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视频描述
视频排行
新浪娱乐讯 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央视经济频道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不仅政治家、专家、学者对它给予了高度评价,“民间”及网络更是形成一片热议之势。新浪娱乐特推出该片每集精华供网友欣赏。以下为《大国崛起》第4集完整介绍: 三百年前,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煌,并开始对遥远的西方产生了兴趣。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那么,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对于这个岛国来说,高速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又意味着什么呢? 本集片名:第四集 工业先声 这里是英国西北部的一座滨海小城,它的名字叫格里诺克,1736年,工业革命之父、万能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先生就出生在这里。今天,这座城市美丽而安宁,港湾中停泊着许多漂亮的游艇,街道上汽车稀少,人们生活闲适平静。 不过,大约三百年前,这里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由于靠近欧洲烟草中心的格拉斯哥市,格里诺克的出海口位置显得非常重要。港口中大型帆船你来我往,城市里载货马车喧嚣奔腾,酒馆里商人们吞云吐雾、高谈阔论。瓦特的祖父和父亲就是这些商人中比较成功的两位,他们从事的是格里诺克最红火的烟草贸易。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有很多像瓦特家族这样的家庭,在新教思想影响下,开始努力创造财富,追求利润,他们想以现实的成就与上帝沟通,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弄钱是人生的主要之事。” 如果进一步扩大眼界看,就会发现瓦特的父辈们在格里诺克与美国的弗吉尼亚之间进行的贸易,仅仅是英国全球贸易中一个小小的部分。1686年时的一个统计表明,当时有近一半的英国船只都在从事美洲或印度贸易。这是当时让所有国家都会眼红的生意。 采访:英国伦敦大学王家学院 教授 安德鲁•波特 我认为“光荣革命”带来了政治稳定的局面,其最重要的结果就是普通国民感觉有一个他们可以信赖的政府。由于对政府持有好感,国民愿意纳税来支持政府。他们更愿意承担必要的赋税支持国家对外作战,特别是在18世纪初期与法国和西班牙作战。 1763年,通过英法七年战争,英国才将挡在自己面前的法国和紧跟法国的西班牙暂时搬开。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评论说:“从战争结束起,英国较其周围国家重要还是不重要,已无关紧要。因为英国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欧洲强国,不再仅仅是德国、俄国或法国的对手。” 有史以来第一次,英国把自己看作是世界性的大国了。 采访: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 教授 理查德·哈丁 英法七年战争对英国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是海战第一次,对欧洲的外交格局产生了决定性作用。西班牙和法国再不能忽视英国的力量,如果对英宣战,他们就会失去重要的领地。 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使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为了能经受住这种考验,几乎整个英国都被动员了起来。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你必须想办法发明,在工业中你们大有可为,……” 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因为这个行业的产品与普通人的生活最密切相关。为了以更快的速度生产,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新的发明一个接着一个,英国开始一步步接近“工业革命”的起跑线。 采访: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 教授 米歇尔·亨特 旧式的纺织生产单位非常小,一般以户为单位,妻子、孩子甚至连丈夫一家人在一起织布。但随着飞梭和珍妮纺纱机等发明的出现,生产规模就大大扩展了,更多的人能在一起工作。这样就出现了工厂模式,为以后的工厂模式打下了基础。 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极大地提高了手工工场的效率,并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诞生。但是这些工厂却有着共同的局限,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靠近河流的地方作为厂址,这是因为到18世纪初,能够使机器运转的动力源,还是人类已经使用了将近两千年的风车和水排。这种依靠自然界提供的动力源,严重制约了生产。因此,哪个国家能最先造出适应工业化需求的动力机器,那它就将在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那台能够启动新时代的机器,将会在怎样的机缘汇聚下诞生呢?率先跨入工业时代大门的英国人,究竟为此做了哪些准备? 事实上,当整个英国,甚至是整个欧洲,都伸直了脖子,盼望那台可以产生无穷动力的机器的时候,最终制造出“万能蒸汽发动机”的詹姆斯·瓦特先生,却正在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1773年3月,瓦特先生的合伙人破产了,这不仅使他失去了稳定的收入,而且不得不变卖家产来还债。37岁的瓦特抱怨说:“我还有妻子儿女,眼看自己变得雪染双鬓,却没有任何固定的职业来供养他们。” 采访:中国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 杨豫 1773年的秋天,瓦特又遭遇了一次家庭的变故,和他共同生活了九年的妻子去世了,而且给他留下了六个儿女,与他共同合作的工厂又破产了,这个时候,他的生活落到了最低谷。有一位朋友推荐他到俄国去工作,他说:“我眼下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而我又这么贫困。