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拍摄之初就引起媒体和观众注意的《大宅门》正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播出。众多明星大腕的加盟,使该剧颇引人关注。而此前,一些已经观看过此剧的专家学者也对该剧赞不绝口。
著名作家陈建功对剧中演员的表演给予肯定,他说:“我平时很少看电视剧,这次看《大宅门》后有了些震动。斯琴高娃是我一直比较看好的表演艺术家,我觉得她每次都能演活一个角色。刘佩琦饰演的白颖宇塑造得也相当成功。《大宅门》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每个人都不是简简单单的,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一直以来都是电视剧从小说中吸取养分,作家为此沾沾自喜。但《大宅门》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是作家该从电视剧里学点什么的时候了。”中国文史馆研究员白少帆认为:“北京曾是这样的一座城市——大而无当,骄而不横,有深有浅,互相包容。拿这四大特点来形容《大宅门》,也不会太过分。北京有很表层的东西,比如天桥、王府井,一目了然,可操作性很强。《大宅门》更多的是些深层次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填补了一些空白。”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迅说:“搞电影研究的,用良心话讲,通常有一种瞧不起电视剧的心理。总觉得它不如电影那样精雕细刻、讲究画面感。《大宅门》的画面感非常强,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郭宝昌是电影导演出身,从业经验很丰富,他在《大宅门》当中是找到了感觉的。为了这个题材,他打磨了几十年。他又当导演又当编剧,对题材的琢磨和利用是非常用心的,换个人来干,都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不难看出,《大宅门》不仅在普通观众,而且在专家学者中也掀起了一阵热潮。当然,大家看中的不光是片中曲折的情节和精彩的人物,而是《大宅门》中所蕴涵的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文化底蕴。胡晓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