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剧成一代人回忆 红剧红曲盛行引模仿

2014年01月09日07: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对于珠三角的观众而言,不少人对于香港出产的电视剧都有独特的感情,不少70后、80后更是自称“港剧儿童”表示自己对香港影视作品的喜爱。

  本报记者更是采访了不少电视业业内人士从他们的视角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属于香港电视的盛极而衰的时代。

  型剧林立

  邵逸夫接手TVB后

  港剧进入全新类型剧时代

  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内地的电视剧产业远没有现在发达,而港剧几乎每一个类型的剧集都可以在国内造成一次轰动。虽然由丽的电视台打造的《大侠霍元甲》、《陈真》等剧集一度引领风骚,这些剧集的类型感不强,对于内地电视剧的影响比较小。自从邵逸夫接手TVB后,港剧进入了全新的类型剧时期。与邵氏电影一样,邵逸夫能够非常敏锐地把握住潮流,“短平快”地拍摄出观众喜欢的剧集。从此商战剧、武侠剧、市井人物喜剧等多种类型林立。对于其后的内地电视剧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电视剧类型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类型:江湖爱情

  代表剧集:《上海滩》

  《上海滩》是中国首部引起轰动的民国大戏。1980年这部剧集横空出世,席卷全亚洲。在中国内地,剧中人许文强的白色围巾和冯程程的麻花辫是那个纯真年代的集体回忆。其主题曲也成为传唱度、影响力最高的粤语歌曲之一,影响无数华人。直到今天《上海滩》仍然是经典传奇。1990年,香港评选上世纪80年代的十大电视剧集,《上海滩》力克《射雕英雄传》、《流氓与大亨》等名剧荣登十大电视剧榜首;1999年,马来西亚传媒界评选20世纪华语电视剧集100强(前10名按照先后次序,后90名排名不分先后),《上海滩》位列第一。

  类型:家庭情感剧

  代表剧集:天地三部曲

  现在流行的大家族在一个大家族里的感情故事、兴衰历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丽的电视台的《大地恩情》系列就已初见雏形。但这些剧集虽然聚焦具有代表性的家族但在剧情编辑上偏向拖沓。很快TVB就推出改进版的家庭情感剧集。与丽的出品的家庭剧相比,TVB的家庭剧明显更加倾向于贵族家庭和商战。这完全是现在流行的偶像剧的前身。人物的设置、时代背景的带入和剧集节奏等各种布局都是现在流行偶像剧的“教材”。由戚其义的“天地三部曲”系列,从《天地男儿》、《天地豪情》到《创世纪》,不仅捧出罗嘉良[微博]、陈松伶[微博]、古天乐[微博]这样后来的收视保证,更是家族商战剧成为现代剧集中的主流类型。

  类型:武侠剧

  代表剧集:《射雕英雄传》等

  现在金庸的名字早已响彻大地,但是在当年的《射雕英雄传》黄日华[微博]饰演的愣头青郭靖与翁美玲饰演的俏黄蓉,成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两人也因此大红大紫。此后金庸小说被频繁地搬上荧屏,掀起了一阵武侠热,直到今日依旧有不少导演热衷于翻拍其作品。日后成名的“无线五虎”的苗侨伟[微博]、汤镇业、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均是从武侠剧中脱颖而出,撑起了港剧甚至是香港电影的一片天。

  类型:都市情感剧

  代表剧集:《斗气一族》、《真情》

  当今足以扛鼎华语喜剧电影的周星驰、吴君如[微博],当年都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部《斗气一族》中脱颖而出。同父异母的两家人因为机缘巧合住在一起,因为遗产对簿公堂,因为亲情又和好如初,两家的子女也是一直斗智斗勇,笑料百出。而另一部《真情》则是以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为背景,发展出连串人与人之间执著、宽恕、互爱与牺牲的故事,连演1129集、跨越5年时间,成为感动粤语区千万人的经典剧目。