我感觉到非常苦闷。” 但是英国,这片让瓦特先生沮丧的故土,此时也许会让一个不成功的商人离开,却不会让一个将会带来无限商机的发明家走出自己的视野,因为,它早已准备好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各种机制。这些机制,如同一张巨大而细密的网,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和技术都搜罗到了英国。其中,专利保护就是重要的一种措施。 采访: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历史学 教授 罗伯特·福克斯 专利最早产生于16世纪,但在16和17世纪申请专利并不常见。自18世纪以来专利申请才普遍起来,变得重要了。申请专利的目的很简单,即保护一项发明,使它保持新颖。专利给予发明者约15年左右的保护期,在此期间,他的发明受到保护,其他任何人不得仿冒。 晚年的瓦特,生活非常富庶。但是瓦特财富的主要来源,不是制造蒸汽机的工厂,而是被广泛转让的高效能蒸汽机的发明专利。 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对英国发展影响深远,直到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这个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的国家,依然将科技创新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在全球高新产品生产国中位列第四。 而250年前,英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奖励,使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种对新技术、新发明的狂热崇拜之中。一本英国刊物称,“工程技术的贡献大于战争和外交;它的贡献大于教堂和大学;它的贡献大于抽象的哲学和文学;在改变社会方面,它的贡献大于我们法律所作的贡献……” 在这种全民性的崇拜中,一个新兴阶层表现得最为虔诚,因为技术和发明与他们有着最为密切的利益关系。这个阶层当时被叫做“工厂主”,今天被称为“企业家”。 1773年,正是他们中的一员挽留住了想要前往俄国的瓦特,他的名字叫马修·博尔顿。 采访:中国南京大学世界历史系 教授 杨豫 博尔顿的索霍工厂在伯明翰,伯明翰是当时英国的小五金生产的中心,博尔顿的工厂有1000多个员工,他主要是生产小五金器械,甚至包括望远镜之类的产品,但是,博尔顿非常有眼光,他看到英国工业正在兴起,许多新的工厂需要新的动力,于是,他就决定转产蒸汽机和加工机械。 后来,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的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当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时,他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国王不解地问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陛下。” 正是具备了这种远见,博尔顿极力挽留住了穷困苦闷的瓦特,他在写给瓦特的信中说:“我将为发动机的竣工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我们将向全世界提供各种规格的发动机。您需要一位“助产士”来减轻负担,并且把您的产儿介绍给全世界。” 采访:英国传记作家 珍妮·尤格罗 马修·博尔顿和詹姆斯·瓦特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两人能够走到一起是工业历史上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一页。詹姆斯·瓦特心思细腻,做事动作迟缓并且非常容易焦虑。他常常会灰心丧气。 他会将工作放到一边,感觉好像要彻底放弃了。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修·博尔顿热情洋溢,生气勃勃,与人相处得很好,总是很乐观。当瓦特说:“不会起作用的。”博尔顿会说:“当然会成功的,只要再试一下就行。” 博尔顿与瓦特的天作之合,让瓦特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但是,如果瓦特只有一双技艺出众的手,那么,万能蒸汽机还是不会诞生。因为在瓦特之前,工匠们已经发明了蒸汽机,但这种蒸汽机笨重粗大并且耗煤,只有煤矿才勉强用得上。 采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研究员 袁正光 在近代科学诞生的几千年当中,人类的活动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模式:生产、技术、科学,也就是说凭经验进行生产,在漫长的生产过程当中,提炼出技术,然后在改进技术的过程当中产生科学。这是一个凭经验办事的过程,所以走了不少的弯路和错路。 瓦特没有重走人类几千年走过的弯路,为了对旧式蒸汽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瓦特曾钻研过力学、数学、化学,做过系统的实验并仔细计算过气缸的热效能。为什么瓦特会使用这样一种以前的工匠们根本不会想到的方式来进行发明创造?他对于生产、技术、科学三者关系的认知从何而来?在瓦特研制蒸汽机之前的一个世纪里,正是欧洲历史上一个科学鼎盛的时期。从17世纪中期开始,近代科学在一批巨人的推动下产生。在这批科学巨人当中排在最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他就是艾萨克·牛顿。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里是牛顿的故乡,传说牛顿就是看到这颗树上的苹果落地而受到了启发。虽然,直到今天,这颗树上最大的苹果也不会超过成人的一只拳头,但是,它丝毫也没有妨碍剑桥大学的这位旷世奇才,在17世纪带来一场科学的革命。 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己最著名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深奥难懂的书中,牛顿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大定律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运用这些定律,牛顿把星星、地球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都放在了他的天平上。 