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仁医2》完美落幕:穿越剧在压力中谱写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3日13:50  新浪娱乐
《仁医2》海报 《仁医2》海报

  新浪娱乐讯 《仁医》,曾经是2009年秋季档日剧的收视赢家,同时也是令人意外的黑马。医学、穿越、时代剧加上不新奇的爱情,这些元素没有一个被人看好,而当它们出现在《仁医》之中,一切都成为奇迹的催化剂。当年橘咲看着南方仁离去的背影、南方仁望着野风告别的背影,这些画面明明都在观众的意料之中,却无人不为之嚎泣。至今也没有人能够精准地总结出《仁医》如此牵动人心的王牌所在,当然也没有人能无视这种直戳心扉的动容之感。

《仁医2》完美落幕:穿越剧在压力中谱写奇迹《仁医2》剧照

  压力中谱写奇迹

  《仁医》的第一季给人留下太过完美的记忆,也留给观众太多疑问和期待,南方仁穿越的真正意义,头痛暗示的到底是什么,与坂本龙马之间会如何进展,与橘咲之间到底会否产生爱情,友永未来与野风的命运关联是否只是个巧合……带着诸多疑问,和过于期待而产生的不安,观众们在这个春天迎来了第二季,不只是急着去看到故事发展的心情,太多人在被日剧伤透了之后,总会把过度的期待赋予这等口碑优异的作品之中。而当我们终于随着它再度牵肠挂肚地度过三个月之后,6月26日,最后的两小时特别篇,《仁医2》给了你一个答案,看上那如同镶砌着锦缎的华丽史书合上的瞬间,终于得到了期待已久的圆满,也明白了这部电视剧拥有这等口碑的真正奥义——你无法找到这部剧最突出的亮点,但你知晓了一个美丽完整的故事、你感受到了真正属于日剧的精细的节奏、体验了真实而深入人心的情感、欣赏到了每一位演员尽力而完美的真切演技、耳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经典音乐……等等等等。每一个细节的诚意,铸就了这部电视剧的完美,即使结局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但《仁医2》依然稳稳地拿下了2011年春季档日剧的收视冠军,且刷新了记录(平均收视率达到26.1%,瞬间最高收视率发生在东京时间晚10时44分,达到31.7%)。

  在日本电视剧收视状况与日俱下的情况下,《仁医2》依然能获得如此出色的收视成绩,跟日本东北部大地震的发生不无关系。身处在突如其来的灾难引发的恐慌之中的国民,在这个春天继续治愈与鼓舞,而《仁医2》的尺度恰到好处:既不是受众过分年轻化的校园恶搞题材,也没有过多阴暗苦逼的内容,大多数情结宣扬的都是如何善意感恩地对待人世,如何为别人的幸福而试着去挑战极限,诸多细节都给人带来温暖和至于之感,这才是《仁医》的胜算所在。

《仁医2》完美落幕:穿越剧在压力中谱写奇迹《仁医2》剧照

  幸福感弥补些许乏味

  《仁医》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视剧?说它是时代剧,它并非完全还原历史;说它是医疗剧又背负着古代的局限感;说它是穿越剧貌似又没有那些俗套;说是爱情剧的话牵扯的其他情感又太多……当然我们还不能忽略的是: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漫改剧——虽然看到今天没人会想起它还有个漫画原著,更不会想去翻阅它。前文所言,《仁医》是一部涉猎了诸多俗套的设定却终究成为赢家的电视剧。到底其优势何在?恐怕剧中橘咲的一句台词可以解释:“如何才能让我一个人得到幸福?”的确,这剧是每个人寻找幸福的方式,显然他们意识中的幸福都不一样。现代人回到古代,乘着已知历史的优势、怀着不能改变历史的责任,这样复杂地过活,他的确有成为“圣人”的机会,却选择了开发医疗事业,在那个时代也沿袭着作为医者的信念,救死扶伤。这一点对于传统穿越剧而言,着实令人意外,也让人欣慰。而正是南方仁带给幕末的那些幸福,填满了现代的观众的心。而之所以如此,在漫画原著后期,稍显拖沓和重复的剧情让读者有些疲惫的这一弊端也被脚本家恰好地处理掉了。主题没变,中心没变,人物没变,但是在第二部中显然有了很多情节的进展,让观众继续牵肠挂肚。

  《仁医》的第一季,南方仁穿越时还是江户时代,明治维新前期,京都正处在动荡不安的时期,主要讲述了南方仁将先进的西方医学技术引进到保守的江户时代,面对着诸多百姓的不解与恐慌,出现了橘家这种愿意接纳新兴医学的存在。同时龙马和胜海舟这种历史人物的登场稍显传奇化,把枯燥不变的历史进行了艺术加工,但是关于明治维新这段历史,剧中并没有提及(且2009年《仁医》之时正值2010年的NHK大河剧《龙马传》即将接档,显然脚本家考虑到这个原由而不敢造次)。所以抛开了时代剧的残酷性和乏味性,成功地引导着观众们仅仅去关心剧情本身,被感情牵制。而到了《仁医》的第二季,讲述着南方仁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两年光阴之后的生活变化。转至幕末时代(实际上在江户到幕末的时代交替这方面存在BUG,但是考虑到《仁医》不过是一部艺术作品,所以也无人介意)坂本龙马的身份已经变化,池田屋事件发生,长洲藩处在极易爆发的状态,攘夷派的种种行动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剧情的发展舞台被引向了一个充满悲愤与痛苦的时代。正因为剧情的发展背景有了这等成熟的进化,所以《仁医》的故事发展显然再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结合着全日本充斥着深陷大地震灾害的恐慌感,这种前期铺设恰到好处——观众们已经开始潜意识入戏。