  类型:行业剧

  代表剧集:《壹号皇庭》

  作为华语专业剧的开山之作,共分5部的《壹号皇庭》,聚焦在一班追求正义的律师身上,从庭上维护正义的唇枪舌剑,到法庭外生活中的种种感情考验,让一些原本远离人们视线的族群开始受人关注。在此剧成功后,香港TVB陆续开拍了不同类型的专业剧,如《妙手仁心》、《鉴证实录》、《烈火雄心》、《法证先锋》等均获得不错收视成绩,成为新一批的港剧经典。除了剧种新鲜外,这些专业剧也捧红了当时长期在无线二、三线徘徊的欧阳震华[微博]、陶大宇、林保怡[微博]、苏永康等人,使他们日后成为无线的一线小生、一线歌手,甚至是收视保证。

  类型:奇幻剧

  代表剧集:《先生贵性》、《卫斯理》

  在现代类型剧集被认为拍到极致之时,1996年亚视推出了由林正英、林文龙、文颂娴、杨恭如[微博]主演的奇幻类题材剧集《等着你回来》,成为此类题材的开山之作。这些以鬼神为题材,却讲述人性与人情的剧集,另辟蹊径地成为收视翘楚。而后罗嘉良的《先生贵性》、《卫斯理》系列更是成为此种类型剧集中的经典。

  (本报记者 范协洪、周昭)

  一曲风行

  热播剧主题曲

  成为外来工学粤语范本

  本报讯 (记者 林虹汝)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影视剧的影响遍及珠三角,剧情牵动人心不仅能令播出时出现万人空巷的盛况,每一出热播剧都有一曲主题曲成为人人传唱的“口水歌”。这些作品不光旋律动听、歌词贴近生活,而且有罗文、甄妮这些歌坛实力唱将演绎,难怪曲曲都能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回忆。

  上世纪80年代

  电视剧带热主题曲横扫颁奖礼

  爱国情怀牵动人心:在30多年前的夜晚,每当香港歌手徐小明那一句“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的歌声响起,真是比工厂上班的铃声、警察的哨子声还要管用,整条马路[微博]瞬时安静下来了,有电视机的房子里塞满了人。因为香港电视剧《大侠霍元甲》的片头曲开播啦!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这首由黎小田作曲、卢国沾填词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深入人心,它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唱出了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个个负起使命,这睡狮已渐已醒!”此曲当年风靡一时,不光横扫香港乐坛的各大颁奖礼,而且在内地乐坛也备受推崇。

  同样成为一个时代金曲代表的还有黄霑和顾嘉辉合作打造的《上海滩》。这首曲子是当时由周润发、吕良伟[微博]主演的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曲,剧红曲也红。此曲由当时香港乐坛的“巨肺”叶丽仪唱出,气势磅磅:“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曲调的大气,歌词的爱恨缠绵令作品一举夺得当年香港乐坛的多个重要奖项,至今盛传不衰。

  一曲亲情爱情故土情:随后,汪明荃[微博]一曲《万水千山总是情》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卡拉OK歌厅第一批“全民竞唱金曲”之一。当时,同名电视剧热播,剧中主演汪明荃所唱的主题曲是由顾嘉辉和邓伟雄打造。“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这首歌曲旋律朗朗上口不在话下,歌词写尽了神州大地的秀美风光,字里行间流露出广东人的故土情怀。它不仅助汪明荃一举红遍中国内地,而且令她成为一个时代集体回忆的标志性人物。令人想不到的是,此曲也成为了众多上世纪90年代初南下广东打工的内地人学说粤语的范本歌曲。

  同样,香港金庸剧的代表作《射雕英雄传之华山论剑》也以一首主题曲《世间始终你好》最先为内地非粤语人群熟知,而香港当红歌手罗文和甄妮也因此顺利进军内地乐坛。据不少老音乐人回忆,当时此曲的旋律和配乐是绝对一流的,但引入内地时却因歌词起风波。填词人黄霑生前曾在电视节目中介绍自己这首作品:“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但爱心找不到比你好,……真爱有如天高……它写爱情写得太直接了,和当时比较含蓄保守的社会风气不太符合。在推出初期,大家都很担心。”但事实证明,正是这种直抒胸臆的写法符合当时内地年轻人追求幸福的强烈心声,一经传唱就大受欢迎。

  上世纪90年代

  主题曲唱尽时代风云带热剧集

  上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香港电视剧的制作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剧集内容精彩、后期制作优良也带动影视主题曲成为不少乐坛巨星争唱的作品。比如,反映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大都会的家族剧《流氓与大亨》的插曲《婚纱背后》就由徐小凤一唱而红,成为卡拉OK厅的热点曲目。而作为当时炙手可热的乐坛学生王子陈百强所演唱的《一生何求》凄婉动人,令人对剧中黄日华和刘嘉玲[微博]的爱情故事以悲剧落幕倍感唏嘘。