采访: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 教授 米歇尔·亨特 牛顿体系的本质在于,地球和其他天体都按照相同规律运动,并且可以量化计算。你可以将太阳系的任何一部分拿出来,根据规律进行计算,从而精确地预知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方式。 “我们被放在这有如戏院的世界上,每个事件的起源和缘由却完全隐瞒不让我们知道,我们既没有足够的智慧预见未来,也没有能力防止那些使我们不断受伤害的不幸事件发生。我们被悬挂在永恒的疑惧之中……” 这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休谟的一段话,它为我们真切地描述了当时的人们看待世界的被动心态。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艾萨克·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牛顿通过自己的伟大著作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他告诉世人: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采访: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历史学 教授 罗伯特·福克斯 但是如果你一定要我说一个(最伟大的科学家),我想应该是牛顿。牛顿带来,至少是坚定了我们的信念,无可怀疑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规律、受规律支配的宇宙中。这为18、19世纪乃至我们当今诸多科学领域的研究铺平了道路。 采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研究员 袁正光 以牛顿为代表的近代科学诞生以后,人类社会飞速发展。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资产阶级统治的不到一百年间,所创造的生产力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 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牛顿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不久之后,牛顿就被选为英国最高的学术团体----英国皇家学会主席。欧洲的知识阶层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而牛顿发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方法。 法国的一位学者在读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后,对牛顿几乎产生了像对神一样的崇拜,他向每一个来自英国的人打探牛顿的生活细节:“他吃饭么?喝水么?睡觉么?和凡人一样过日子么?” 作为一名科学家,牛顿头上的光环可以说放射出了世界上最为绚丽的光芒,然而,对于他身上的那些与英雄人物并不协调的弱点,除了专门的研究人员之外,其他人便知之不多了。 采访:英国皇家学会 秘书长 史蒂芬·考克斯 我觉得,艾萨克·牛顿可以说是个很不随和的人,他的许多轶事证明了这一点。他曾经与当时另一位著名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争吵过,争论某个主意是谁第一个想到的。有故事说他特别不喜欢胡克,把他的肖像都毁掉了,所以我们今天能见到四、五张牛顿的画像,而胡克的画像却一张也见不到。 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出殡的那天,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涌向街头为他送行;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在教堂合唱的哀歌中,王公贵族、政府大臣和文人学士们一起向这位科学巨人告别。 目睹了牛顿葬礼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为之深深感动,他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 整个社会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 1765年,牛顿去世后30多年后,一种全新的蒸汽机在瓦特的手中诞生了,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不仅比原来的蒸汽机少用大量的煤,而且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后来人们把解决了工业化核心问题的瓦特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瓦特也被称为“工业革命之父”。 采访:美国耶鲁大学 教授 保罗·肯尼迪 当蒸汽时代和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它推动着业已领先的英国继续前行,让这个小小的岛屿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进一步地超越了其他各国。 变革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原先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工作,被分解为专门的工序,每个工人只需完成特定的一道工序并不断重复。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的各个行业相继实行了工厂化,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整个英国仿佛形成了一个被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的链条。当蒸汽机启动了英国之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持续带动着这个链条,并最终将英国推向称霸世界的顶峰呢? 就在瓦特和博尔顿对蒸汽发动机进行最后完善的时候,伦敦,一个50岁的学者正在对自己的文稿进行出版前的修订。