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玫因执导《雍正王朝》声誉鹊起后,从北京来到上海落户已有两年了。两年中,她默默无闻,埋头耕耘,终于在党的80华诞之际,在申城又拿出了一部力作—20集电视连续剧《忠诚》。
一部是被历史尘封了200多年的清宫戏,一部则是表现当今现实生活的献礼剧;一部揭 露了封建宫廷内部的血腥争斗,一部则是热情讴歌了一批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这两者一古一今,在题材、风格上都相距甚远,当记者问胡玫为何会180度大转弯去拍摄《忠诚》时,胡玫认真地说:“说老实话,拍摄《雍正王朝》,我忙了整整3年。本想逃到现实生活中去松口气,但没想到还要累!”
泪流满面
胡玫说,两年前,当她接受上海有关方面邀请,决定把作家周梅森被中宣部评为建国50周年献礼长篇小说第一名的《中国制造》搬上荧屏时,她一口气看完了原著,竟激动得泪流满面。她被作品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胆识所震撼,为作品所表现的改革进程中的种种曲折和艰难而感慨,同时也为作品所展现的一批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党员干部形象所感动。小说令人回肠荡气,感慨万千。但把这部优秀小说搬上荧屏,把文字描写变成鲜活的人物,困难很大。
首先,艺术之家出身的胡玫对省委、市委、县委等这一系列党员干部群体的生活不太熟悉,而《中国制造》描写的主要就是这些党员干部。胡玫说:“要让那些为官从政者真正认可剧中着力塑造的人物,让他们心服口服,这是这部作品拍摄的最难之处。”为此,她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深入到上海、深圳、河南、大同等地,接触了上至省、市委书记,下至厂长经理、普通工人。尤其是当胡玫和大家共同学习了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心里顿时豁然:无私奉献的共产党人,不正是“三个代表”的执行者、实践者吗?找到了这一“戏魂”,胡玫更自信了。她个人贷款70万元,和拍摄单位共同投资,决心打造一部精品力作。
舍命拼搏
谈到《忠诚》的拍摄时,胡玫说,她原想拍现实生活的戏会轻松点,没想到去年底一开机就困难重重。为了能在今年“七一”期间抢出此剧,剧组首先抢拍的就是夏天抗洪救灾的戏,但此时已到冬天。如果大队人马南下去拍,时间不允许,经费也不充裕。剧组来到上海附近的长江边,顶着呼呼作响的寒风,在潮水中拍摄。经过计算,剧组在滩地上临时搭建的屋棚,在涨潮时只能坚持半个小时,否则就会被潮水吞没并被席卷而去。数十位演员喝了酒、喝了姜汤下水了,在冰冷的浪潮扑腾。胡玫含着眼泪指挥,尽管她叫哑了嗓门,但江风太大,大家根本没法听见。幸亏事先作了安排,戏总算能顺利拍摄。但此时,扮演县委书记田立业的陶海却冻昏了,他被大家拉上岸时,闭着眼睛只想睡。在场的医生给了他两下重重的耳光,把他打醒了。因为,如果此时一睡,很容易心脏犯病猝死。戏停下了,正当胡玫犯愁时。又有一人挺身而出,穿上红背心跳入江中,主动当起了陶海的替身。他就是共产党员、制片主任唐国亮。胡玫的眼睛又湿润了……
上下齐心
说到这里,胡玫说,为拍这部献礼剧,剧组上下都有着一股子劲。这也许是剧中的党员形象在感召着大家。主演张国立、焦晃两人都分别扮演过康熙皇帝,这次也甘为“人民公仆”,担任新、老市委书记。焦晃扮演钟超林,脑子兴奋得整夜整夜失眠,人累到极点,还一丝不苟地琢磨台词。张国立对自己扮演的高长河也全身心投入,从不迟到早退。因为第一次演党员干部,他不敢掉以轻心,用他的话说,一部戏演砸了,几部戏都救不回来。扮演钢厂厂长的张孝中,本来就在钢厂工作,也积极出点子,为戏贡献了不少生动的语言、细节。小演员陈伟栋戏也很多,他也和大家一样,经常熬夜拍戏,从不叫苦。
胡玫说,这部戏拍摄前开了多次剧本研讨会,周梅森、瞿新华等七易其稿,精益求精。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有关领导也十分支持,作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她曾问应该以什么标准拍《忠诚》,一个领导对她说一个字“好!”,你认为怎么好就怎么拍。就冲着一个“好”字,她就为《忠诚》整整忙了两年。(本报记者 俞亮鑫/文 胡晓芒/摄)
图为胡玫近影。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