人赶出家门,闯荡江湖、自立门户……独创药方32张,济世救民、兴家旺户、为某某(剧中某女人)蹲过清朝大狱,为某某(剧中某女人)坐过民国大牢……” 陈宝国说,就这一段话,你可知这个人干过什么事,经历又多么坎坷,而你也可以想象,他得是什么样的性格才能干出这些事来。
陈宝国认为,白景琦应当是一个可以进入中国电视人物画廊的形象,在以往的电视屏幕上也很少见到他这样人物的出现。
“这人活得潇洒、痛快、磊落,这样的男人不会太多。”陈宝国感叹说。但他描述起白景琦来小心翼翼,“这个人的性格太多侧面,你可能一说就错,就把他给说浅了,或者给说单一了。而且,我相信,用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角色肯定不是个好角色。”
说犹如此,更何况去演?在陈宝国的演艺生涯中,白景琦确实是挑战性很大的一个角色,除了这个核心人物本身性格复杂之外,还因为他和这个大家庭中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在他身上,交织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比如说主要的女性,就有母亲、堂姐、妹妹,还有四个妻妾。“分寸感的把握就要求比较高,比如,虽然都是老婆,但对每一个老婆,他的态度肯定都有差异。”陈宝国说。
不过,处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一直是陈宝国的强项,他自己也非常钟爱别人对他表演“亦正亦邪”的评价,在不久前播放的电视剧《罪证》里,陈宝国饰演中年男人罗培石被认为极其传神,那种尴尬、不安、掩饰的眼神让人印象深刻。
演了这个白景琦下来,陈宝国的感觉比罗培石还要好,“尽心、尽力、尽兴 ”。
“我想达到的表演境界是‘灵魂出窍’,那种感觉是在喜怒哀乐之外、在剧本规定的动作之外,将那个人物的灵魂演出来。”
说起早年,陈宝国经常拉起一副架势说:“话说二十年前。”这也不是在故弄玄虚,八十年代早期,陈就因主演《赤橙黄绿青蓝紫》里的青年工人刘思佳而成名,在那个没有偶像的时代,刘思佳多少带了点青春偶像的感觉。二十年来,影视界风云变幻,按陈的说法是“不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早年的一些朋友,今天不少都不知在做什么,但陈宝国这张脸不仅没有被大家看腻,人气还在上升,他已经感到很幸运了。“不过我现在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个人魅力能支撑这么久,那是不同角色的艺术魅力在感染人。”
“有的角色沾演员的光,有的演员沾角色的光,我总是后面那种。”陈宝国嘿嘿笑着说。 (南方周末 杨瑞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