这份文稿可以看作是一台特殊的发动机,一台思想的发动机,它将为人类财富的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正是它使得工业化不再停留于发明机器和制造产品的阶段,而真正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意义。 文稿出版的时间是1776年,名字叫做《国富论》,它的作者是亚当·斯密,一个相貌普通、生活刻板,但是对人性却有极其深刻洞察力的经济学家。 采访:中国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教授 《国富论》中文版译者 杨敬年 亚当·斯密认为:人类经济,活动主要的动机,就是谋求个人的利益,谋求私利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他用了这么一句话,就是说“屠夫、酿酒商、面包师给我们提供食品,他不是出于仁慈,而是为了从我们得到回报。”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经济生活中,通常并不会考虑他对社会利益起了多少促进作用,他盘算的是他自己的好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努力,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原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最终会促进社会利益。“自由竞争”这个今天已经被人熟知的概念,成为贯穿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基石。 采访: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教授 尼古拉斯·克拉夫茨 他最著名的观点就是:看不见的手。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个体间的自然交易将会创造出高效的资源分配模式,并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收入。 《国富论》提出的控制经济生活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简单地说,就是今天经济学家常常讲的市场供求规律。根据这个理论,亚当·斯密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对外贸易战略。 采访:美国耶鲁大学 教授 保罗·肯尼迪 亚当·斯密认为,我们可以继续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征服(其他领地)以及保持独有的垄断地位来赚取金钱,但是如果选择了自由贸易,我们可以挣到更多的钱。而且,如果我们让别人有钱了,他们就能够向我们购买更多的产品。 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 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后来被瓦特和博尔顿所代表的新兴阶层推崇到了神圣的地位,他们是从亚当·斯密的理论中获得最大利益的人。当他们在西方各国的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时,亚当·斯密的理论开始对这些国家的政策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形成了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采访:中国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教授 《国富论》中文版译者 杨敬年 斯密的理论是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以前发表的,它起了一个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世界强国。世界霸权国家,也使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国富论》出版12年后的一天,伦敦刚刚下过一场阵雨,雾都的空气霎时变得新鲜而清爽。这天晚上,职务仅仅是一个海关官员的亚当·斯密,应邀去一位公爵家里做客。客厅里的王公贵族和商界巨贾,几乎掌握了英国经济的全部命脉,英国当时的政府首相皮特先生也在其中。当斯密下了马车,步入客厅时,原本散坐四处、谈笑风生的绅士们,立即停止了话题,大家把眼光都投向了斯密,并纷纷站起向他致意,斯密不好意思地说:“先生们,请坐。”这时候,已经站在斯密身边的首相皮特认真地说道:“博士,您不坐,我们是不会坐下的,哪里有学生不为老师让座的呢?”。 1815年,英国人打赢了一场震动世界的战争,这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亚当·斯密对英国的贡献。 这一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对于这一轮新的英法较量,有人这样评价:“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 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许是这次战争最好的注脚:拿破仑曾嘲笑英国是一个“小店主”的国家,但是这位法国英雄却没有想到,无论自己用多么强大的力量,采取什么严格的封锁措施,也难以阻挡“小店主”国家的产品涌入它要去的地方。拿破仑更不愿承认,即便是自己的军队与英国人面对面作战时,法国人身上穿的军服,也都是来自英帝国的棉纺织品。 采访: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 教授 理查德·哈丁 事实上,在战争中,英国为参战国提供了军服、枪炮和其他产品,而整个欧洲正是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因此当战争结束后,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产业大国。 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率先采用取消贸易限制的办法来扩大国外市场,也就是用取消别国产品输入英国的限制,来换取别国取消对英国产品的限制。