  在第二季中,南方仁逐渐医治了诸多历史上的重要角色,对剧情也起到了重要的推进,反而是在这种情况下,爱情这一条线索成为了附属的存在。在动乱时代,救死扶伤的医者所秉持的心态,在剧中被强烈地剖析,他的痛苦和执念被如此直白地展现出来。身为观众,日本国民又何尝不为之动容?在《仁医》第二季后半段中,主要描绘了历史战役中的救治,而上野之战是剧情的关键,在此提出了一种概念:被南方仁等医生救活的战士,再度奔赴战场拼一死战,这种行为是否辜负了医者的努力?对此南方仁以“因为我们是医者啊”的关键台词点名了剧集的主旨,同时又完美地赞扬了医者和战士不同的信念和责任感。恰好这种宣扬出的责任感,跟处在赈灾环境下的诸多国民产生了巨大的共鸣。此时,《仁医》已经赢了。

《仁医2》完美落幕:穿越剧在压力中谱写奇迹漫画版《仁医》

  完美的结局

  电视剧的结局,就漫画原著而言,有了很大的改变,脚本家如此费心,也得到了漫画原作者的认同——当然这个结局着实也让观众心服口服,且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感动。首先要声明的是,为了尊重那些还没有看到结局的观众的心理,笔者在此绝不剧透,当然最后的环节是对橘咲的病情的救治,跟未来一样的病例,南方仁再度受到考验。而这个救治的过程正好解释了南方仁穿越的真正奥秘(请各位观看的时候千万忽略那些时效上的BUG,感情最重要!),当然此处情结正是引发了最高收视率的瞬间。到底有多少人期待南方仁留在那个年代?如今看来,难以计算。但是就常理而言,一个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人类,终究要回到自己的居所。明治维新前半年,坂本龙马去世之后的半年,南方仁终于告别了幕末时代,这是历史力量推动的必然结局,也是为了让剧情圆满而必须经历的最后的悲伤,可是虽然这个时代割舍了南方仁的存在,却留下了他太多太多的痕迹,声音乃至精神。而更神的设定便是即使跨越时代,也可以延续下去的爱情,这一点的处理方式笔者仍然不想剧透,只是着实敬佩编剧可以想到这个份儿上,不至于让人觉得离谱却恰到好处地给了所有观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让人不禁感叹:最伟大和永恒的爱情,也便是如此吧!所以终究看来,《仁医》的结局还是幸福和完美的。至少看过的观众,有98%的人是在感动的痛哭中关上电视。和这个剧集告别,与南方仁告别150年前的时代又有了同步的心情,我想,这正是脚本的高明之处。

  不可错过的音乐

  《仁医》创造的收视奇迹,原声音乐功不可没。首先你要向高见优致敬,他创作了足以超越自我的天籁音乐。在平成与江湖的同样地点不同景色的切换之中,昏黄的片头已经极具美感,这时随着《Main Theme》的旋律响起,即便是没看过电视剧的人也会为此颤抖落泪。如流水般的旋律,被强大的交响乐烘托,却毫无违和感,更重要的是,这段旋律集壮大、感动、悲伤、时代以及幸福这些诸多感情为一体。而其他的OST则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诸多场景,除了病疫、时代、夕阳之丘、战役等诸多常见场景之外,对于人物的细腻刻画的曲子也十分深入人心。南方仁、橘咲、野风等等角色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旋律,这就更让观众能够深入地记住角色的个性,这种OST的水准跟电影大片不相上下,如此诚意,想必各位也可以明白为何2009年《仁医》的OST唱片也有如此惊人的销量了。

  然后我们来说说主题歌,第一季的主题歌是MISIA演唱的《现在就想见你》,第二季是由平井坚演唱的《相恋的日子啊》,两首皆为神曲,如果还没听的人,千万不要错过。跟OST展现了各种画面不同,两首主题歌都是以主角的爱情为主要诉求点。MISIA和平井坚,两位都是日本歌谣界十分具有威望的重量级歌者。而从第一季的《现在就想见你》来看,展现的是南方仁和几位女性的感情牵系,有些压抑和含蓄,没有直白地表达爱情,只是诉说着思念之情。MISIA的唱功在日本歌谣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首歌也只有她能演绎到最高境界(同时MISIA这种属于上个世纪的歌手也终于凭借此曲翻身了一把)。而到了第二季,平井坚的《相恋的日子啊》显然是以南方仁的视角来表达着情感,而歌词中展现的情绪,也都是以最后一集的结局为基础的。所以说,稍微有心一点儿的观众,在第一集放送的时候听到主题歌如此唱来,便可以预见到南方仁的结局。平井坚的音色空灵且温柔,没有任何聒噪感,正是适合这种极具历史感的情节。对于幕末时代的追忆,全部融在了这一首歌之中,所以即便很久之后我们再听起这两首歌,依然会想起这部电视剧中熟悉的画面吧……(小野妹子)

(责编: Lorring)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