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些“另类”味道的电视剧《响亮》在众多争议中,终于要于1月22日在北京电视台二套黄金时段亮相。这部电视剧根据广西作家东西的长篇小说《耳光响亮》改编。该剧在播出之前一波三折,去年就曾作为北京台重点剧目两次在黄金档排播,但都因为有关部门对该剧原名《耳光响亮》存在异议而被撤下。这次播出不但改了剧名,激情戏也做了删减。昨日,记者采访了该剧原作者东西。
《响亮》画册上说:这是一个展示上世纪60年代出生者在特殊背景下成长和努力的故事。而“真实”是所有演员对这部剧的评价,出奇地一致。作者东西认为每个人在成长时都挨过一记“耳光”:“我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生人,我一直为自己成长的记忆而苦恼。60年代生人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既想固守传统,又不得不在八面来风中投降或者投机。现在银屏上除了武打戏,就是宫廷戏,要么就是五、六十年代的黄军装,很少有直接反映60年代生人成长的影视作品。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更愿意直面现实,接受现实赐予我的耳光。在外地播出时,生于60年代的很多观众被该剧打动了,我把人的痛楚写得很真实,而60年代的人的痛楚又是最特别的,他们经历了一场不自主的人生转型。”
“耳光响亮”也有着某种让人“清醒”的意味,东西说:“我小说中的几个主角的性格都比较突出,但影视剧将笔墨都集中在女主人公牛红梅的身上。她的命运起伏,会引起60年代出生的观众的很多同感,牛红梅在短短的六七年间,把女人的所有角色都做了一遍,她曾经被宠爱,也曾经被污辱;她曾经有棱有角,但在生活中慢慢地变得平和起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时间的无情,生活的考验。耳光也不完全是一种痛楚,我在作品中注入了很多幽默成分,‘耳光’能成为这一代人心理的抚慰。”(李彦)
原载于《北京青年报》2005年01月15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