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 采访: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教授 尼古拉斯·克拉夫茨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种经济的自由化是在英国早已取得了在工业领域绝对的领先地位后才得以实现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我们才进入了自由贸易的时代。 为了实施自由贸易政策,英国用武力迫使一个又一个国家打开了大门,迅速扩张成为一个“太阳不落的帝国”。在这个帝国里,一个以英国为核心的商业贸易圈逐渐形成。英国的经济学家杰文斯1865年曾这样描述: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南部,现已扩展到地球每个温暖地区。” 居高临下的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扩张,反过来又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工业化的进程。到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工业化进程,也改变了英国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时间第一次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而火车和汽船则开始代替马车和帆船。1814年,世界上第一个蒸汽火车头在英国诞生;1830年,蒸汽机车开始在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铁路上奔跑;到1851年,英国已经拥有22个铁路网络,铁路总长度约13000公里,相当于今天中国6条京广铁路。 普鲁士的国王曾羡慕地说,“不列颠……的经济地位发展到了国民生产和国民财富为古往今来任何国家所不能比拟的高度。” 采访:中国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 钱乘旦 我们可以这么说,就是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是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呢,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这里曾经有一座563米长的巨型建筑,但令人惋惜的是,1936年的一场大火把它彻底毁灭了。今天,残存的雕塑只能静静地伫立在风中,面对每日缓缓升起的朝阳,追忆往昔,感叹世事的沧桑。 这处废墟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水晶宫。它始建于1850年,完全用钢铁骨架和平板玻璃组装而成,在19世纪中叶,水晶宫是欧洲最宏伟和最富想象力的建筑。 1851年5月1日,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汇集在它的穹顶下。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聚会,人们相聚目的是为了展示进步和繁荣,155年前那次盛会的准确名称是: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当时的中国人把它翻译为“炫奇会”。 采访:中国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 杨豫 这次伦敦博览会开幕以后,可以说是人潮涌动,展出的展品可以说是不胜枚举,除了艺术品,和来自国外的各种动植物以外,主要展出的是英国的工业产品,包括轮船的模型啊,机车的模型啊,还有各式各样的机床,这标志着英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也标志着英国的工业革命取得了成功。 万国博览会开幕式成为整个伦敦的节日,万众喧腾中,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这位18岁登基时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女王,一直到82岁才去世,命运似乎要让她完整地见证和享有英国的荣光,维多利亚女王伴随英国走完了19世纪。这位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除了养育九个孩子、怀念早逝的丈夫、让遍布欧洲皇室的子孙们称她为“欧洲的祖母”外,在国事上,被认为几乎什么都不做。而恰恰是这位看起来什么都不做的女王,让那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了力量,开启了至今都让英国人津津乐道的维多利亚时代。 1851年5月1日,女王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晚上回来后,42岁的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历史上最隆重的日子,最美丽最堂皇的日子。” 然而,就在英帝国看似如日中天的时候,太阳已经在悄悄倾斜。越来越庞大的殖民地在为英国提供巨大的发展资源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拴在它身上的巨大包袱。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逐渐高涨,这个包袱终于压弯了帝国的腰身。 采访: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教授 尼古拉斯·克拉夫茨 到1850年以后,人们发现要是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新增的殖民属地对帝国本身而言并没有多大价值;他们只是增加了帝国需要管理和保护的资源数量而已。因此到了19世纪下半叶,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就指出了不列颠帝国的回报率或是利润率实际上非常之小。 采访:英国伦敦大学王家学院 教授 安德鲁•波特 到了20世纪40年代,英国做出了选择。它或者可以继续为其大国的地位和海外殖民地花费大量的金钱,或者将资金用于本国的发展。它选择了后者。最后,大英帝国不可避免地土崩瓦解。 也正是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更为棘手的问题是,自由经济模式与生俱来的缺陷,在20世纪给英国,也给世界带来惨痛而深刻的教训。 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