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正文

阿忆:阿忆不幽默 只是我和少数记者的抱怨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15:14 新闻晨报

  前不久,崔永元在接受南方某报采访时,对《实话实说》上任才3个月的新主持阿忆的一句评论"他的表达能力就只有60分",引起了一场矛头直指新节目的"质疑风波"---尽管之后崔永元解释自己那句话的前提是"如果说他的书能打85分的话",但他在该篇报道中的确也谈到现在的《实话实说》不在意"话题的深度"了。

  对于一档自己一手缔造的节目,崔永元的批评如此毫不留情,可见其中"爱之深责之
切"的意味,而在这场风波中无意成为"靶心"的接棒人阿忆又怎能无话可说?日前,面对重重质疑,阿忆接受了晨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记者:崔永元最近接受南方某报采访时,说道:“我做《实话实说》最鼎盛的时候就是这么苛刻的,那时做完节目从来没有那种欢呼雀跃的场面———每个工作人员都在反思。同事跟我一起做事,都当我精神病,很累。但当时《实话实说》播出后观众反馈很好。现在的节目找个选题很轻松,就算别的节目做过了也无所谓,话题的深度都不在意了,制作者制作起来也很轻松,但是———质量就是质量。”他对自己缔造的栏目批评起来毫不留情,你怎么看待他的评价?

  阿忆:现在的《实话实说》,依然如鼎盛时期一样,对自己十分苛刻。每次录像结束,一样没有雀跃场面,策划的人们都低着头,纷纷陷入沉默和自我批评。我一直觉得,这是上世纪90年代留下的老工作方式,不适合21世纪,我想建议取消这种沉闷的录后会。在我自己担当总策划的节目组里,一旦录像结束,大家都从心坎儿里庆幸又录了一个好节目,相互提出表扬和感谢,然后更自信地奔向下一个目标。我非常希望,我从凤凰卫视学来的这个经验能尽快带进《实话实说》。

  关于崔永元的批评

  记者:崔永元认为,现在的话题深度不够,你认为呢?对电视谈话节目来说,是话题重要,还是主持人重要?

  阿忆:话题深度不够,这不是崔永元的意思,这一点他比我更清楚。他的本意一定是,现在选择话题时,不够深思熟虑。这种深思熟虑,不是为了找到可以深度谈论的关键点,这是找死,而是为了找到少数还可以探讨的话题,在夹缝里,把这依稀尚存的狭窄话题讨论足。这一点,我们的确做得不够,常常因为抢录节目进度而不得不放弃仔细甄别。对于电视谈话节目,话题的选择和主持人表现同样重要,但尤以主持人表现为重。

  关于观众对主持风格的质疑

  记者:现在舆论的确存在对你的质疑,矛头直指你“不幽默”。我个人觉得,这当中存在一定偏差,观众如果抱定收看笑话集锦的心态(这是崔永元强烈的个人风格给观众带来的收视习惯)去收看新闻谈话节目,那得出的结论一定是“不够好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只要崔永元在,观众不会苛求话题,因为观众主要是抱着看“崔氏幽默”的想法来的。

  阿忆:我们最近一直在想办法,以图解决阿忆仅在《实话实说》里不够幽默的问题,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听一听《非常接触》中的阵阵笑声就会知道,同一个主持人,决不可能呈现出完全相反的两种状态。另外,在节目组得到的信息里,没有多少观众意识到阿忆不幽默,这只是我自己和少数记者的抱怨。

  记者:现在观众抱怨《实话实说》不如从前好看,极端地说,只有一个原因,是“崔永元不在了”。换句话说,你成了“替罪羊”,因为你永远无法满足这部分观众的遗憾心理。我想,你在决定接任时,已经想到这些,但为什么还要啃这块硬骨头呢?

  阿忆:您猜错了,我接任时,并未多想,这是我的一贯作风。我从来不把骨头看成硬的或软的,只要有人招呼,上去就啃。至于节目好看不好看,如果调来旧带重温,你会惊讶地发现,并非期期都好,如果留意收看新版,你会同样感到意外,居然时有佳作。

  记者:不少人觉得,你的主持存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世纪大讲堂》和《非常接触》无妨,但却会在《实话实说》中暴露无疑———这是一档百姓节目,而你的语言系统偏向知识阶层,所以你的“包袱”容易冷场———这可能是观众觉得你“不够幽默”的原因之一。

  阿忆:因为我的存在,电视学术节目《世纪大讲堂》和电视读书节目《非常接触》注入了阵阵笑声,顺利降化成百姓节目。正因此,它们一反常态,迅速成为高收视品牌,也迅速被广告商所包围。在您看来,这两个在人民中间获得强烈反响的品牌,属于贵族节目?至于这种包袱是否会冷场,请留意《非常接触》现场观众的反应,他们一样是平凡的普通人,也可以来参加《实话实说》录制现场。

  记者:如果负面舆论继续升温,你会如何应对?真的从来没有给自己想过退路吗?

  阿忆:据我看,恐怕不会升温,负面报道始终是少数娱记的事。从普通观众寄来的大批来信上看,从他们不断打来

  的热线电话里听,大家早已把如何利用这个栏目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没一位提到过幽默问题。至于退路,不还有胜利完成生产任务的和晶吗,我恰好不是“严防死守”的人。

  关于观众对节目的质疑

  记者:你不久前在接受沈阳某报采访,谈到做节目的“难处”时,总是戛然而止。现在,能不能谈谈这些难处?也许观众可以帮上点忙?有时候,欲言又止容易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阿忆:请相信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戛然而止的,换句话说,只有戛然而止,才会利于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什么都说,即使简单的问题,也会被复杂化。比如,我非常善意地提醒乐队背后的景片有点脏,不知怎么传了出去,立即被报道为“炮轰舞美设计,阿忆对央视录像条件不满”。简直是凭空添乱!

  实际上,观众唯一能帮上忙的,就是多多收看我们的节目,让我们的收视率提得更高。这里,也顺便做个澄清:《实话实说》的收视率一直没有大家想的那样低,这可能会让那些一直热衷于诋毁和晶和阿忆的人大大失望。事实上,在央视七大精品栏目里,《实话实说》的收视率平均保持在第5位,经常在《开心词典》和《新闻调查》之上,有时还会超过《艺术人生》。去年年底,北京某报登了一篇外行文章,说“阿忆亮相《实话实说》的第一期节目,收视率也只有2.2%”,因此疲软。制作电视节目的人都知道,全国平均收视能达到2.2%,这是多少电视栏目无法企及的目标!

  记者:你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实话实说》是我的滑铁卢”,为什么这么说?

  阿忆:我接受《北京×报》采访在先,我忘记她们的编辑是怎么修改的了,我的原话是:“《实话实说》会不会成为我事业上的滑铁卢,我不敢说,拿破仑是谁呀,不照样吃了败仗,从此一蹶不振。”意思是,拿破仑都可能吃败仗,阿忆更是没准儿。接受《沈阳×报》采访,我的表述更为明了,“或许这是我的滑铁卢”。两次都是在强调我有可能失败。通过3个月实践,我的感受是,我也可能成功,只是必须以极大的代价和精力去获取。晨报记者邱俪华

评论 | 电视剧场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