  而郑少秋主唱的电视剧《誓不低头》的同名主题曲还推出了粤语、国语两个版本。而当时作为乐坛新人的梁朝伟更加因为主唱了自己主演的电视剧《新扎师兄》的主题曲《伴我起航》而形象加分。那时候,梁朝伟用稚嫩的歌声唱起的“哪吒不怕海龙王,幼狮不畏虎和狼……”也成为了校园里励志歌曲的经典。优秀的主题曲、插曲令剧集增色不少,间接推动收视率的上升。不少观众都表示,在精装剧集层出不穷的日子,一首动听的主题曲可能会帮助剧集增加知名度和收视率。

  到了上世纪末,TVB精心制作的100集热播长剧《创世纪》已经拥有多首主题曲和插曲,例如由罗嘉良主唱的《天地有情》和《我心仍痛》之外,还有吴奇隆[微博]演唱的《你不息爱我》、陈慧珊主唱《未明白女人》、古天乐演唱的《其实我明白你暗示》。这开启了电视剧后期制作的一个全新时期,精益求精的要求令影视剧的背景音乐也进入了更加细分的时期,令观众的观剧感受进入了“视听一体”的时代。

  行家如是说

  学港产剧工艺

  广东拍出《公关小姐》

  本报讯 (记者 莫斯其格、曾俊)据尼尔森统计,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仅香港翡翠台在广州地区占据收视份额已达五成,最高的时候,甚至有超过七成的广州人同时在收看翡翠台。广东珠江频道总监林建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说,1979年,香港电视和广东电视合作了第一届《羊城贺岁万家欢》,“当时广州城里万人空巷。”那个时候的电视人,一提到收视率,会把翡翠台当作一座很难跨越的大山。

  借鉴《欢乐今宵》

  制作《万紫千红》

  广东电视人坦然承认,借助毗邻香港之便,广东电视也较早得到经验借鉴,“当时广东台一位带队去香港学习的老领导后来撰文回忆说‘……才发现,香港电视剧就是精神文化上的汉堡包,就是一种工业化、流水化的工艺。广东电视人学习之后很受启发,借鉴这种模式,推出了《公关小姐》、《情满珠江》、《英雄无悔》等电视剧并大受欢迎’。”

  此外,受香港电视的新闻节目启发,1986年珠江频道开办了早间新闻《早晨》,这是内地电视业最早的早间新闻;综艺方面,借鉴《欢乐今宵》的形式,广东有了内地首档周播综艺节目《万紫千红》,谭国治、钟新宁、黄俊英、卢海潮都是节目常客。还有了省港杯歌唱大赛,培养了廖百威、李达成、张莹等名噪一时的艺人。近年来,内地和香港电视在综艺方面的合作并未停歇,两台合办的春晚,也很受广东观众欢迎。

  港剧制作专业认真

  成内地学习典范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广东电视台大型节目部副主任黄宏透露,他也曾是“TVB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广东观众都追着看港产电视剧。” 后来加入到电视人行列后,黄宏跟香港无线台的电视制作人、主持人、摄像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接触和合作,在他看来,香港电视人给人最大的感受是“专业”,“那时的香港电视人,给人的感觉都是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现在的电视台都强调电视人要年轻、有创意,但同时我们又部分丢失了专业和经验的积累,而经验和专业性对电视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的香港电视人相对内地电视人来说,还是专业的标杆吗?黄宏认为:“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随着内地市场不断扩大,综艺节目和电视剧制作空间的拓展,内地影视业慢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香港电视人才流失严重,加上观众对香港电视的新鲜感减弱,所以内地影视业的受关注度已经超过了香港电视。

  原广州电视台总编室主任、现任广州飞扬影视公司(隶属广州电视台)总经理王建忠直言,刚刚去世的邵逸夫先生不仅间接推动了广东电视的大发展而且已经成为了一个奇迹,“他永远是电视人绕不过去的一个奇迹。”

(责编: sisi)
分享到:
分享到: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